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网——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唯一官方中文网
位置:当前位置:首页 >> 地方

朱杨镇有一群人在洪灾面前一直坚守

发布时间:2020-08-25 01:11:09 推广 来源:中国报道

中国报道讯(通讯员张文博)洪灾发生以来,有这样一群人不怕苦、不怕累,打响了守护环境的保卫战。

8月23日上午8点,江津区朱杨镇水位已经降至203.5米,朱杨场镇积水已基本退去。

8月21号上午市政环保工作人员和环卫工人清理广场水位下降区域淤泥和垃圾

烈日下,镇政府市政环保工作人员和环卫工人正抓紧进行最后的淤泥清理及垃圾清运工作。

有序撤离,环卫工作不掉队。8月18日下午,区防汛抗旱指挥部发布启动防汛II级应急响应的紧急通知,受流域降雨及上游来水变化影响,长江干流江津段朱杨等场镇将超保证水位。朱杨镇政府紧急召开防汛工作会,并就迎峰度汛工作第一时间做出紧急调度部署。

会后,机关干部、应急民兵等迅速反应,逐户通知及时转移撤离的工作要求,积极协助群众搬运物资,确保重点防汛区域常住居民有序快速撤离。

长江街至田坝街段由于地势低洼,沿江、沿河居住群众较为密集,是场镇防汛工作的重点。

8月24日上午广场坝子低洼区域淤泥已经全部清理完毕

由于转移安置的人员较多,物资转运的过程中,留下很多的白色垃圾和老旧家具等废弃物。“辛苦了,况大姐,不仅帮助我们搬运东西,还帮大家清理丢弃的垃圾,真的感谢你。”长江街的居民纷纷表示。

大家口中的况大姐,就是朱杨镇政府市政环保办的工作人员况真兰。话不多、干得多,对工作勤勤恳恳,是机关干部对况真兰的一致评价。

“看到平日里原本干净整洁的街道一片狼藉,心里很不是滋味。”况真兰说。考虑到废弃垃圾不及时清理,洪水过境流入长江,会对长江下游的环境造成污染。同时,这些存量垃圾也会对灾后重建环卫工作增加清理负担。

“请大家不要乱扔垃圾,老旧废弃物堆放一起,我们马上进行清理。”况真兰积极劝导群众,协同环卫工、拿起大扫帚、搬来垃圾桶,迅速投入到清理转移居民遗留垃圾的工作中。

环卫工人开展消杀工作

看到况大姐和环卫工人们干得汗如雨下,不少群众也拿上铁铲、扫帚、簸箕,自发参与到垃圾清理中来。

直至晚上11点多,垃圾压缩车拉了满满两车,长江街整条街道的垃圾终于清运完毕。看到原本垃圾遍地的街道恢复了往日的洁净,况大姐才收拾好清洁工具放心的回家。

尽职尽责,清淤消杀不停歇。洪水退到哪里,哪里就有朱杨环卫人清洁淤泥的身影。8月20日,积水逐渐退去,市政工作人员和环卫工人等17人,又抓紧参与到清淤消杀的工作中来。

“况大姐,别用手,淤泥里混杂的垃圾挺多的,万一把手划破了,会感染的。”正一起清淤的同事关心的说。由于洒水车和消防车水枪冲洗的淤泥和垃圾堆积在一起,堵塞了好几个排污口,况真兰看到这个情况,立即俯下身子,徒手打捞排污口上堵塞的垃圾,等到杂物全部清理出后,污水开始正常下排了,况真兰身上已是满身的污泥。

市政环保工作人员和环卫工人二次清理滨河路淤泥

据了解,洪水退后的几天时间里,况真兰和环卫工人们一直是早上5点就起,直至晚上10点多才休息,每天平均清运垃圾10余吨。同时,一些街道的排污口出现了污水反流的情况可能需要重复清理3到4次。

“大家没说过一句怨言,都是埋头使劲地干,一次清理不干净就两次,两次不行就三次,众人拾柴火焰高,淤泥总会清理干净的。”市政环保工作人员唐兴国表示。

同时,针对洪涝灾害后可能产生的传染病等次生灾害,环卫工作人员还积极参与灾后防疫、消毒杀菌等工作中来,保证清淤进一寸,消杀每一寸,为灾后营造良好的卫生环境助力。“这些都是我应该做的,能让大家早点回到干净整洁的环境中正常生活,再辛苦也是值得的。”况真兰说。

市政环保工作人员和环卫工人清运垃圾

据市政部门相关负责任人介绍,截至23日下午6点,场镇积水区域淤泥清理工作已基本结束,下一步将对市政官网进行排查疏通,及时消除隐患并修复排污功能,确保尽快为场镇群众恢复安全、健康、卫生的生产生活环境。

责任编辑:上官慧慧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顾问|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人民中国杂志社、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投诉举报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14043293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