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网——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唯一官方中文网
位置:当前位置:首页 >> 文艺中国

岐山开展寻崛山文化足迹践行文明环保行动

发布时间:2020-07-29 01:04:38 推广 来源:中国报道

中国报道讯(通讯员付军让)崛山,博大精深的周文化是从这里开始。周人后稷弃的十二世孙、吴文化始祖泰伯仲雍的父亲古公亶父由豳迁岐时先在窟山“山后整”,完成了姬周部落历史上的第三次大迁徙。周太王古公亶父从这里走进了周原。“山后整”的地方,是在地图和地名史上的东崛山脚下的“崛山洞”。周太王东窟山脚下“燎、砍柞棫”,“棫”为古书上说的一种植物,就是目前崛山周围生长的栎类青冈树。“燎”指放火烧草木,又喻火烧气势旺盛,着火面积大。“燎、砍柞棫”即为砍树开垦,“柞棫拔矣,行道兑矣”,则是“休养生息”和修屋造房生活的开始劳作。在崛山洞,古公亶父占卜联姻,娶岐山当地平原民族姜家沟流域羌族长女太姜为次妃,古公亶父被招为羌家上门女婿,后来进驻到了周原,由姬羌联姻发展到了姬羌联盟,最后决定在岐周这片肥沃的土地上建城筑室、建邦立国,这次的“山后整”,第一次壮大了周部族的力量。《诗经·大雅·緜》载:“后稷之孙,实维太王,居岐之阳,实始翦商”。姬周能有八百年时间的周朝江山,周的后人首先想到的是窟山,他们将窟山称为崛山。周文化的根先在崛山,后在周原。

为了弘扬和传承周原文化,在崛山这块净土上,将周原文化落地生根,2002年7月28日,岐山县委大院开展“踏寻崛山文化足迹,践行文明环保行动”精神文明创建活动。这次活动是由岐山县科协结合“科技之春”活动,岐山县妇联、团县委、县工商联等单位牵头、县委大院各单位积极配合,举办的一次文化讲座和净化崛山活动。

岐山县老科协专家服务团队特聘专家付军让先生,在崛山现地的山头川河,对崛山文化进行了现场指认,现地剖析讲解。付军让认为,崛山以公元前680年西岐历史大地震造成的山之上部灵空窥窍,多石室穴窟,而被《岐山县志》和《岐山县地名志》称之为窟山之名已经2700多年历史;公元前1237年的商小乙二十六年,姬周始祖后稷弃的十二世孙古公亶父由豳迁岐先在窟山“休养生息,通过姬羌联姻、姬羌联盟,始南迁周原,定都岐阳”,定居周原,而后积聚力量,建立了有八百年江山的周王朝,周室后代称其窟山为周人崛起的地方,称窟山为崛(jue)山之名到今天持续了3250年;后秦弘始三年(公元401),西域龟兹高僧、西域后秦双国师鸠摩罗什三藏大法师去长安途径崛山时,又易名崛山为耆阇崛(ku)山之名,到今天已经1610多年时间。

崛山,文化底蕴深厚,是古文明文化的源头,他是岐山的圣山,是岐山人民的靠山,为进一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视察秦岭时所作的讲话精神,岐山县委大院从净化崛山文明净土为入手,开展了在崛山文化圣地,由机关干部带头捡拾游人垃圾的活动。这一活动,广大干部和群众无不拍手称赞。活动当天,捡拾垃圾数十袋。进一步锻炼了机关干部,净化了古文明文化的圣地。

责任编辑:吴蜀丰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顾问|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人民中国杂志社、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投诉举报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14043293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