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讯(何海霞)一次因友人相约,无意中去到了南山后山的鉴宽山房,参加一个本土民谣吉他歌手的聚会。才知道南山除了前山的一棵树观景台,老君洞道观,植物园,壹华里市集……还有那么一处隐藏着的僻静清幽的地方所在。
虽然谈不上人迹罕至,知晓或常去的人一次因友人相约,无意中去到了南山后山的鉴宽山房,参加一个本土民谣吉他歌手的聚会。才知道南也不算多。后来才知道。盆景花卉培植人家,南之山书店,满枝满桠的腊梅花,古树小森林,石斛生态园,南山寺……原来通通都藏在了后山的宝地里。
行至鸡冠石从右侧一条不起眼的小路斜下,一个转弯后渐渐走上上山的路。一路稀疏的村庄屋舍,绿草山坡,丛丛野生的腊梅花枝在路边道旁漫生。
忽尔间遇着一处近在山坡之上,曾经的民宿或文艺活动聚会之所的老木房屋。有一条专门铺设的车道延伸而进,前庭后院都有开辟整理过的痕迹。遗憾的是,许是因为人至有限,终是废弃了。只留下门窗里的空洞暗影。
道路拐角处的左侧,赫然映入眼帘的是两棵树型奇异的古木。天然的绿色景观造型。细条的树藤交接缠绕向上。好似树木裸露在外的血管脉搏,触目惊心。细碎的绿叶牵牵缠缠,形成一片耀眼而迷离的绿网。绿叶和藤蔓就那么紧紧攀附缠绕在树干上,恣意地伸展弄姿。可怜的枝干完全给隐藏了自己的身躯,造就了细叶藤蔓的绝色风华。近前绿树那么婀娜的身姿,不由让人幻觉怕是树精的化身。那么生命力强劲的,十足的妖治仙气。
妖精树的旁边是一片绿荫遮天的丛林。一条小径深入树林里,小径的一旁依着一座只剩下半截残垣的老房子,墙色斑驳,青苔覆盖的黯淡阴郁,莫非是树妖的居所?
宅前守立的老树依旧是须须蔓蔓,绿妆上身。欲脱还休的附身连体。根茎自地面明目张胆地蜿蜒盘曲而上。一体三魂的生命演化。
至花园后路向着鉴宽山房的方向驶去。一段围墙外,星星点点的花瓣洒满地。抬头望去数枝腊梅花出墙来。雨后的花瓣随风飘落至路边,形成一道寻寻觅觅冷冷清清的山中小景,从围墙一角瞟进去,只见世面墙内的腊梅树高大挺拔,一枝一枝相互簇拥,开得热热闹闹。
上山的原意本是要寻觅腊梅花。不想错过这个季节的美丽风骨,却一直未见成片成林的腊梅树。唯可见一些房舍住家门前院落里栽种有一两棵。静静的独立一隅,悄悄地绽放,花开骄俏却又身姿凛然。
待下到公路旁的小径,拨开密密丛丛的树林。忽然面前开阔辽远,令人眼睛一亮。只见一片山坡上上上下下种满了矮矮的腊梅树枝,因为花期已过。腊梅花枝几乎已给全部砍掉。只剩下光秃秃的支形主干。却也零零星星冒出了一些黄色的花蕾,花骨朵,清新空气里凑上鼻去依然那么沁人心脾的洁净清香。混合着春雨,朝露晚风,日月天地的精华。眼前满山坡的腊梅树林,远处青山连绵。在冬日下午的微醺暖阳里,就那么将新鲜轻俏芳香的小花朵一朵又一朵的纳入小袋里,让冬日的馨香延续留存多一些时日。
近鉴宽山房,道路左侧透过一扇黑花铁门望进去的一角。大气宏伟的建筑格局有如亲临古罗马的竞技场,半圆弧顶的墙面,开敞的回廊,恍若海边欧陆风情的度假屋一排。围墙内铁门一侧矗立着一座欧洲中世纪建筑般的红墙拱形窗塔楼。远大的梦想折翼在冷瑟的空寂里,实在替曾经宏图大志的主人抱憾,会不会哪天有人想要来重拾延续这场美丽的追梦之旅呢。
鉴宽山房,自由的私家领地,森森树林,天然氧吧里属于文人雅士的小世界。一壶清茶,一曲吉他民谣,一支檐下廊内画架,几案上的一部书,一丛雅致的插花……都足以让你消磨一个下午的悠闲时光,无论与朋友㧕或与战略合作伙伴,在这里都可以有一个舒适得宜的角落静坐叙谈。听雨,看雾,观露,赏花,沉浸于半段凿空原木带来的枯寂山水美学中,得人生之朴素生活哲理。落座木椅花布垫,在茶气氤氲中,望林间山雾弥漫,古树参天,深深呼吸山中的富氧离子空气,听鸟雀自由欢快的啼鸣声,何似在人间。
路边人家屋外偶遇见大株的山茶花树。嫣红的花朵艳丽而硕大点缀在密密的绿叶丛中。华丽丽的裙裾,热烈奔放的生命。
道旁深处,有着小小原始森林的踪影。密密松针或枯叶覆满地,丛林中轻雾弥漫,树影斑驳,天光暗淡。想来许不定会有什么野生动物筱地窜过,不经意间眼前一道影子掠过,一阵枝叶浮动,和着一声鸟儿清脆的啼鸣。
行过一段路。一个拐弯儿处,眼前迎来布阵齐整的一片森森小树林。只见一棵又一棵的年青朝气树木稀疏排列。树干的中下半部无枝无叶,光秃秃地干净利落,如严肃端庄的卫兵笔直挺立,而繁茂的树冠宛如一顶华盖高高地在天空下舒展开来。护佑着这一片独特的小领地。这样的木林中倒是十分适合武侠片的采景,拳脚是可以无障碍地自由施展开来。摄像机亦无捕捉镜头的屏障,武打演员甚至可以飞叶走树地上腾下跃,在树干间施展绝技的拳脚和出众的轻功。踩在脚下的泥土地潮湿润泽,空气中漂浮着丝丝的寒意,肃静的冷飒之气。顺着路边一条车道向下,走进林间深处,一个一个锯伐过的短木树桩有序散布,旁边有一口好似采掘伐木的井,遗留的曾经在此处野外作业的痕迹。当下一切都静悄悄,暂停歇工,只余下原始自然万物焕发出蓬勃的生命力,呼吸扩张伸展带来的流动脉搏气息。
“书山有路勤为径”,有书香的山格外多了一份让人留连忘返的意趣。早就知晓南山有一处‘南之山书屋’却一直纳闷踪影所在,因之前多是从前山而上。未知山的另一面竟藏着它的纸墨幽香灵魂所在。喜欢公路边简约清新明朗的黑色花岗石作底纤巧白字的书店logo。一条斜径入里,伴着纤纤竹枝引路,书店玻璃钢木的框架结构采光和通透性都极佳。有室内就座区域,让人称赞的是一片户外阅读区,透过玻璃墙可见一排排的长条石桌石櫈带着简易却温暖贴心的小棉布座垫,自然浮生出在知识面前众生平等的谦和胸怀,人与书与山无间融合,能量流动转换的氛围和气场。竹林清幽,于静默中完全可以感觉到念在心底里的书声朗朗。
山不在高,有寺则灵。仿明清宫廷式建筑风格,红墙蓝瓦,彩画雕绘寺门的南山寺如一把太师椅稳坐于南山山腰。陈色外貌尚新的南山寺由原南滨路上的大佛寺迁建至此落户安家。
南山寺庙,依山而建,坐南向北,背靠南山,面临长江。远眺空港,近视黄山,青山围绕古木参天。南山寺庙占地宽广,下设停车场,上有小广场,格局恢宏大气,数十级台阶之上,红墙黄墙的数座神王大殿纵列排成线,五彩的花纹装饰着庙门屋檐。天王殿,大佛殿,西方三圣殿,千手观音殿,极乐殿,通通汇聚于此,其中大佛殿内端坐有高足8米的西南地区最大的释迦牟尼佛像。
沿着清爽整洁红彩的腊梅园公路下山,行至半路拐弯处见辟有一方木制观景平台。临栏而立,眼底下是空空旷旷的山谷,视线平平地望出去,山谷对面的群山起伏绵延。一阵风过,密密的树丛摇曳涌动成浪,树叶沙沙作响,苏醒的山的魂灵。若高声呐喊,于旷谷山峦间会传来深切热情的回响。
沿着一个又一个的弯道,哗哗地绕下山去。时光于悄然无息中,流畅地划过。
【作者简介】何海霞,笔名“冰蓝”,重庆市纪实文学研究会会员。生于七十年代中期,长在长寿城河街及铁合金厂厂区。从小爱好广泛阅读,习惯于写些文字记录生活,喜欢通过纸笔来表达所想所感及塑造一些文学人物讲诉故事。希望以一些美好的文字带给自己愉悦心情的同时,若能让众亲在阅读时寻到自己的一点影子,勾起一点感怀触动与共鸣,知道有那么一些同类人的存在就好。成人的世界里都带着童年,青少年生活的印记且于性格和思想都影响深远。纵然出走多年,也纵然地理环境不断变迁,对长寿家乡不变的是一份深情的眷恋。曾经以为,那些过去年代年少时候的记忆已随时光渐远渐消逝,或已静静尘封于某个角落里。此刻回首顾望,那些留存心底的景象,人物和故事在被如丝般细细抽出时仍是保持着当日鲜活的生命力”。希望能和读者一起穿越时光,走入曾经熟悉亲切的小城印象……
责任编辑:吴蜀丰
版权所有 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人民中国杂志社、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投诉举报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14043293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