文/郑鼎文商朝末年,有一位饱学之士名曰姜尚,字子牙,又称吕尚.俗称姜太公。他经历曲折,命运坎坷,前半生漂泊不定,困顿不堪,却好学不倦,满腹经纶,老而弥坚,自信能干一番大事业。时值殷纣王当政,暴虐不堪,...
文/吴美福【编者按】吴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最重要组成部分,以今苏南、浙北一带为代表,泛指吴地古今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所有成果。吴文化以荆吴和先吴以及最重要的吴国文化为基础,经商、周(春秋、战国)、秦汉、魏...
天下吴氏网讯(吴昌禄)2019年10月31日,广东惠来县吴善士文化公园暨善士祖祠奠基仪式,在惠来县东陇镇四凤村隆重举行。承蒙惠来县吴氏善士祖理事会的邀请,香港泰伯基金会代表团在当届会长吴立辉的带领下,...
天下吴氏网讯(吴纳新)2019年11月2日,常州市吴文化研究会代表团一行四十九人赴无锡访问梅里古都。上午十时许,泰伯吴氏祖地宗亲联谊总会吴振达、吴卫祖、吴锡金、吴纳新受吴立兴会长委托,陪同常州客人到鸿...
官林吴氏司徒廟吳永新整理司徒是東漢獻帝即位其冠名司徒官職(即丞相)。司徒禪寺原吳家祠廟主奉南宋吳公邦翰、諱邦翰、字伯顯、號濟川,官至兼戶部尚書。寶慶二年九月(1226年)後始建三司祠,濟川公墓處稱三司...
文/郑鼎文岐山臊子面享誉华夏,原名蛟汤面,特点是只吃面,不喝汤,吃完面必须把汤回到锅里。若论来历,还有一段神奇的传说。三千多年前,渭河有一蛟龙,时常兴妖作怪,淹没良田,毁坏村舍,吞食人畜。一日文王带领...
文/郑鼎文太史公司马迁曰:文王拘而演周易。正当西岐在文王治理下蒸蒸日上之时,纣王心腹崇侯虎进谗说:西伯积累善德,天下四方诸侯都向往他,对于商朝将会很不利。纣王听信谗言,便以有要事相商为名,把西伯侯姬昌...
文/吴美福【编者按】吴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最重要组成部分,以今苏南、浙北一带为代表,泛指吴地古今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所有成果。吴文化以荆吴和先吴以及最重要的吴国文化为基础,经商、周(春秋、战国)、秦汉、魏...
文/郑鼎文相传当年文王治岐,用忠孝仁义思想教化百姓,民风敦厚。京城五里之外李村,有一位刘嫂年方三十,丈夫不幸早逝,撇下两个孩子及年老多病的老娘。刘嫂善良纯朴,不忍心改嫁。可家境困顿,只好托人给某富裕人...
文/吴美福【编者按】吴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最重要组成部分,以今苏南、浙北一带为代表,泛指吴地古今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所有成果。吴文化以荆吴和先吴以及最重要的吴国文化为基础,经商、周(春秋、战国)、秦汉、魏...
文/吴美福吴王余眜吴王余昧,字夷末,号勾馀,谥号度王。一说在位十七年,一说在位四年,后暴病而逝。余祭死后,夷昧想让位给季札,季札坚持不受,这样一来,吴国君民更加敬重季扎,诚意让位,但季扎宁死也不同意,...
文/郑鼎文【泰伯奔吴】据《史记》记载,商周之际,迁移到岐下周原的周太王有三个儿子,长子泰伯,次子仲雍,三子季历。泰伯勤勉好学,为人宽厚,孝敬父母,兄弟和睦。后来季历生子名昌。昌从小聪慧过人,才华出众,...
文/吴美福吴王余祭吴王余祭(公元前587年公元前544年),姬姓,名余祭,又称吴安王,吴王寿梦二子,诸樊之弟,春秋时期吴国国君,公元前548年─公元前544年在位。公元前548年,诸樊去世,余祭继承王...
文/郑鼎文【联姻和亲】周太王不仅宽厚仁慈,而且智虑深沉。他由豳迁岐之后,为了取得当地土著人支持,很快站稳脚跟,毅然采取了政治联姻策略。他娶当地豪门大户姜氏女为妻,与妻子太姜情投意合,非常恩爱。姬姜两家...
文/吴美福光彪史册中国历史上第一位战死沙场的国家元首。吴王诸樊,又称吴顺王,姬姓,名遏,是吴王寿梦的长子,也是中国古代史上第一位战死沙场的一国之君。不熟悉春秋那段历史的人,可能咋一听诸樊之名很不熟悉,...
版权所有 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人民中国杂志社、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投诉举报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14043293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