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讯(通讯员林雪琴)三合街道鹿鸣岩村是全县28个深度贫困村之一,地处县城城郊,一度时期,该村基础设施极不完善、农民思想保守、无主导产业。如今的鹿鸣岩村路变畅了,景变美了,村民的思想观念更新了,腰包也逐渐鼓了起来。曾经的贫困小山村,正在向“美丽都市后花园”阔步迈进。
完善基础设施打通“致富路”。一条平坦的水泥路穿过村庄,一栋栋漂亮民居掩映在郁郁葱葱的植被中,基础设施完善,村民们三三两两在树荫下聊天,畅谈村里的变化和今年的打算。
看着家门口的泥泞山路一天天发生变化,贫困户孙玉荣抑制不住内心的喜悦:“修通了水泥路,村里的交通条件变好了,买车拉货、搞规模化种养的村民越来越多,日子也越过越好了。”
以前受交通条件的制约,村民出行、农产品和生产资料运输不便,村民脱贫致富的道路蜿蜒曲折,举步维艰。
“以前,我们村很多地方的路都不通,经济自然发展不起来,青壮年劳力都远走他乡务工挣钱。”鹿鸣岩村党支部书记文万财感慨地说。
如何脱贫致富,让村民过上好日子?鹿鸣岩村首先向影响全村发展的交通问题“开刀”。
要致富,先修路。为切实改善贫困村交通基础设施状况,该村积极争取上级项目和资金的扶持,改善交通条件。2019年,新开挖泥结石公路16.8公里,完成人行便民路54公里,村主干路扩宽硬化4公里,每个组都通了公路和人行便道,实现组组道路硬化全覆盖。
如今,鹿鸣岩村原来泥泞的乡村路都变成了水泥路,这些路就像新型的“输血管道”一样,把知识、技术、观念带进了鹿鸣岩村的每一个组,也把村民的劳动成果向外输出,无论养鸡养猪还是种植的农作物,大家都劳有所得,幸福感、成就感、获得感也越来越强。同时,该村新修人畜饮水池6口,安装入户61户,整治山坪塘4口。
农房改造实现“安居梦”。近日,驻村工作队和村干部来到鹿鸣岩村三组贫困户付培荣家走访时,一家人正在做午饭。
付培荣家有8口人,因为家中多个孩子上学,家庭缺劳动力,2017年纳入建卡贫困户。通过危房改造,他告别偏远、破旧的危房,搬到了安全宽敞的新住房居住。
“以前我家居住的地方属于滑坡地带,房子又是修建很久的土墙房子,一到下雨天,外面下大雨屋内就下小雨,雨一大,担心得连觉都睡不着。但家里条件差,没有钱新修房屋。”付培荣提及以前的住房不停地摆头。现如今,通过农房改造,付培荣从滑坡地带搬到了安全地方,而且交通也更加便利。宽敞的院坝、粉刷一新的楼房、干净整洁的客厅和厨房,说起家里的变化,付培荣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尽管今年受疫情影响,但目前付培荣的儿子儿媳已顺利前往江苏务工,孙女也去了浙江务工,家庭经济收入有了保证。
为了确保群众“两不愁三保障”领域动态清零,2019年至今,鹿鸣岩村着力抓好该领域内的突出问题排查整改工作,目前已经及时整改完成5户D级危房改造和3户C级危房改造。
该村还狠抓人居环境整治,清理生活垃圾、村内塘沟、畜禽养殖粪污等,改变影响农村人居环境的不良习惯,让广大村民居住更舒适、身体更健康。同时结合孝善人物、清洁户、十星级文明户等评选活动,营造“我要脱贫”的良好氛围,进一步激发群众内生动力。
多产业齐发展鼓起村民“钱袋子”。鹿鸣岩村的干部们心里都很明白,即便基础设施上去了,村容村貌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村民的腰包如果不能鼓起来,就依然没有摆脱贫困。于是,村支两委与驻村工作队一道,进一步细化工作目标,把产业发展作为工作重点,着力打造构树、油茶、樱桃、花椒、桃子产业,配套发展采摘体验、乡村旅游、农家乐等新兴产业。
为了盘活土地资源,壮大集体经济,2019年,村集体注资10万元招商引进了构树种植项目。经过一年试种,新品种构树种植成功,今年项目计划再扩大种植面积,并配套开发后续产品。根据协议,构树项目2019年为村集体带来了1万元的收益,今后每年以10%的比例递增,10年后,项目将一次性返还村集体10万元本金。构树项目不仅为村集体经济带来了稳定的收入,还为当地群众拓宽了就业增收的渠道。鹿鸣岩的杜鹃花开时,吸引了许多市民前往观赏。
鹿鸣岩的杜鹃花属于自然生长,面积500余亩。依托这一独特自然资源,该村组织民工除杂材打造杜鹃花海,并新修产业路2.7公里。
“前段时间我们的樱桃花开吸引了许多市民观赏,这段时间樱桃采摘也吸引了很多市民,带动了乡村旅游发展。”鹿鸣岩村驻村工作队队长兼第一书记范常辉说。
责任编辑:上官慧慧
版权所有 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人民中国杂志社、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投诉举报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14043293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