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为了广泛普及报告文学的创作技法,将本人于1984年7月参加《文学青年》函授创作中心学习教材中的《报告文学讲稿》分享给广大报告文学创作者参考。
第三章 努力写好人物
人物、事件是报告文学写作的主要对象。报告文学也有写名城胜地和新建设、新面貌的作品,如《神秘的罗布泊》、《深圳纪行》等访问记、见闻录、印象记等等,但更多的是报告事件、描绘人物。而且,事件离不开人,写事件的报告文学也要写人。《命运》写的是天安门事件,实际上是写了“四●五”英雄的群象。《为了六十一个阶级兄弟》是写抢教中毒民工的事件,然而通过事件写出了我们社会主义国家人与人之间互相关心、互相帮助的崭新的关系。1977年以来两次评奖中得奖的五十五篇报告文学,绝大部分是写人的。所以,努力写好人物,是写好报告文学的一个重要课题。
写人的报告文学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集中写一个人。作品中虽然也写到一些别的人,那只是因为主人公的活动与他们有联系,这种人物在作品中只起辅助的作用,写得好的可以起到绿叶衬托红花的作用,《哥德巴赫猜想》、《地质之光》、《大雁情》、《船长》、《正气歌》都属于这一种。另一一种是写集体或一群人的群象,《谁是最可爱的人》、《命运》、《热流》属于这一种。但不论是那一一种,对人物都要求形象生动、性格鲜明。读过《为了六十一个阶级兄弟》,谁也不会忘记黄河渡口老艄工的形象,当他从鼾睡中被敲门声吵醒的时候,说:“黄河渡口,自古以来,夜不行船,等天亮吧!”但当听说是为了挽救六十一个祖国建设者,“老艄公猛然从热呼呼的被窝里跳了起来,系上裕神,吆喝一声:“伙计们,走!”就是这么寥寥几笔,加上对环境的谊染,写出了老能公的生动形象和高贵品质。
报告文学既然是文学,在刻划人物上必然适用形象化、典型化的手法。但它又受新闻性的制约。因此,报告文学的人物塑造有它自己特殊的方法,归纳起来,大致有以下四点:
《彭大将军国故乡》中写到,彭德怀同志在听了干部的假话和群众的的真话以后,夜不成寐,挥毫疾书《故乡行》:“谷撒地,薯叶枯,青壮炼铁去,收禾童与姑,来年日子怎么过?我为人民鼓与呼!...”.作者抓住了彭德怀同志这种性格上的闪光点,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当年横刀立马解民于水火、今日铮铮铁骨为民请命的彭大将军。
在刻划人物徒征的时候,必须用审美的观点进行考察,不能猎奇,不能把主人公古怪的癖好和丑陋奇特叫人生厌的动作当作性格特征来写。我们在《哥德巴赫猜想》中看到的陈景润,是一个坚毅、憨厚的形象。他献身科研,不屈不挠;他废寝忘食,生活简朴,他对党有深厚感情,内向不外露。但作者在采访过程中也听到看到过他一些古怪的地方,反映各异,是非难分。徐迟是一个“匠心独运的玉工艺人”,他剔去了璞石,恢复了陈景润这块美玉的本来面目,雕琢出具有鲜明性格、栩栩如生的陈景润这个艺术形象。如果采用猎奇式的手法,把他的一些怪事集中起来塞进作品,那么,写出来的陈景润将会是一个逗人发笑的怪人,既非现实生活中摘取了数学皇冠上那颗宝石的陈景润,也不能反映他精神本质的艺术典型。
徐迟这种去伪存真的方法,完全不同于过去有人推行的“提纯拔高”。他并没有回避陈景润的某些怪模样,例如:“自己一头撞在树上,还问谁撞了他”,这引起了读者善意的笑,更表现了陈景润在数学王国里入迷的程度。
提纯拔高,追求“高、大、全”,会把活生生的人物写成泥塑木雕的偶象、脱离现实的假人。因为在实际生活中不存在这样超凡入圣的完人。即使坚强如张志新烈士,也有嚶吸泣的时候。作者写了她在刑场上高昂起头,迎风而立,也写了她在监狱里多少次想到真真、林林和丈夫。这才是我们同时代有血有肉的英雄。
把人物放在现实环境中来写
报告文学要把人物放在特定的历史时代来写。人不是孤立地活动的。报告文学所写的对象都和社会发生广泛的联系。不同历史时期不同的矛盾冲突,会使人物具有不同内容的时代精神:“狼牙山五壮士”的爱国主义精神,表现为宁愿跳崖牺牲也不做日寇的俘虏,《祖国高于一切》中的王运丰的爱国主义精神,表现为宁愿离婚也要回归祖国献身社会主义,《船长》贝汉廷的爱国主义精神,表现为时时刻刻记着自己是新中国的主人,尽一切力量为“四化”积累资金,《扬眉剑出鞘》中栾菊杰的爱国主义精神,表现为用鲜血赢得五星红旗在马德里体育宫冉冉升起。所以,报告文学中的人物形象,不能离开一定的历史环境.重视环境描写,做到人在景中,景为人服务,人物形象才有坚实基础。从这个意义上说,报告文学中的环境描写与短篇小说中的环境描写有相似的地方,只不过报告文学里的环境描写必须不违背现场的实际情况。
斯诺在《西行漫记》中是这样描绘当年红军区的:“在一个寂静的可爱的池边,有一匹好看的白马在水旁吃草,一个青年战士正在洗澡,很快地跳了出来,头巾上有一颗红星,一枝毛枪挂在腰际,木盒子柄上闪耀地拖着一颗红穗子。”斯诺就是在这里遇见了第一个红军战士。
斯诺说:“我在苏维埃区域已经一天半了,可是还没有着见一点战时痛苦的现象,只看见了一个红色战士。所看见的老百姓,似子普遍地在十分安闲的空气中,从事于田间耕作。”
这富有诗意的环境描写,画出了生机勃勃的红军根据地,使活跃在这块土地上的红色军队和革命领袖的形象更加高大了。而十五年以后,最可爱的人的形象则是在朝鲜前线“汽油弹的火焰烧红了的阵地上”和“狭小潮湿的防空洞”矗立起来的,烧红了的阵地反映出壮烈的战斗,潮湿的防空洞反映了艰苦的生活,和祖国人民和平劳动、“悠闲散步”形成了鲜明的对比。魏巍形象地描绘了这个典型环境,生动地表现了志愿军的精神面貌。
语言、细节和心态捕捉,写语言、细节和内心世界的描写,对于表现人物情伸面貌和性格特征是十分重要的。有些作品中的人物显得苍白无力,没有生气,一个重要原因是过多地采取了概括性的叙述,忽视了人物具有个性化的语言和细节,忽视了对人物内心世界的具体刻划。
徐迟只用了二十五个字,勾画了陈景润的神态,“李书记,谢谢你。”“很高兴。”“很高兴,李书记,我很高兴,李书记,很高兴。”叫一声“李书记”,说一句“谢谢你,反复,表现了受尽波折的陈景润突然见到很人前来祝贺同时的激动,又表现了他补实、不普通的内向性格。
什么样性格的人,就会说什么样的话。《正气歌》中的张志新,面对着“四人帮”爪牙的提审,说话是气壮山河的:“我不是攻击党,我是一个共产党员,提出自己的看法,完全符合党的原则!”这是多么坚强、刚毅的个性。
在报告文学中要写出有性格的人物形象,除了必须高度重视语言的个性化。还必须注意抓住富有性格特征的细节进行描写。细节在整个作品中所占的份量虽然不大,但生动的细节描写常能强烈地拨动人们的心弦,或者使人物的性格一下子鲜明起来。刘宾雁在《人妖之间》里写了王守信那个令人作呕的绝招,寥寥几笔,就活活画出了一个女流氓的丑恶本相和卑污灵魂。《在被告席上》也写了江青受审时的一个细节,“当法庭送达员让她在收到的《起诉书》副本的“送达证’上签字时,她故作姿态发出冷笑,但同时她那拿笔的手却异常慌乱,竟把‘十一月’写成‘一十月’。送达员几次向她指出写错了,但她想了好久才恍然大悟改正过来。”这个细节生动地表现了江青表面故作镇定而内心异常慌乱的心理状态,把她一贯矫揉造作的性格刻画得入木三分。
有些细节不仅生动地表现出人物的性格,还可以使人回味无穷。《地质之光》的结尾写了这样一个细节:“白发苍苍的李四光映红了眼睛,笑了笑,轻轻拔动他桌上的地球仪,一下子使小小寰球急速地旋转起来。”这不仅表现了李四光探索地球奥秘的伟大气魄,也象征了站立起来的中国人民主宰自然的豪情壮志。
描写心理活动,更能直接反映出人物的性格,茹志鹏《离不开你》中,有一段写刘桂芬第一次从医院看望丈夫回来的那天晚上的心理活动,独自抱着两岁的孩子,倾泻了眼泪和不幸。她告诉孩子,爸爸失去了双臂,妈妈以后怎么办呢?孩子啊,你睡在梦中还会用小手揉揉眼睛,抹掉母亲滴在自己脸上的泪水,但是爸爸不能了,孩子啊,你饿了会用手拿着馍馍啃,你渴了会捧着杯子喝,你会用手绢擦鼻涕,你会拿着冰棍吃,跌倒了也会用手爬起来,可是爸爸不能了,都不能了!一年,两年,十年,二十年,永远不能了。孩子啊,妈妈怎么办呢?.....这是一段多么真实感人的心理活动!刘桂芬的高尚行动是经过艰难复杂的思想斗争才取得的胜利啊!栾菊杰带伤比剑,也是经过思想斗争的,参加决赛的中国运动员只有她一个,她肩负着祖国的荣誉,她看到眼前是一场真正的战斗。她的心里重复着几句话:“千万不能叫人知道我受伤了。只要能把五星红旗升上来,让我去死也干。拼,拼了!”栾菊杰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刚强性格,在“拼了”的内心活动中得到鲜明的表现。人遇到不幸或困难的时候,不可能没有思想活动,“四人帮”时那种“高、大、全”的报告文学,既叫人“高”不可攀,也令人假不可信。
报告文学的写作与小说比较,有许多相似之处。不同的是小说重在虚构,而报告文学必须严格根据事实材料。小说是“索取种种人”塑造典型,报告文学是选择典型精心刻划。报告文学只能在真人真事的有限天地里,运用文学手段,揭示人物的性格特征和精神面貌。
至于另外还有一类假人真事的报告文学,内容完全来自事实材料,有据可查,只是经过重新组合,“同类项”合并,概括出几个人物,冠以假名,赋子鲜明的性格,写成文艺性的“问题报告”,如刘宾雁五十年代写的《在桥梁工地上》苏联奥维奇金写的《区里的日常生活》。对于这种写法,不适于初学写作报告文学的同志所釆用,这里就不讲了。
(未完待续)(根据《文学青年》1984年函授创作中心教材 吴蜀丰推荐)
责任编辑:吴蜀丰
版权所有 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人民中国杂志社、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投诉举报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14043293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