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网——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唯一官方中文网
位置:当前位置:首页 >> 头条

重庆文艺家带着创作硕果走进巴南木洞

发布时间:2020-06-18 20:43:33 推广 来源:中国报道

中国报道讯(作家杨超)虽是初夏,但6月17日下着小雨,文艺工作者冒雨出发到木洞。重庆市文艺专家来了,巴南区委宣传部、区政府办、区文联、区文旅委的有关领导来了,区文艺家协会代表来了,22个镇街文化服务中心主任来了,副区长冯毅梅也来了,他们都是来参加“奋进新时代、共圆小康梦”巴南区2020年文艺创作座谈会而来。

文艺工作者一行70余人来到木洞,参观杨沧白故居、丁雪松故居、木洞公寓、五层坎……感受深厚的历史人文、宗教文化、非遗文化。走进木洞老街,一个古镇连接着历史和未来;走到木洞河街,一条河街唤起了乡愁与期待。

大家亲身感受了木洞厚重的历史文化,再到“沈福存剧场”欣赏木洞山歌表演唱《爷爷的歌谣》,就会更加了解木洞文化的精深。小品《暖》,带给观众感动,和巴南人民的情真意切。区文旅委副主任邓涛和柯愈先现场朗诵散文集《梦里小扇轻轻摇》里边的文章《她从来不曾走远》,作者真情实感,朗诵者激情满怀,听众热泪盈眶。这就是文艺作品带给我们的力量和感动。

表演唱、小品、朗诵等,都是2019年巴南区文艺工作取得的部分成果,有的作品发表,有的作品获奖,有的作品扶持出版……2019年巴南区文艺创作工作可以说收获满满、硕果累累。刘兴刚等人获得2019年巴南区优秀文艺创作者,区作协、区音协、区摄协、区教委等获得2019年巴南区优秀文艺团队。优秀团队和优秀个人登上领奖台,拿着红彤彤的获奖证书的那一刻,多少感动涌上心头,领导的关怀,上级部门的支持,孜孜不倦的努力,辛勤的汗水……这些都镌刻在获奖证书上,让证书更加熠熠生辉。

与会者有备而来,镇街的文艺工作者娓娓道来。木洞的非遗传承,石龙的《石龙故事》,惠民的谐剧……你方唱罢我登场,区民协、区书协、区音协、区作协等协会代表回顾2019年至今取得的成绩,展望2021年文艺创作。

“文艺创作要紧扣时代主题,作品做到温润心灵、陶冶情操;继续加大人才队伍的培养;加大文艺扶持保障力度;结合文旅,打造精品、打造品牌。”重庆市群众艺术馆副馆长、重庆市曲艺家协会主席鲁广峰;重庆市音乐家协会秘书长姜明;重庆市美术家协会秘书长魏东;重庆市曲艺家协会副主席、著名谐剧表演艺术家凌淋这些市级文艺专家提出了很好的意见和建议,并表示一如既往支持巴南文艺创作工作。

发言者争先恐后,怎奈时间不够。最后,副区长冯毅梅寄语巴南区文艺创作:坚持正确的政治导向,紧扣主旋律;深入生活、扎根人民,发现生活中的美;注重人才培养,文艺工作者要拥有一颗“文心”;加大扶持力度,突出巴南特色,创作精品力作;做好文艺作品的宣传、推广工作。

天色将晚,大家激情饱满。木洞的江风吹进文艺工作者的心田,信心满满,祝福巴南文艺创作百花齐放,美好明天!

【作者简介】杨 超,笔名晓阳,汉族,重庆巴南人,1969年4月生,现任巴南日报社副社长,巴南区作协副主席。在《中国教育报》、《重庆日报》(农村版)、《重庆晚报》、《重庆法制报》、《重庆政协报》、《老同志生活》、《重庆散文》、《青少年与法》、《教育周报》、《今日教育》、《青年知识报》、《作文报》等发表作品。散文《魂牵梦萦丁山湖》入选《大美綦江》文集,散文《五十岁的童心》入选《中国政协理论与实践汇编》专著等。

责任编辑:上官慧慧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顾问|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