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网——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唯一官方中文网
位置:当前位置:首页 >> 文艺中国

来,请吃糖

发布时间:2020-05-20 02:31:03 推广 来源:中国报道

——悦读蒲华清童诗集《生活中有一颗糖》

中国报道讯(作家戚万凯)来,请吃糖!当我手不释卷读完蒲华清先生童诗集《生活中有一颗糖》(以下简称《糖》,现代出版社2020年1月版),按捺不住内心激动,向爱书的你诚挚地发出邀请。

《糖》仿佛一个硕大的糖果拼盘,盛满的糖果五彩缤纷,随便拈颗品尝,都香甜有味,营养丰富,正如作者追求的“有趣、有益、有用”原则。

开卷有益,不错。但时间有限,生命有限,看书需择其精华,选其经典。近体诗经典众多,如唐诗;新诗经典不少,如《糖》诗。《糖》系献礼新中国70周年书系之一,上了“儿童文学光荣榜”,是少儿阅读推广工程精品图书,是人生路上的一座路标,具有经典性、历史性、可读性。你看,该书值得打开吧,不会有浪费时间之憾、谋财害命之嫌。

世人都说读书好,浩瀚知识装头脑。然而要知道,读书各有其妙。“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之学使人善辩;凡有所学,皆成性格。(《培根.论读书》)”其中排列第二的“读诗使人灵秀”尤为重要。形象生动、感情充沛、合辙押韵、朗朗上口的诗歌,配以美轮美奂、相得益彰的插画,会带来听觉与视觉的享受。读诗使人灵秀可亲,更能摆脱低俗,趋近高雅,升华灵魂。生活在“有苟且”的复杂社会,若不读诗吟诵,恐难拥有“诗和远方”的幸福与梦想。

生活在快节奏、高效率的现代人,迈步何其艰难,常感压力山大。“叹人生,不如意事,十常八九。”咋办?是唉声叹气、愁云满布,还是直面人生、乐观以对?倘若你是前者,请读《糖》诗吧,它会令你开怀纾解,笑对生活;倘若你是后者,请读《糖》诗吧,它会令你快乐叠加,打包幸福。其原因,乃诗歌中有奇巧故事,故事中现幽默童趣,童趣中溢丰富情感,情感中藏智慧哲思。

《糖》是当代文坛尤其是儿童文学花苑不可多得的幽默叙事童诗集。也许你读过柯岩、任溶溶、金波、张继楼的叙事幽默童诗,但它们不可替代《糖》诗。它们“各美其美,美美与共”,或似珍珠糖,或似水果糖,或似芝麻糖,或似棉花糖,这部诗集是一盘值得品尝、咀嚼、融化、回味的“怪味糖”。

“怪味糖”中,你会首先品出司空见惯又别开生面、富含哲理又幽默风趣的故事。诗重抒情,但情非空穴来风,情据事生,“情由事显”,情随事转。作者在抒情与故事、意境与童趣、技巧与单纯、庄重与诙谐、现实与浪漫等方面有独到思考与探索,将其融会贯通,䠀出了一条思想性与艺术性结合、可读性与音乐性俱佳的幽默叙事童诗创作新路。“幽默是一种高级智慧,是上天赐予幸运儿的。”的确,现实之众生相,在“幸运儿”笔下新鲜生动有趣;童话之动植物,在“幸运儿”诗中浪漫滑稽可爱。

——校园生活,单一现丰富,枯燥见生动。无论是学生做作业的《每当老师发下作业本》,参加应试的《采摘》《考和烤》,抱团致胜的《真正的冠军》,打扫公地灰尘漫天的《冲过战区》,还是老师批改作业的《诗人和诗篇》,传道授业的《金钥匙在哪里》《暴风雨夜的奇遇》,都能使校园内外的你我感到熟悉又陌生、平常又有趣、无奈又温馨、忧愁又欢喜。校园“这些司空见惯的生活,作者把它们诗化了。”(张继楼)而这,源于作者一直生活在孩子们中间,“有很厚的生活积累和很浓的儿童情趣”(柯岩)。

——家庭生活,日常显新奇,平凡寓伟大。无论是具有“语文性”、互让电视频道的《心中的秘密》,被出门在外的爸爸所日夜牵挂的《天气预报》,还是反讽学做事的《她可比你好得多》,考验自理能力的《虽说小强已十三》,胸戴挂表不让多玩的《星期天》,想生病又不敢生病的《关于生命的思考》,关照当下家庭生活,如同指方向的路标,又似正衣冠的铜镜,在令人感动、微笑的同时,对照自己及家人,会得到人生启迪,修正人生轨迹。而这,源于作者的母爱滋养和家庭温馨。

——社会生活,凡人多情爱,小事蕴大理。无论是“给别人送去欢乐”的《生活中有一颗糖》,到动植物园去《看盆景》《问骆驼》,汶川大地震期间跳的《最美最美的舞蹈》、思念的《帐篷里的空位》,还是反映影响生态环境的《瘦叔叔,胖阿姨》,随处捡车票报销的《有个叔叔真好笑》,为博来校检查领导欢心的《校长又喊练鼓掌》,通过孩子纯真无瑕、不谙人事的心灵窗户,或褒奖人间真爱,或讽刺不良现象,使作品视野更加开阔,思想更加深刻,增加了作品的广度和深度。“不学诗,无以言”。诗言志,志在高远;诗传情,情满人间。而这,源于作者的德艺双馨和社会责任。

——动物生活,野性倾母爱,遇事用智慧。无论是现实发生的危难之时母护子的《雪地上的血印》《怀抱》,还是虚构的胖叔滥打猎物遭报复的《臭鼬复仇记》,初生花猫不识鼠的《小猫咪见大灰鼠》,误吃假鼠药幸运未死的《老鼠的感谢信》,狐狸自荐、推荐尚未如愿而写大字报的《新年爷爷遭遇狐狸小姐》等,充满深情的叙述与出人意料的结尾,奇思妙想的情节与看似有理的狡辩,或令人眼含热泪,或令人捧腹大笑,不得不感叹自然之奇妙、动物之可爱、生活之美好。而这,源于作者的童心未泯和高超智慧,“可以把成人世界所发生的事情,换一种方式呈现出来。”(金波)

“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国家未来取决于青少年,而迈好人生第一步、扣好人生第一扣尤为重要。

人生第一步、人生第一扣是什么?是乐观性格、健康人格,是品德塑造、思想淬炼,而这些都静静隐藏在“既有可读性,又有语文性”的《糖》诗果盘里、糖纸包装里,等你选择咀嚼,供你品味思考,在香甜可口、身心愉悦的“怪味糖”套餐中汲取精神拔节、心灵成长的“蛋白质”与“维生素”!

“把最美好的东西给最美丽的童年”。感谢作者把《糖》这披着叙事外衣“抒情的篇什”给了最渴望的我们!

来,请吃糖!——2020年5月15日于重庆市巴南区龙洲湾风花树

【作者简介】戚万凯,男,中国作家协会会员,重庆市作家协会主席团成员、儿童文学创作委员会主任,重庆市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现任重庆市巴南区文联主席。

著有《儿歌“戚”谈》《儿歌散议》等儿歌评论集。《科普创作通览》编委(科学童谣撰稿),文学评论集《儿歌散议》获重庆市2017年度重点文艺创作项目资助。多篇评论在《儿童文学》《重庆晚报》等媒体发表。《浅谈科普童谣的创作》获世界华文科普创作论文征集一等奖,文艺理论《创新回应文艺评论时代之问》获2018年重庆市“十九大精神与文艺评论”“改革开放与文艺发展”主题征文一等奖。《抗疫童谣创作“八要八不要”》2020年入选中国评协“艺评战疫”征文并首发中国文艺评论网。

责任编辑:吴蜀丰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顾问|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