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网——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唯一官方中文网
位置:当前位置:首页 >> 文艺中国

重回旧时光系列之长寿茶馆

发布时间:2020-07-30 00:44:45 推广 来源:中国报道

中国报道讯(通讯员何海霞)一直觉得茶馆是老头儿们的休闲集聚之地,也是过去年代缓慢步调生活节奏的一个视角。

记忆里印象深刻的是轮船码头石壁上吊脚楼似的搭起的一间颇为敞亮的茶馆。那个时候渝长,渝涪高速路尚未修建,停靠长寿的火车站点也还没有。陆地客运尚未有现在发达,长江上三峡水电站未建,水位落差适宜船行。江上客船承载着大部分的客流量。客运船码头得先天之利,位于各条道的交叉路口,位置便利,每天都有不同的人南来北往,熙攘穿梭,各路故事汇集一地,谈资多,故码头茶馆也格外的喧哗热闹。

茶馆里左手边是柜台,台上摆有一个木珠大算盘,旁边带盖的玻璃罐里装有油酥花生,胡豆,豌豆……之类小吃什么的。台后木架上陈列有各式的茶叶及酒品。茶馆临江水一面半墙开敞式木栏结构,抬眼即是江景,河对岸青山连绵,江面上舟行缓缓,堤岸边人影绰绰。明亮的光线投射进茶馆内,时时有凉爽的河风吹过来,夏天的午后或晚上更热闹些,其实早上差不多都已满位。

退休的老头儿儿女已长大成家安身,自己生活又有着落,闲来的街坊邻居会会聊聊解解闷,也得一些日常生活趣闻。因座上客通常是老头也免过一些口舌事非,大不了就是喝过一点小酒为着一个话题说得激动了嗓门大了些,声音高了点。三姑六婆的家事舌根是少有的了。

也时时有两个老头儿对阵一局象棋,探身弓背的作暝思苦想状,一惊一咋的表情变化极为丰富。身后旁边自是少不了热心的观棋之人,参谋助威什么的,或许激动的心情超过了当局的人。

也会有年青人坐茶馆,大都是为着一桌牌而来。就是那种长长窄窄的牌,牌面两头画着好多个黑色红色椭圆的点,中间是长衫纶巾的古代人像,俗称幺弟哥。好象是凑点的打法。

长寿小城的路多高高低低的梯坎,走街窜巷的也是上上下下的石阶居多。过街楼是一个街口,也是各条街道的转角。自然是人流汇集的中心地段也是小孩子玩耍集聚地。

有百货商店,烟酒糖果铺,有油米酱醋副食店,转角也有间茶馆,年青人,中老年人不上班的时候悠悠地晃荡,路过时不由地一脚跨进去又可以打发半天的时辰,一碗盖碗茶,一碟茴香豆,一瓶老白干之类的小酒,市井人情蕴含在小小一方天地中。

茶馆门外屋角长年燃着一个铁皮煤球炭火炉,上面搁着一把发黑的大铁水壶,长长细细的壶嘴,方便店小二隔着桌子也能给对面的茶客掺茶。屋顶风车般旋转着四叶工业用大风扇…茶馆的特别布景。

长寿三倒拐,老居民聚居地,从上至下的茶馆也布有好几家,得地利独厚除了室内茶座,外面石扶手的露台( 俗称街阳坝)四方方的木桌,长条的四脚板凳也是摆了好多张,年老的茶客坐在高一阶的路边口跷着二朗腿吊着脚,摇晃着脑袋 ,逗着手上笼里的小鸟雀 ,哼着小曲儿闭目养神,或打望来来往往上上下下的行人,也不失为市井生活的小乐趣一桩。

悠悠然地停留在当下慢煮的时光中,于抬头仰望的树叶缝隙光亮中暝想生活中可期盼的些许小希望,于颔首眯眼中遥想半生过来的历历种种,缓缓地渗入融化进世态气息与周遭的步调中。

【作者简介】何海霞,笔名“冰蓝”,重庆市纪实文学研究会会员。生于七十年代中期,长在长寿城河街及铁合金厂厂区。从小爱好广泛阅读,习惯于写些文字记录生活,喜欢通过纸笔来表达所想所感及塑造一些文学人物讲诉故事。希望以一些美好的文字带给自己愉悦心情的同时,若能让众亲在阅读时寻到自己的一点影子,勾起一点感怀触动与共鸣,知道有那么一些同类人的存在就好。成人的世界里都带着童年,青少年生活的印记且于性格和思想都影响深远。纵然出走多年,也纵然地理环境不断变迁,对长寿家乡不变的是一份深情的眷恋。曾经以为,那些过去年代年少时候的记忆已随时光渐远渐消逝,或已静静尘封于某个角落里。此刻回首顾望,那些留存心底的景象,人物和故事在被如丝般细细抽出时仍是保持着当日鲜活的生命力”。希望能和读者一起穿越时光,走入曾经熟悉亲切的小城印象……

责任编辑:吴蜀丰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顾问|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人民中国杂志社、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投诉举报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14043293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