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网——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唯一官方中文网
位置:当前位置:首页 >> 法治

余姚法院趁“热”打“赖”执行故事

发布时间:2020-09-14 09:14:06 推广 来源:光明网

8月中旬,室外的最高气温升到了38.4℃,但高温难阻法院执行热情。凌晨5点,余姚法院的执行干警兵分多路,奔赴各处执行案件,一些被执行人在睡梦中被叫醒,被迫履行了法律义务。

“纺织机4台,磁力起动器8台,线纺原材料824卷,成品纱线2855卷……千万要清点清楚,不能有遗漏。”在余姚市龙坑村一企业现场,执行法官正指挥执行助理认真清点财产。

此案的申请执行人为徐某,他向余姚法院申请强制执行,要求被执行人郑某经营的线纺厂归还借款27万元,并提供了一条财产线索:线纺厂有一批机器设备可供执行。

但执行法官调查后发现,此前,被执行人郑某已因中风瘫痪在床,丧失了语言能力,但徐某不清楚该厂具体在哪里。为此,法官与郑某的法定代理人沟通,并向与线纺厂有业务往来的企业打听,终于找到了线纺厂的准确位置。

当天一早来到线纺厂后,执行人员依法打开了该厂的大门,对厂内所有财产进行清点,并依法予以查封。根据执行流程,这些财产将进入司法拍卖程序,所得款项用于偿还申请人的执行款。

“咚咚咚……”当天上午,从余姚大隐某商铺处传来了一阵异响,原来,是余姚法院的执行人员正抡锤拆除一商铺后门的围墙。

几年前,胡先生向某公司购买了一处商铺,之后双方达成置换协议,但因种种原因,置换实际未成功,该公司却对胡先生的商铺作了改造,商铺的后门被筑墙封闭。之后,双方发生争执,余姚法院判决该公司拆除围墙恢复原状,但其迟迟未予履行。今年5月底,胡先生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法官多次尝试电话联系被执行人未能成功。

由于过道被封闭,直接影响了商铺的使用、经营,为此,在此次执行中,法院决定采取强制行动,拆除围墙,以保障胡先生的合法权益。

责任编辑:上官慧慧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顾问|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人民中国杂志社、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投诉举报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14043293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