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网——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唯一官方中文网
位置: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

甘辉爱心助学扶弱济困数年如一日

发布时间:2020-05-13 07:46:30 推广 来源:中国报道

中国报道讯(通讯员王元武)甘辉,男,生于1973年12月20日,1995年8月参工,2001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现为四川省广安市邻水县子中乡中心学校校长。他从小对中华传统美德耳濡目染,富有同情心和爱心,经常在学习和生活中帮助他人,参加工作以来,他更是充分工作和生活间隙,了解身边贫困学生和家庭,开展力所能及的扶贫济困助学活动,助人为乐,传递了满满正能量。

2013年到华蓥学校开展助学活动

相知急难,独好亦何益。他记忆中走上讲台最深刻一件事是2002年左右,当时班上有一个叫刘某的留守学生,平时在年级都是一二名,大家都认为她上邻中线是板凳上钉钉子的事情,却名落孙山。是发挥失常吗?是阅卷出问题了吗?无从得知。她对自己的能力还是相信的,但眼前的结果让她焦急万分、茫然失措,但却是万般无奈,因为父母不在身边,家里只有年近7旬的奶奶根本不知道如何去帮她,她一个农村女孩子县城都没去过几回,根本不知道偌大的县城哪里能找到事实的真相。看着孩子无助的眼神,甘辉告诉她“别怕,有我!”电话报告学校情况,了解查分申报程序,帮她找好联系人,告诉她去哪里查分……看得出,孩子的焦急眼神安定下来了,眼里满是感激、信任,也就是这样的一次经历让他感受到教师这份职业的神圣与光荣,“相知急难,独好亦何益”,作为一名光荣的人名教师,助人当成他的日常。

不以善小而不为。“能够伟大固然可敬,甘于平凡同样令人钦佩”,这句话是甘辉的座右铭,他就是这样一个专注于基础教育、扎根山区学校的教育人。他经常说,搞教育的人,就要甘守清贫,当你选择教师这个职业,你就注定无法跟别人比钱多、比权大,我们注定只有奉献。正是这样的朴素教育情怀指引着他的琐碎日常。记得那是2014年4月14日,走在路上的他,碰上了一位步履蹒跚的老人,她去信用社,却不知道怎么去。他立即主动上前扶着老人,来到了信用社,当得知老人是去取存折里直补款后,他让银行给予老人优先办理业务,可是存折里什么都没有,这完全可能是她嘴里的不孝子给她留的一个空存折,时间已经临近中午12点,当他得知老人连早饭都还没吃上时,他来到附近的小店给老人买来粥和一些营养品,连同100元钱交到老人手里。就是这样的善意感染着身边的人,那个小卖部的老板听闻这是做好事后告诉甘辉,八宝粥就不要钱了,算我送给老人吧!

2014年到贫困学生家中走访

2014的冬天,甘辉在小区附近,遇上一个老人摔到在地,倒在闲置的门卫室里,身上的衣物湿透,浑身瑟瑟发抖。当时已经围上很多人,但是介于“老人倒地扶不扶的社会争议”,害怕摊上事儿的人都不敢上前去帮助那个可怜的老人。他在第一时间报警后,并随即拨打了120急救电话,扶起了老人。正是这样“不以善小而不为”的精神,感染着身边的人,吸引着了更多的爱心人士积极加入到爱心助学活动中,有他的同学,学生,爱心企业,甚至是素昧平生的陌生人。

大爱无言,润物无声。2013年4月,甘辉发现华蓥乡中心学校办学条件特别差后,找到一群同学筹集爱心资金3万余元,更换了门窗、添置一批体育器材、购置了一批学习用品,为方便师生,还发动学生自己动手筹集材料,在教学楼边修建了一个简易厕所。

2017年到华蓥学校开展助学活动

2013年6月当得知椿木学校一个年仅27岁的张姓教师身患白血病、已经花去38万,家庭风雨飘摇,还有几十万的骨髓移植和后续治疗费用像山一样压在他们的肩上的时候,他捐出500元。

2016年12月25日,当一场大火吞噬了华蓥乡中心学校贫困学生蒋金成的家后,甘辉带领其他爱心人士第一时间赶到了华蓥乡人民政府,见到了蒋金成,一直默不出声的孩子突然像见到亲人一般失声痛哭起来,他和爱心人士立即把孩子带到坛同镇给他买衣服、买鞋子,然后请求政府给予孤儿蒋金成妥善安置,临走前还塞给孩子五百元钱,希望她姑姑给他添置些生活必需品,随后发动身边人给他捐助了3千多元,解了孩子生活的燃眉之急。这个孩子现在已经就读邻水二中高二了,每学期甘辉和爱心人士都会给予他1500的资助,孩子阳光、上进、乐观、感恩,成为了对爱心的最好回馈。

2017年3月子中学校教师黄金平查出身患肺癌,得知他的情况后,甘辉第一时间去医院给予他关心和鼓励,随后发动学校师生为他手术治疗捐款65487元,彰显了同志情谊、无私大爱。

2013开始,甘辉开始关注到一个先天性心脏病患儿熊某某,这个孩子父亲离世,母亲远走,长期由外婆代管,疾病让孩子失去了应有的天真,在他的生活中没有奔跑,只有无尽的药品和等待。得知熊某某的情况后,甘辉积极协调熊某某手术事宜,首先为他争取到了“爱佑童心”慈善资助项目六万元,然后又为他四处筹措不足资金,并在2014年7月16日亲自开车把他送到四川华西医院接受手术,尽管手术没有成功,但是甘辉一直默默关注着这个苦命的孩子,每期定期捐助他500元,在他的感召下,邻水实验学校青年教师陈丽华为他捐出3000元慰问金,孩子虽然在2019年7月6日因病离世,但他的短暂生命历程因为爱心人士的帮助,从不孤独。

从2016年开始,一名叫周茜的残疾女孩进入了甘辉等爱心人士的视野,在朋友圈持续关注小周茜的状况后,从2017年7月开始尹义芳、荣红梅、黄俊、谭钦国、肖燕、邱小娟、张丽、谭志容一众爱心人士持续加入了送温暖行列,迄今为止,给周茜捐款捐物共计9150元,极大地改善了脑瘫儿周茜的生存环境,爱心人士还为她制定了元旦、六一、春节等慰问计划,给予了孩子及家庭温暖和希望。

2018年6月,了解到子中乡三个村小桌凳破旧、校舍安全隐患多的情况后,甘辉联系同学谢菈和北京的爱心人士王京女士,筹措资金为三个村小购置了54套崭新的课桌凳,并捐资64629元用于长渠村小校舍整改,消除了安全隐患,给村小孩子送去了一个难忘的“六·一”礼物。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身在山乡,心在教育,甘辉作为一名普通教师,热爱自己的职业,对学生和自己教育活动充满激情。鲁迅先生说“教育是根植于爱的”。爱是教育的动力源泉,是教师前进的内在动力,教师只有深深地热爱自己的职业,才会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和生活中去,用自己的爱与身边人进行充分的沟通和交流,用爱去感染身边的人和事。他的爱心助学活动就是这样的。2013年3月开始,甘辉联系邻水中学高九二级同学会,筹集爱心助学金,改善了办学条件,每期资助6个孩子共计3500元;2014年4月16日,受到甘辉老师的感染,他的学生刘珊把自己第一个月工资中500元捐到了爱心账户;2014年3月开始,上海谢菈和第第助学团每期资助7个贫困孩子每人500元;2014年12月26日,因为被华蓥山助学故事的打动,邻水实验学校刚参工青年教师陈丽华捐出自己一月工资5000元,其中两千用于学校购买体育器材,另外三千捐给先心病患儿熊伟峰;2019年4月开始,蓝图女士每期资助7名贫困学生每人500元。因为这些助学故事的感召,爱心企业旭升石场、海翔教学仪器设备有限公司、世纪隆、邻水义工联、重庆随手公益、成都“逆族E家”公益团队等先后参与了他们助学活动,拒不完全统计,自2013年以来,甘辉资助学生504人次,共计募集助学金近30万元。

“爱是教育的全部”。甘辉这样想,也是这样做着。他助人为乐已经变成生活日常,他用爱与责任诠释了一名教师平凡与忠诚。

责任编辑:上官慧慧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顾问|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人民中国杂志社、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投诉举报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14043293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