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讯(李华欣 报道)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协副主席,百色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彭晓春21日介绍,百色是广西脱贫攻坚任务最重的地级市之一。百色市坚持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始终把脱贫攻坚作为最大的政治责任、最大的民生工程、最大的发展机遇,全力决战贫困并取得重大成果。
百色市贫困人口从2012年的169.5万人下降到2019年的3.78万人,累计减贫165.72万人,贫困发生率从48.95%下降到1.08%。特别是2015年底精准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全市共有9个县(市、区)、729个贫困村、67.8万贫困人口脱贫摘帽,贫困人口从2015年底的68.2万人减少到2019年底的3.78万人(含动态调整增加的3.78万人),贫困发生率从20.25%下降到1.08%。今年以来,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百色市成立了四个工作专班,有力、有序、有效克服疫情给脱贫攻坚带来的四大影响,即农产品销售、外出务工、扶贫车间复工、扶贫项目建设等,守住了来之不易的脱贫成果。经过努力,目前剩下的3个贫困县、170个贫困村、3.78万贫困人口已基本具备脱贫条件,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胜利在望。
打赢脱贫攻坚战,大力投入基础设施建设。2016年以来,百色市累计投入133.78亿元,实施农村道路建设或硬化项目,涉及总里程1.53万公里;投入29.3亿元,实施危房改造9.5万多户,惠及18.7万人;投入近130亿元,实施易地扶贫搬迁项目,累计搬迁入住4.2万户18.18万人;投入22.5亿元,建成饮水安全工程6109处、家庭水柜6746座,惠及199.4万人;投入75.29亿元实施电力扶贫项目;投入7.59亿元,为412个行政村接通了宽带,建设了2281个4G基站,等等。目前,贫困乡村的路好走了,乡亲们喝水不发愁了,住得更安心了,不用担心停电了,再偏远的地方也有信号上网打电话了,百色贫困乡村的基础设施条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广西百色市委副书记、市人民政府市长周异决介绍百色市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情况并答记者提问。
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脱贫攻坚的目标。在义务教育保障方面,2015年以来,百色市累计新建学校共204所,补充乡村教师10349人,发放困难学生资助资金51.63亿元。通过“双线四包”工作法,开展劝返劝学活动,目前百色市义务教育阶段无因贫失学辍学学生。在基本医疗保障方面,百色市累计新建、改扩建市级、县级医院29个,乡镇卫生院153个,村卫生室1703个。创新开展健康扶贫工程“五个一行动”“一卡通”服务、“一站式”结算等工作,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住院实际报销比例达92.75%,门诊特殊慢性病报销比例达90.77%,实现了“有地方看病,看得起病”。在社会保障方面,百色市低保对象、五保户、残疾人等特殊困难群体实现了应保尽保、补助标准逐步提高,实现了最低生活保障、医疗保险、养老保险、医疗救助等制度全覆盖。此外,百色市新建、扩建村级活动场所(村级公共服务中心)782个,文化室、戏台各975个、篮球场1249个,极大丰富了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夯实了党的基层活动阵地,巩固了党的基层执政基础。
发展产业、稳定就业,实现贫困群众持续稳定增收。在发展产业方面,百色市创新“企业+贫困户”“合作社+贫困户”“示范区+贫困户”等扶贫模式,大力发展芒果、油茶、桑蚕等特色产业,目前该市“5+2”特色产业覆盖率为97.43%,覆盖贫困户19.63万户;建成脱贫奔康产业园566个,带动17.32万户贫困户。在就业服务方面,按照“就业一人、脱贫一户”的要求,累计帮助贫困劳动力外出务工42.78万人;百色市发展431家就业扶贫车间,带动就业2.93万人,其中贫困劳动力7500人;开发各类扶贫公益岗位8.95万个,吸纳贫困劳动力就业8.74万人。
脱贫攻坚既要“富口袋”,也要“富脑袋”。百色市大力实施爱心公益超市“以劳动换积分”的做法,结合开展“推动移风易俗,树立文明乡风”等活动,激发内生动力,贫困群众精神面貌焕然一新。
为统筹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百色市开展农村人居环境三年整治行动,持续推进美丽乡村建设,打造幸福宜居乡村。目前,百色市森林覆盖率达78.24%,排广西第1位,空气质量优良率95.6%,地表水质排全国水质最好城市前30位。
百色市紧紧抓住脱贫攻坚这个最大的发展机遇,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迈上新台阶。该市地区生产总值从2012年底的755.24亿元提高到2019年底的1257.78亿元,年均增长8.4%;财政收入从2012年底的98.11亿元提高到2019年底的152.54亿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从2012年底的4774元提高到2019年底的12195元。
责任编辑:吴蜀丰
版权所有 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人民中国杂志社、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投诉举报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14043293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