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网——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唯一官方中文网
位置:当前位置:首页 >> 党建

党建入楼宇创新得“三味”

发布时间:2019-08-28 09:29:22 推广 来源:福建日报

“鹭家园”党群活动服务中心曁湖里区台胞服务中心启动仪式

作为大陆第一家台商会馆,厦门台商会馆既是在厦台企的“大本营”,又是江头街道推动经济发展、两岸同胞融合的重要载体,入驻着66家企业、600多名员工,年税收779万元。

厦门湖里江头街道以厦门台商会馆为载体,按照“党建引领、融合共建、发展共赢”的思路,聚焦台商会馆台企往来多、小微企业多的特点,创新探索党味、台味、家味“三味”楼宇党建模式,为商务楼宇发展注入新活力。在党建引领下,楼宇散发“强磁场”,凝聚力量,共同打造台胞台企登陆的“第一家园”。

党味增强楼宇凝聚力

走进位于江头街道吕厝社区的台商会馆,一面红色的楼宇指示牌格外醒目。在这块指示牌上,不仅设立党支部或者有党员的企业被醒目标注,还专门设立了“党员报到处”。“党员只要扫描二维码就可以和楼宇秘书取得联系,主动报到。”江头街道吕厝社区主任姚天妹介绍说。

以党建引领楼宇发展,江头街道在台商会馆成立功能性楼宇党总支,把分散在7家非公企业的54名党员组织起来、凝聚起来。同时,发挥社区大党委统筹协调作用,吸纳楼宇党总支3家、驻区单位党组织3个和3个挂点联系楼宇的机关党组织,成立台商会馆楼宇党建联盟,为楼宇发展提供组织保障。

有了“红色主心骨”,街道又积极为楼宇企业和党员开辟活动阵地。今年7月,台商会馆“鹭家园”党群活动服务中心正式启动,湖里区台胞服务中心也同步揭牌。

“‘鹭家园’不仅是台商会馆楼宇党建成果的展示窗、党员教育的主阵地,也是企业员工的‘加油站’,台企、台胞的共享家园。”姚天妹表示,为了让联盟成员间加强联系,他们还在楼宇党总支中开展“轮值主席制”。

如今,党建成了台商会馆凝聚人心的“强磁场”。“楼宇党建为我们打开了一扇门,让楼宇里的企业有机会互相认识,共促发展。”楼宇企业晟川集团工作人员王秀华说,在楼宇党建的带动下,公司也成立了非公党支部。

台味扩大服务辐射圈

在深入开展楼宇党建的基础上,台商会馆充分发挥市台协“台企大本营”入驻的作用地位,推动在地两岸同胞融合发展。

“台商会馆是1000多名厦门台商协会会员共同的家,我们将以此为聚点,拓展服务的辐射圈,为台胞、台企送上实实在在的服务。”台商会馆楼宇秘书吴贤介绍说。

街道在楼宇党群活动服务中心“鹭家园”设立全区台胞服务中心和惠台直通车,区台办派驻专人,将服务窗口前移,延伸服务触角。台胞服务中心集纳式地为台胞、台企提供了包括涉台法律服务、涉台投诉救助等10项服务项目。针对台商台青最关心的涉台法律服务,台胞服务中心还与律师事务所合作。

“楼宇党建将服务和资源‘送上门’,让我们感受到了便利。”作为社区居民,台胞李焕政既是江头街道深化融合发展的见证者,也是积极助力融合的参与者。

台商会馆开展楼宇党建工作后,热心社区事务的李焕政被聘任为楼宇台胞主任助理,通过引进台湾先进的治理经验,共同推动楼宇发展。

事实上,不仅是服务融合,借助楼宇党建平台,台商会馆还邀请台胞与社区群众一同参与两岸诗词大赏、“我和我的祖国”快闪、“两岸端午情”等活动,强化“五缘”融合。此外,吕厝社区也把社区“好厝边”闽南角开进楼宇中,请台胞教授、楼宇内的企业员工开展闽南语课程,在寓教于乐中拉近距离。

家味提升企业获得感

不久前,困扰了台商会馆楼宇企业多年的停车场拥堵问题终于得到了解决。通过在停车场增设一个出口,实行出口与入口分流,如今,进出楼宇的车辆变得秩序井然。

找准需求,解决难题,江头街道以楼宇党建为契机,将“部(局)长会客厅”引入台商会馆,面对面倾听楼宇企业的实际困难,搭建平台服务企业。

如今,“红色引擎”正在助推楼宇营商环境优化,持续提升企业获得感。针对楼宇中小微企业多,“鹭家园”专门开辟了“红色共享空间”,常年免费为企业提供共享场所;15家市、区部门以及街道、社区便民服务站的10大类40多项政务代办点被搬进“鹭家园”;成立小微企业服务站,常态化为楼宇中小微企业提供银企服务;按照“一企一档”,建立楼宇企业需求清单23条;聘请楼宇秘书、楼宇律师、楼宇金融助理等“楼宇六小员”。

党建引领下,楼宇的发展越来越有活力,而这样的活力也在感染、带动更多楼宇内外的企业“走出来”,参与到楼宇、社区和街道的共建中——

多家楼宇企业共同设立了“楼宇阵地服务共享资源清单”,提供8类服务;在李焕政的召集下,10名台青、4家台企主动参与到小区治理中,并担任吕厝社区垃圾分类督导员;“全国最美家乡人”台胞党员王丽华定期为楼宇企业党员上党课,成为台商会馆“先锋讲堂”开讲第一人……楼宇党建让“高冷”的写字楼变成了有温度的楼宇,“众人拾柴”共同打造台胞台企“登鹭”的温馨家园。

责任编辑:上官慧慧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顾问|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人民中国杂志社、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投诉举报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14043293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