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讯(李华欣 通讯员张思)近日,平南县平南街道平田村吕晓蓉顺利通过特岗教师面试。她笑着跟记者说,只要需要,自己愿意到贫困村任教,支持教育扶贫。记者从平南县教育局获悉,今年该县计划招考乡村教师1761名,共有4375名报考。
在决胜脱贫攻坚战中,平南县围绕“两不愁三保障”总目标,把乡村教师队伍建设放在精准扶贫的重要位置,从思想、经济、政治等方面加以关爱,让这些教师“下得去,留得住,教得好”。目前全县有6877名教师坚守在乡村一线任教。
如何让教师下得去,留得住,教得好?
“建设周转房,筑起爱心巢。”平南县委书记周仕志表示,该县积极实施关爱园丁“筑巢”行动,建设边远艰苦地区农村学校教师住房。2012年至2020年,全县投入资金3506万元,建设教师周转宿舍621套2.17万平方米;投入资金1.7亿多元,建设公租房4258套12.77万多平方米。
一厅一房一厨一卫,还有一个小阳台。走进平南县寺面初中郑洁老师的宿舍,热水器、电磁炉、床、衣柜等家具摆放得整洁有序,坐在阳台,一边泡茶一边看书,舒适而惬意。
“教师的住房问题对偏远山区学校的正常教学影响很大。”平南县寺面镇初中校长黄华赵介绍,“以前由于住宿条件差,新老师常常第一天来,第二天就赶早班车回去了。”
2012年,寺面镇初中开始建设教师周转房,2013年建设公租房,2014年建设廉租房。目前这三种房共108套3380平方米,135名教职工受益。2011年到该校任教的郑洁是学校想方设法改善教师住房的见证人。她笑着说,“教师周转房让外地的我很安心在这里实现我的教师梦!”
关爱园丁“筑巢”行动立竿见影。黄华赵告诉记者,2011年,该校教学水平在平南县排名中下游,教师周转房建好后,学校教学水平慢慢提高,教学质量也由全县三等奖提高到现在的一等奖,被评为平南县中学优质生源地、市文明学校、广西中小学爱国主义教育活动先进学校等。
除了“筑巢”行动,近年来,该县印发《平南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平南县偏远艰苦地区教职工生活补助实施方案的通知》、《平南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乡村教师支持计划实施方案的通知》,加大对乡村教师的关爱力度。
在一系列政策扶持下,边远教学点的乡村教师补助最高提至430元/月,教师年终绩效奖也从无到有,去年提高到2.5万元;建立乡村教师荣誉制度,为乡村学校从教30年的教师颁发荣誉证书,在全社会营造关心支持乡村教师的浓厚氛围,“下得去、留得住、教得好”的局面进一步形成。
乡村教师待遇提高后,有效激发教师扎根基层、教书育人的热情,2018年,平南县提前通过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国家督导评估。在决胜脱贫攻坚战役中,该县实施的“双线五包”行动中,本学期共劝未能按时返回校学生835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学生145人,建档立卡贫困户学生已全部回校,控辍保学“一个不少”。
今年7月大学毕业的吕晓蓉,在实习期间到该县扶贫移民局当一名扶贫信息员。在工作中,由于不断接触到贫困户孩子读书难等诸多问题,因此在今年的特岗教师招考中,她主动报考,希望以一己之力帮助那些更加需要帮助的人。
责任编辑:上官慧慧
版权所有 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人民中国杂志社、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投诉举报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14043293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