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讯(舒展)
收音机,
收音机,
喇叭传出好消息。
好消息,
鼓斗志,
人民丰衣又足食。
40多年前的一天,王建文二伯从城里给我三叔王坤忠带了一个小收音机回老家。
那一天上午,二伯给三叔一边演示一边讲解:
“这个旋钮是调音量的。你看——”二伯用左手拿着小收音机,右手食指端轻轻按在收音机右侧上端的一个旋钮上,让旋钮上下转动,一边说,“你看,让它上下转动,它的音量就会改变。你想它音量大些,就让它向上转动;想音量小些就反方向转动。”
三叔试了试,确实很好使,喜欢得很,说:“哈哈,它真听话也!”
接着,二伯又给三叔讲解了怎样调电台:“你看,我把上面这个旋钮上下转动,屏幕里的那根红线就在左右移动,有不同的电台声音传出来。当你选定了想听的电台,就可以把收音机放在一旁,一边做事一边听广播了。”
弱视的我在一旁听得津津有味,说:“二伯,如果这个屏幕里能看见那些正在唱歌、说话的人就好了。”
“呵呵,等你长大后来研究吧。”二伯爱抚地摸了摸我的头说。
我吐吐舌头,挠了挠脑袋。
几年后的一天,我去了二舅爷家玩。二舅爷对我说:“统华,,我这儿有一个闲置的收音机。你如果喜欢,拿回家去装上电池就可以听。”
那时的我家中没有钱买电池,终于没把二舅爷准备给我的收音机带回家去。我与收音机错过了一次结缘的机会。
我加入了中国盲协文学委员会。
从一篇文章中,我得知了一个先天视力相当差的盲小孩,通过与收音机结缘,竟然改变了他的命运的故事。
那一年,盲小孩在父母的授意下,拜在了当地一个双目失明的老者门下学算命,以便学得一条求生的门路,将来不至于饿死。
师傅是个有良心的长者,见小盲童把一些零件拿来摆弄后,竟然可以收听到电台的节目。长者就告诉盲童的父母说:“这小孩是个聪明的孩子,我不能耽误了他。你们把他带走,让他上学去吧!我不教他算命了。说实话,我们这一行,是实在没办法活下去,才不得不学来谋生的骗人的勾当。我不能误了你们这聪明的孩子。”
这盲童回家后进了学校。
盲童经过努力,经常听收音机,慢慢给电台写文章投稿。
如今的小盲童,已经成家立业,是某县盲协主席,报社专业记者。不久前,他还加入了江西省作家协会。
试想,当年的小盲童要是没和收音机结缘,恐怕今天的江西境内会少一个作家,多一个盲人算命先生吧?y移到后面
2003年冬,表姐覃光淑所在的那家福利公司差一个残疾人,我便去了。
当年的工资很少,每月300元,只包住不包吃。为了省钱供女儿上学,我常常去附近街上买那种用水泡过的米线回厂,用开水多泡几次,加点食盐,和些从老家带来的,母亲熬的猪油当饭吃……
终于,我还是下定决心买了一个最便宜的、巴掌大小的微型收音机,闲时听听新闻听听歌。让我这个已经不能阅读书报的残疾人不至于与社会脱节。
2006年6月的一天晚上,在一家福利公司上班的我,从刚买不久的收音机里听说,重庆市残联已经免费培训了两期盲人按摩师,第三期盲人按摩师培训班正在报名中。就是这条消息,改变了我的人生轨迹!
一天中午,我把我的具体情况,原原本本地告诉了第三期盲人按摩师培训班的班主任和教我们手法的老师。他们都说:“你身为一家福利公司后勤人员兼行管部副部长,虽然工资不高,每月只有530元,自己还要出生活费。但是,这份工作没有风险,比出来专业做按摩要稳当得多。”
母亲和二妹也是这种想法,坚决反对我从公司辞职专业从事按摩职业。
我想,如果不专业从事按摩工作,我这一个月学的东西肯定要遗忘。
好的是表姐覃光淑说:“老表,我支持你!你就要敢于跨出这一步。”
几天后,了解了我的离职原因后,公司老总握着我的手说:“王统华,要是你在外面工作不顺心,我们随时欢迎你回来!”
没了后顾之忧,我依依不舍地离开了这家公司,到了“国利盲人按摩院”上班。
因为我在公司时,利用业余时间在附近一个盲人师傅那里去学过一段时间,所以老板就少收了一半的钱——只收了我500元生活费。第一个月,我领到工资457元;第二个月领了635元工资;第三个月换了个地方,只上了18天班,工资是702.5元……
2008年5月20日这天下午,“舒展盲人按摩院”来了一个女士。她对我说:“你在这儿开了个按摩院,真是太好了!现在就给我按摩一下颈椎,难受得很!”
“老师,还不行。你看,这按摩床上除了一张凉席外,还什么都没备好——我们还没开业呢。”我笑道。
“没事,我来了,不就开业了么?”她笑着说。
就这样,我就有了安身立命的大本营。
就是这个小小的按摩院,让我这个离婚多年的单身盲人,将女儿王小月培养成了一个四年都是年级第一名的优秀大学生。
母亲在我的按摩院开业后的第二年,离开农村老家,来帮我打理。两年后,我们把父亲也接了出来住在一起。
2012年8月,我借钱把租的门面买了下来,经过装修,勉强隔出三间小楼来。我们就不用去租房间住宿了。
就是那一步,也改变了父母的命运。
以前,父母一年到头都在地里转也没剩下多少钱来。就因为有了我跨出福利公司的那一步,让在老家辛苦了几十年的父母离开了曾经赖以生存的土地进城,抓住机会借钱买了养老保险。几年后,本钱就收回来了。
父亲常常对母亲说:“我们还算有福,现在一天到晚不用到土里转,每月的养老金拿来也吃不完穿不完……”
母亲说:“还是难得政策好,给了儿子去免费学技术的机会。不然,哪有我们今天这样无忧无虑的生活?”
我却在心里发笑:那一年,要不是我在表姐的支持下勇敢地走出那一步,离开老师们都看好的福利公司,还有我们今天幸福的生活么?
没拥有过收音机的人,是根本体会不到它的好的。
前两年,a移到这儿a
生活在当今这个“两不愁三保障”——吃不愁、穿不愁;住房保障、医疗保障、教育保障的社会,即使作为一个残疾人,也感到生活充满了阳光。再过两年,我就买足养老保险了。
想一想往后的日子,我真庆幸自己生活在这伟大的时代。
沉吟间,用螺蛳钉固定在吊柜上的、用了十二年的小收音机传出的声音让我深思:
“任何一个人,一辈子都是有几次机遇的,就看你自己能不能把握住而已。”
2020年5月15日于重庆
【作者简介】舒展,本名王统华,作者系盲人,男,汉族。中国盲人文学委员会会员、重庆市巴南区作家协会会员,名录收进《中国当代文学艺术人才传略》等。1968年10月出生于重庆巴南,至今有诗歌、小说、散文100多首(篇)发表在《当代作家》《中国儿童诗》《盲人月刊》等刊物。《粉红的笑意》一诗收藏在中国当代作家代表作陈列馆。被重庆市巴南区残联、文联授予“自强不息优秀作者”称号。其事迹被中国新闻社(网)等多家媒体采访报道。
责任编辑:吴蜀丰
版权所有 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人民中国杂志社、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投诉举报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14043293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