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网——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唯一官方中文网
位置:当前位置:首页 >> 要闻

重庆新诗学会脱贫攻坚创作采风走进石滩镇

发布时间:2020-05-29 04:24:06 推广 来源:中国报道

中国报道讯(吴蜀丰 报道)2020年5月28日,重庆市新诗学会组团16名作家诗人走进巴南区石滩镇进行为期2天的创作采风活动,一个乡镇为何吸引如此庞大队伍前往?参加创作采风人员有,中国作协会员、中国诗歌学会副会长、重庆新诗学会会长、鲁迅文学奖获得者傅天琳,重庆市作协会员,重庆新诗学会副会长张建敏,重庆市作协会员、重庆新诗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王淋,重庆市作家协会会员、《重庆政协报》副刊部编辑周鹏程,嘉瑞酒店董事长、重庆市作协会员、重庆新诗学会会员吴丹,重庆市作协会员、重庆新诗学会副会长谭萍,重庆新诗学会副秘书长琚雪,重庆市作协会员,重庆新诗学会理事梅军,重庆新诗学会会员田金梅,《几江》诗刊主编杨平,《几江》诗刊社社长、《重庆法制报》特邀编辑黄海子,重庆市作协会员,江津区作协副主席戎子,江津区作协理事施迎合,巴南区摄影家协会会员徐建宏,中国诗歌学会会员,重庆市作协、评协会员,重庆新诗学会理事李华,重庆市作协会员、重庆纪实文学研究会理事、中国报道《魅力城乡》主编吴蜀丰。石滩镇党委书记任鹏宇,人大主席陈洪,党委副书记张彦鹏,宣传、统战委员熊萍,文化服务中心主任崔世海,镇宣传办干事旷灵芝等参加交流会。

28日上午,在重庆市新诗学会交流发言会上,中共石滩镇党委书记任鹏宇介绍石滩镇经济社会发展情况,本次创作采风活动主题是攻克“贫”“困”双寨"山,诗意石滩写新篇。

重庆新诗学会会长傅天琳对人杰地灵的石滩镇、尤其是对党委书记任鹏宇博闻强记的介绍大加赞赏,傅天琳表示将带头购买石滩镇相关特产以此推动“消费扶贫”,还将再次组团体验石滩镇的人文景致,诗赞美丽又神秘的石滩。重庆新诗学会理事李华对石滩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培育旅游产业的创新举措给予肯定,不定期通过组织作家诗人颂扬石滩,让石滩名扬四海。

关于石滩镇的人文地理,任鹏宇滔滔不绝如数家珍,任鹏宇说,为建设旅游经济强镇、培育旅游产业,打造旅游避暑休闲区、生态环保休闲区、有机生活体验区,在双寨山建设开发管委会工作要求下,我镇开展了旅游资源清理工作。

据介绍,石滩镇为于巴南区东南部,东与石龙镇、南川市神童镇相连,南与綦江隆盛镇毗邻,西与接龙镇交界,素有巴南区“南大门”之称。镇境内旅游资源丰富,“巴南三峰”中两峰落户石滩,分别为方斗山和双寨山,方斗山位于方斗村,海拔1138米,有”主城第一峰”之称,双寨山位于双寨村,海拔1111米,森林覆盖率达65%,拥有原始的自然风光。美不胜收的石滩镇内天台花谷、洞塘及高洞塘瀑布被誉为“一谷双瀑”、燕子崖和九层崖合称“两崖”,“两寺一石刻”由永峯寺、天台寺及摩崖石刻组成,除此之外,还有七彩蝴蝶园、鸡公山、鸡母寨、砸胯石、猫猫石、癞疤石、古墓群等风格各异的景点,再加上仙女下凡、二郎神搬山填江的神话故事,石滩风光灵动而丰满,美丽又神秘。

“多管齐下”促就业,“农夫集市”扩销路。就业扶贫是脱贫增收的主要途径,是固化脱贫成果的压舱石。今年以来,石滩镇努力克服疫情影响,采取多种措施,全力以赴抓好有劳动力的贫困户务工就业。目前,全镇通过人社局开发的公益性岗位解决25名贫困户就业,通过临时聘用护林员解决3名贫困户就业,通过水库管理员解决1名贫困户就业,同时,通过扶贫领域开发的公益性岗位解决10名超过用工年龄的贫困户就业,补齐了年龄限制带来的就业短板,消化了农村剩余劳动力。加大劳务输出,做好后勤保障。为尽快落实复工复产,石滩镇迅速对接贫困户外出务工需求,集中组织贫困户外出,优先安排贫困劳动力返岗复工,截止2020年3月底,实现有意愿的贫困劳动力100%就业。2019年4月,石滩镇举办了发现巴味渝珍·助推乡村振兴“金色石滩·麒麟花海”低空运动飞行旅游季活动。活动期间创新性的设置“农夫集市”,打造石滩农产品一条街,组织辖区建卡贫困户将自家的土鸡、土鸭、苕粉等“土货”在集市上售卖,让游客自愿与贫困户建立长期供销关系,打通了石滩原生态农产品从田园直达餐桌的通道,缓解了当地农产品销售难问题,强化了贫困群众志智双扶的正向激励,增添了贫困户勤劳致富信心,同时拓宽了销售渠道,使贫困群体拥有了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

“消费协议”保增长,“以购代扶”稳增收。为充分调动贫困户依靠自身努力实现脱贫致富的积极性,石滩镇动员辖区单位、机关食堂等与建卡贫困户签订优先购买农副产品协议,通过贫困户主动、政府推动、社会联动等方式打通并扩宽了生产到消费的“最后一公里”,不仅使单位职工吃到了放心优质食品,也解决了农民丰收不增收、丰收难出售的恐慌,更帮助贫困户树立了勤劳致富的信心和决心。今年,石滩镇在疫情期间,不仅保安全还保生活,在符合疫情防控的前提下,镇扶贫干部在微信朋友圈当起了“推销员”,晒出镇上贫困户因城乡封闭、暂停赶集而滞销的农产品,充分发挥社会力量,主动联系区机关事务局、区级相关部门领导同事及社会爱心人士购买土鸡、鸡蛋等农副产品,对贫困户的农产品“以购代扶”,帮助23名贫困户销售土鸡150只,土鸡蛋1052个,芥菜30700斤,获利1万余元。此举不仅帮助贫困户销售了农产品,渡过了难关,而且大大降低了疫情对贫困家庭收入的影响。

“电商扶贫”惠民生,石滩镇充分利用供销合作社这一支扎根农村、服务农民的主力军力量,以电商扶贫为切入点,打造“供销社+电商+贫困户”的销售新模式,整合农村特色产品资源,设立扶贫专柜,构建起线上线下双向服务,让贫困群体乘上“电商”快车,加快实现脱贫致富。同时,入驻“渝创渝新·我的乡村土货节”等政府公益性线上展示及交易平台;与重报都市传媒集团携手打造“线上脱贫攻坚农夫集市”,大力推广“石滩大米”、“石滩高山生态茶”、“笨榨菜籽油”、“高山生态嫩干豇豆”等优质特色农产品,在解决贫困户农产品“难卖”“贱卖”问题方面作出了有益的尝试。

“查漏补缺”补短板,“精神扶贫”鼓志气。坚持问题导向,发现一个解决一个,确保问题在第一时间一项一项的解决、疏漏在第一时间一项一项的弥补。针对此次自查评估发现的问题,能立即解决的当即解决。针对纯收入达标6000元有“敞口”、有返贫风险的问题,通过“点对点”“心连心”精准帮扶,争取重庆市非公有制经济促进会20家爱心企业家,开展“助力脱贫攻坚,促进乡村振兴”公益活动,与14户贫困户签订“一对一”定点帮扶协议,以实现稳固增收。联合石滩邮政所、爱心农场主开展“志智双扶、助学扶贫”活动,发放蔬菜苗10万株,爱心图书64本。开展产业扶贫,发放香椿苗3790株、家禽幼苗150只,杜绝了脱贫户返贫和临贫边缘户致贫问题。通过全镇帮扶干部上下一心、团结奋进、不断努力,我镇也涌现出一批依靠自己双手勤劳致富、光荣脱贫的先进典型。例如家住石滩镇天台村后沟社的王成兴。20多年前,他在一家泥水厂里干活,一次意外,右手被搅拌机的拉扯带搅断,右臂严重受伤,再也干不了重体力活,从此,家陷贫困。2014年,通过精准识别纳入建卡贫困户。因为有了一些养鸡的经验,他开始发展土鸡养殖,2015年,石滩镇政府陆续为他送去250只鸡苗,以及10包养鸡的饲料,第一年就一次收入上万元。尝到甜头后的王成兴更加有了干劲,通过不断努力,终于走出了一条奋发进取、自强不息的脱贫致富路。目前,养鸡场规模养殖发展到600多只,创下了“林下养殖”高山土鸡的口碑。王成兴自己脱贫致富的同时,还乐于带动和帮助其他贫困户,经常跟他们交流养殖经验、致富心得,激发了他及周围贫困户的“内心动力”,是一名不折不扣的“志智双扶”成功典型。

创作采风团先后考察走访了鸡公山、鸡母寨、砸胯石、猫猫石、癞疤石、三县碑等景点,

鸡公山:位于石滩镇双寨村鸡公山社,南北长约800米,东西宽约300米,占地面积240000平方米。其山上石呈碟状,形如鸡冠,因而得名,山上有一寨门,均以条石砌就,作拱形顶,残墙约10米,部份已垮塌,山上有一大水缸,传说缸中之水从未干过,。该寨子为当地百姓据所建,具有较强的防御功能,遇匪患时,可避一方百姓。在鸡公山右侧有一鸡母寨与其遥相呼应,在其后有一奇特地形地貌名为万火灯,相传鸡公山的鸡叫,万火灯的灯亮。在鸡公山周围,传说有仙女曾下凡再此沐浴,有仙女石、仙桃石、轿子石、摩崖石刻,更有广佛寺瀑布点缀,整个景点栩栩如生。

三县碑:位于方斗山南面的人文景观三县碑,占地面积约200平方米,碑高5米,碑有三面,碑上面有原綦江、南川、巴县的县长,叶长林、魏长述、戚万林的题词;三面有石级、防护林等。

责任编辑:吴蜀丰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顾问|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