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网——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唯一官方中文网
位置:当前位置:首页 >> 文艺中国

小厨工逐梦走进人民大会堂(报告文学)

发布时间:2020-08-10 00:03:45 推广 来源:中国报道

中国报道讯(程永明)初见刘雨:三十几岁,穿着普通,举止谦和,言谈低调。刘雨带我经厅堂来到办公综合楼落座。来不及细看,走马观花扫描。从门牌到餐厅的门窗、墙壁、桌凳、餐具、茶具等,再到办公综合楼的一切,都凸显古色古香特点。楼上设有3个大宴厅,各厅都有PPT设备。几天后的一个晚上,我们一行人品尝了其菜品,没有大荤大肉,是清一色的特色无污染美味佳肴。油然赞叹:此中餐馆不同彼中餐馆,颇具保健特色,实属罕见。

办公桌上有几本省市区级正统刊物,信手翻阅让我震惊:刘雨在餐饮行业可称首屈一指的佼佼者,现任市区级餐饮、烹调协会正负会长职务5个之多,获得国家、市级高级厨师资格证书6个之多,获得国家、市区及餐饮行业殊荣称号和证书7个之多。

他摘取的桂冠和头上的光环来之不易。家庭贫穷被迫初中辍学打工当学徒,苦难陪他走过不平凡的童年。学厨师夜以继日加班,闯深圳打工遭白眼、受屈辱不堪回首。创业路坎坷崎岖,似乎“山重水复疑无路”,历经多少磨难、多少洗礼才迎来“柳暗花明又一村”。多少辛酸故事迎来了幸福之果。印证了“几分耕耘才有几分收获”“自古雄才多磨烂”的名言。

在刘雨办公室边喝茶边交谈。我问他;你这餐馆规模不小啊?他说:面积600多平米。大小各异的包间12个,可容纳300多人就餐,员工二三十人。我说你这餐馆没在繁华闹区,为什么生意如此红火?没等他回答,我释然说:酒好不怕巷子深嘛。比邻就是老街公园,有天然的游玩休闲的佳境,难怪是众多食客的首选。

刘雨侃侃而谈,对走过的崎岖坎坷路记忆犹新,对取得的成绩和进步如数家珍。 他经历的酸甜苦辣故事是一幕幕引人入胜的影视剧。

千辛万苦,掌握川菜技艺。刘雨出生在重庆市原江津县和平乡山区的贫穷农家。15岁读到初二时,家庭无法支持他和大哥同时上中学。阴差阳错,大哥考上重点高中,刘雨成绩一般。父亲对刘雨开门见山说;“孩子,家里情况你知道,不能供两个孩子上学。老大考上了重点高中,只好让他继续上学。”刘雨是懂事的孩子,见父母干农活艰辛一年,家庭生活窘迫。低着头,噙着泪花说;“那就让哥继续读书吧。”话虽只一句,但像大石头压在心里。刘雨停学后,每天跟着父亲干力所能及的农活,“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但内心迷茫,不知所措。一天晚上躺在床上夜不能寐,思父辈常教诲:为人不学艺,挑断箢篼系。父辈的话打开了刘雨的心扉。

经表哥介绍,进了当时重庆市巴县鱼洞颇负盛名的金川酒家。命运之神恩赐刘雨,老板兼厨师的郑朝静收其为徒弟。当学徒只有下苦力,从传场、抹屋、扫地打杂开始,到洗碗筷、抹桌凳、担煤炭、捅下水道等。须知担煤是重体力活,从河边担回一次就大汗淋漓。几个学徒参加运煤,刘雨不懂也不愿耍滑偷懒。开始每次运煤下来,肩背红肿,腰酸腿疼,只有自己默默忍受。捅下水道也是苦差事。每次下水道堵了,几个学徒伙计都推刘雨去捅。他们嫉妒刘雨,说什么你是老板的心腹红人,该去干。刘雨只有攥着拳头咬着牙去干。下水道出水洞多在屋外,趴在地下,有时一个小时打不通。暑热天干得汗流浃背,湿透衣服。严寒天双手冻得红肿,搓搓手又继续捅,直到打通为止。

年少的刘雨不仅干活吃苦耐劳,而且勤奋学习。下班后,其他师兄弟们看小说、进舞厅、“斗地主”玩耍,而他主动加班找活干,切泡海椒,切土豆练刀工。后来发现隔壁师伯郑朝渠办公室有很多餐饮和厨艺的书籍,下班后就去看书饱览。那时不懂“书中自有黄金屋”的道理,但觉得看这些书对学艺有益。虽不完全看懂,但从书中学到不少知识,知晓了一些道理,开阔了眼界。苦干了两年,郑朝静老师见他勤奋好学,又吃苦耐劳,一次次手把手的传授厨艺,让其从墩子、炉子一步步学习成长。学习厨艺的同时,老板也教他做人处事。后来老板又投资兴源大酒店,调他去任墩子组长,管理切配和冰箱,不久又提拔为炒菜师傅。继兴源大酒店之后,老板又投资鑫茂大酒楼。此是当时巴县环境最佳、菜品齐全、味道鲜美、生意火爆的酒楼。老板调他去担任炉子炒锅师傅。在这里让其更加提高了川菜厨艺的基本工,为后来的发展打下了扎实基础。

闯到深圳,学会经营管理。在内地多年的学习,掌握了过硬的川菜烹调技艺,追求上进的刘雨急盼到外地去闯拼,见大世面。2001年,带领几个兄弟伙到深圳。上帝保佑,顺利地被招进了档次较高的福田大酒店。新来乍到,由于当地对川菜的误解,被同行看不起。刘雨没有气馁,而是主动“出击”,向厨房师傅推荐:川菜有24个味型,多个烹饪手法,百菜百味口感鲜美,让我们做几道菜试一试。深圳是粤菜的一统天下,似乎针插不进,他们压根不听,简直是对牛弹琴。说什么:我们从古以来,大家做粤菜,吃粤菜,卖粤菜,远方的客人吃的也是粤菜。没听说过什么川菜。你几个毛头小子,不知天高地厚,简直是吹牛皮,等着吧,太阳从西边出。刘雨受了一肚子窝囊气,不敢顶撞,但没灰心丧气,不愿和这些没理智的人讲道理。找上级给经理介绍了川菜的历史和特色,经理被他的诚恳和执着打动,首肯让其做几道川菜试一试。似乎看到了曙光。他抱着必胜信心和决心,做了鸡豆花、开水白菜汤、家常海参、干烧鱼翅等,几道最熟练、最受食客欢迎,而且上国宴的家常川菜。结果得到管理人员一致好评。在后来的接待和营业中,川菜团队的厨艺终于得到了发挥。苦尽甘来,一炮打响,打出了一片蓝天,望到了“红地毯”。之后让他担任川菜厨师长和雨厨助理。因为工作成绩突出,公司破格送他到香港培训,学习厨政管理、川粤结合,开发菜品的新颖理念。学就归来,公司给他月薪6000多元,相当现在的上万。一年后,积累了粤菜和西餐的经验,想把学到的新知识和先进管理经验带回家乡创业。2003年毅然辞职返重庆,先后在万豪、曾府菜、锦江大酒店等酒店任厨师、厨师长、行政雨厨。 这时的月薪过两万,就一般人看,功成名就,应心安理得。但刘雨并不满足,要激流勇进,做民族复兴、新时代的弄潮儿,这是他的人生观念和人生价值。

他的人生观又发生了质的嬗变。他说 :社会是一所非常锻炼人的大学,只有敢于不断打碎自己、突破自己和重塑自己的人才能成才成器 。我们所处的时代英雄有用武之地,千载难逢的时机稍纵即逝。只有把握机遇,只有敢于挑战自我的人,方能实现人生价值。厨师做到了这一步,感觉没有新目标,不如趁年轻拼搏创业。

自立门户,创出特色餐馆。功成名就的青年名厨刘雨,不顾家人反对,毅然决然放弃2万多元的月薪 ,开始创业。

2009年,在巴县大道与挚友郑中亮雄心勃勃开创了第一家店,名称“好厨来炖鸡馆”。创业前,自己只有6万多,雨投资要27万,东拼西借凑齐了投资款。天有不测风云,开业前,楼上住户以装修影响了他们为由,无理阻挠不准开业。后又说开餐馆污染严重,噪音严重,三番五次组织人来干扰闹事。其实污染和噪音问题是莫须有的。几经波折终于开业了。功夫不负有心人,半年打拼奋斗就收回了成本。半年来起早摸黑,为了保证品质,刘雨亲自下乡收土鸡、土鸭。早上5点多就上市场选菜品原料,为了菜品新颖吸引顾客,还千里迢迢去云南挑选野菜鲜菌。汗水没少流,其中的辛劳一言难尽。

刘雨经常带领三四人到江津、姜家等乡场采购鲜菜、土鸡和土鸭,多次遭当地收购贩子无理阻挠。刘雨讲了一个细节:有一次到姜家采购土货。因我们经常到这里来采购,价格合理,不短斤少两,农民了解情况,踊跃卖给我们。没花多少时间就收购了一车。而当地贩子搞转手买卖,为了获得更多利润,收购压低价格,欺行霸市,农民不愿卖给他们。我们正准备离开返回,一群人气势汹汹站在我们的车前,一高大个子吼叫:你们是哪来的,竟敢到我们的地盘高抬市价,扰乱市场。把车上的东西给老子掀下来。其他几个帮凶也跟着大喊大叫。我挺身而出,毫不示弱,理直气壮地说:我们是重庆本地人,经营的餐馆有政府批准的证照,合法、合情、合理买卖,又不是投机商。你们有什么理由拦车。那群地头蛇正准备动手的危急时刻,正巧,市管员来了。他们只有灰溜溜狼狈逃窜。

刘雨经营的餐馆,无论是品质、味道,还是服务态度、服务作风,都得到食客好评。声誉不胫而走,有口皆碑,独树一帜,迅速打开了市场。“好厨来炖鸡馆”成了一张亮丽名片。之后,陆续在重庆各地开连锁店:九龙坡直港大道、璧山分店、巴南老街味道、綦江古南印象酒楼等。其雨店即是鱼洞的“老街味道”。现在拥有直营餐饮企业6家。其规模和实力在本地名列前茅:人力、无力、财力充足,可说实力雄厚。餐饮设施和交通工具齐全,绿色蔬菜基地两个,员工200多名。

为了解决无污染食材,2013年,成立比盛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下辖江津、一品两个蔬菜基地。江津基地300多亩,巴南一品流转土地200多亩。年产值好几百万元,解决了60多个就业岗位。通过前期的土地整治和规划,于2014年5月开始投产。现在主要种植露天季节性富硒蔬菜,并创建了从基地到餐桌的直供模式。不惜花巨资创办农产品,是为了确保食品优质、安全,提供从农田到餐桌一条龙服务。基地生产的无污染蔬菜,除保障自家餐馆食用外,剩余部分外卖。

刘雨讲述中,无意泄露了“老街味道”生意红火兴隆、门庭若市的天机秘密:我们的蔬菜来自全国有名的富硒之乡江津的自有蔬菜基地。粮食喂养的土猪肉、土鸡、土鸭等,每日所需的均来自周边乡镇,并在基地放养一部分。健康、天然的食材至关重要,让前来就餐的食客吃得舒心、放心。这是我们的服务理念和宗旨。

功成名就,追逐更美梦想。直言不讳地说,刘雨创造了辉煌,但仍然自强不息,人不下鞍,马不停蹄,在追筑更美的梦——发展集吃住玩乐、农产品生产销售于一体的乡村休闲旅游产业基地。他说:一个大有作为的人认为,只解决个人和家人的温饱,那是低庸。一个有公德的人,既要担当家庭的责任,又要有益于社会,报效国家,为民族复兴做点贡献。

刘雨的头衔及获得的殊荣颇多:荣任中国饭店协会名厨专委会副秘书长,重庆市餐饮协

会名厨联谊会副会长,重庆市名厨协会青年技术交流会副会长,巴南区餐饮商会副会长,重庆市巴南区农家乐产业协会、乡村旅游协会常务副会长等。先后考取获得酒店管理(本科)学历,国家高级烹饪师营养配餐师,中国烹饪大师,中式烹调高级技师,重庆市烹饪名厨等。先后荣获:2009年全国青年名厨烹饪大赛在北京人民大会堂获金奖,2008年中国美国加拿大国际烹饪大赛获金奖,2016年全国第26届厨师节获金厨奖, 重庆市餐饮特色店、示范店、先进单位、诚信经营户等 。

我对刘雨荣获的两个大赛饶有兴趣:参加全国青年名厨烹饪大赛在北京人民大会堂获金奖,参加中美加国际烹饪大赛获金奖。他微笑说:2009年任巴南区政府机关食堂厨师长,由市烹饪大师黄国梁带队到北京参加决赛。竞赛的时候,1个多小时的精细操作,评委大师一个个目不转睛。刘雨胸有成竹,可说轻车熟路,顺利取胜。发奖那天,走进人民大会堂,心情激动不已。他这个贫穷农家出来的打工仔,成了烹饪行业的杰出人才,走进国家最神圣、最庄严的人民大会堂领奖,胸襟怎能平静。领奖大厅气势气势轩昂,金碧辉煌。出席颁奖大会的领导人有国家商务部的,有中国烹饪协会的。当我站在台上获得金奖时,喜悦兴奋的泪花夺眶而出。这次竞赛还获得全国前30强。中美加国际烹饪大赛在重庆市举行。承办是市商委和市旅游局。三国60多名选手参加决赛。刘雨经严格精细的操作演示,出类拔萃,脱颖而出。经营项目,除开中餐馆外,还对外承包和管理单位食堂.现在经营和管理的单位食堂有10多家。刘雨讲完追梦的经历,我深感震惊和钦佩。创业成功和辉煌业绩的动因是:自强不息,不断充电,执着追求,砥砺奋进。

【作者简介】程永明,中教高级职称,副教授,世界华人科普作家协会理事,重庆巴南区作家协会会员。曾任四川师大分校宣传处长,报刊编辑、编审、雨编。入选四川省社科院《百科学者传略》,独著3本,合著3本,新著《七旬回味杂记》)。撰写散文200篇,诗词歌赋200来首,两种文体发表各约一半。多年至今任《巴南教育》特邀评刊,对教育和养生小有研究。

责任编辑:吴蜀丰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顾问|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人民中国杂志社、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投诉举报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14043293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