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网——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唯一官方中文网
位置:当前位置:首页 >> 要闻

脱贫攻坚交通先行丰都县群力打赢脱贫攻坚战

发布时间:2020-05-08 06:16:04 推广 来源:中国报道

中国报道讯(通讯员邓海磊)【编者按】重庆市丰都地处三峡库区核心地东部边缘,境内地貌由一系列平行褶皱山系构成,山脉和丘陵、山间平坝(槽谷)相间分布,形成南高北低、“四山夹三槽”的地形。从前的交通,不仅仅有唐朝诗人李白所描述的“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更有老百姓所传颂的“汽车跳,丰都到”。从前的日色很慢, 车、马、邮件都慢。

丰都县暨龙-都督公路(枫香峡水库)

要想富,先修路。交通是直接关系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的重要基础设施,只有路通了,自然资源、农副产品才能尽可能转化成财富,人流、物流、信息流才能早日聚集。长时间以来,糟糕的道路交通条件限制了人们出行的脚步,也限制了经济社会发展的步伐。1997年,全县8.5米宽的高级路面只有17公里,出县公路全是土路,路况差,交通事故频发,下雨天便是修理厂发财、保险公司遭殃的时候。“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正是当时交通状况的真实写照,用“盲区、闭塞、边缘化”来形容也毫不为过。

丰都县暨龙-都督公路(枫香峡水库附近)

“天道酬勤,春华秋实”。唯改革奋进,方破茧嬗变。近年来,丰都大兴交通、大干交通,以交通破题,以交通振兴。2006年,丰都第一条城市景观大道迎宾大道建成。2007年,建设完成南暨路、武太路、暨都路,改写了解放以来都督、太平、暨龙等三个偏远乡镇不通客车的历史。2010年,丰都第一条高等级公路丰高路产业大道完工,同年通村通达率实现了100%。2011年,城市公交顺利开通。2010年、2015年,丰都代表重庆示范点之一顺利通过交通部“十一五”、“十二五”普通干线公路养护管理检查,110公里省道成功升级国道,改写了丰都无国道的历史。2013年以来,渝利铁路、涪丰石高速、丰忠高速等快速出境大通道陆续实现通车。2015年,丰都第一条旅游通道马厢二级路贯通,缩短县城至南天湖景区道路里程近20公里;丰彭路九溪沟大桥至武平段公路改扩建工程完工,改写了丰都旅游道路等级低、路况差的落后面貌。2017年,长江二桥实现贯通。“六路一港”、“一桥二港九路”、“交通大会战”、“交通三年行动”,“一年奠基,两年成型,三年变样,五年变畅”……交通无处不在改变着区位格局、经济格局、生活格局。

升级改造完成的Y006乡道(三建乡蔡森坝村)

脱贫路,加速度。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消除贫困、改善民生、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特别是在贫困地区,农村人口全部脱贫是一个标志性指标。修建“四好农村路”,充分发挥交通基础设施的先遣性、保障性作用,打赢脱贫攻坚战就成为了交通人义不容辞的责任。

2017年底,全市交通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启动以来,丰都交通早谋快动、积极争取各方支持,迅速召开全县交通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动员部署大会,承接市上下达1353公里目标任务,紧扣全县“1+3+28”深度脱贫攻坚规划,大力实施“四好农村路”建设。

通向九重天景区的旅游道路(双路镇曹地至莲花山公路)

一是坚持高位调度。组建成立了以县长亲自挂帅的“四好农村路”指挥部,依托全市农村公路“1+5”建设管理体系,率先制定了《丰都县“四好农村路”实施细则》,围绕 “四好农村路”示范县创建目标、规范建立了《丰都县“四好农村路”管理办法》。明确“四好农村路”由交通局统一规划,整合到全县扶贫项目中,再由发改委牵头,按照资金来源将项目分解到交通、扶贫、农委、国土、水务、移民、烟办等涉路部门,相关部门“照单”实施,以项目整合实现资金整合。在全县上下形成了“整体联动、全面参与”的生动局面,其经验模式得到了市改革办的肯定及推广。

二是坚持统筹推进。采取前期工作集中攻坚,成立由交通局专业技术人员为班底、镇乡街“1名分管领导+1名具体工作人员”、相关部门参与的项目前期工作组,统一集中办公,实行周例会制,加大手续跟踪办理力度,确保按时完成前期工作。行政审批部门办理前期工作手续时,将受理情况同时报督查办备案,按公开办结时间完成的立即销号,未完成的追责问效。

三是坚持建章立制。实行月调度例会制,及时研究解决资金、土地等重点难点问题,有力有序推进项目建设。充分发挥群众监督作用,每个村建立监理机制,落实2至3人负责监管,实时抓好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工作。镇乡街同步成立质量安全监管领导小组,加强质量安全监管。交通局成立南北两岸2个质量安全巡查组,每月定期检查通报工程质量、安全及进度情况。严格执行“五个一”项目责任制,全面推行“目标倒逼”,及时跟踪问效,严格考核,严肃问责,并纳入全县综合目标考核,成立联合督导组,实行“月督查、月排名、月通报”。

在两年多的时间里,丰都已经修建完成“四好农村路”1300公里,覆盖全县30个乡镇街道。伴随着农村公路网络的逐步完善,丰都的交通实现了从“低等级、封闭式”阶段向“大跨度、跳跃式”的历史转变。农村公路的畅通也带了以榨菜、藠头、红心柚、烤烟等农产品为代表的“1+6+X”现代特色效益农业提档升级,更是带动了双路莲花山康养胜地、高家镇横梁休闲度假区、仙女湖山磴坡桃花节等特色乡村旅游的发展。时至今日,全县公路总里程达到了7050公里,公路密度243公里/百平方公里,122公里/万人,在交通事业蓬勃发展的大背景下,全县“一心两极三带”生产力格局发展优势愈发凸显,“南旅北农”经济布局也开始收获成效。

丰都县双路镇曹地至莲花山公路上的牧羊人

求发展,看进步。三建乡位于丰都县中南部,距离丰都县城28公里,全乡耕地面积2.3万亩,呈“三山夹两河”地形特征,海拔在230米至1200米之间。长期以来,受自然环境制约整体发展、基础设施建设欠账较多、产业聚集带动作用较弱、公共服务供给水平较低、农村农民自我发展能力有限等因素影响,三建乡经济发展水平较低,贫困程度较深,贫困面广,贫困人口占比较高,是重庆市确定的18个深度贫困乡镇之一。

按照市委、市政府和丰都县三建乡脱贫攻坚指挥部张轩指挥长对三建乡深度脱贫攻坚提出的目标任务及工作要求,丰都交通紧扣“突出重点、坚持标准、满足功能、全面配套”的思路和“一村一规划”的原则,牵头规划三建乡脱贫攻坚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共10个。同时,成立专班落实专人跟踪三建乡交通项目建设,并抽调驻乡和驻村干部3名,全过程参与深化脱贫攻坚工作。

两年多时间以来,聚焦三建乡脱贫攻坚,丰都交通人拿出来敢叫日月换新天的勇气和拼劲,规划建设了通组路41.28公里、产业路29.19公里、联网路2.4公里,交通项目投资累计完成9075万元,换来了的是三建乡的道路交通条件得到了明显的改善。对于1.3万三建乡父老乡亲来说,过去两年的交通变化,他们是最有话语权的。

三建乡红旗寨村上阡陌纵横的农村公路

红旗寨村,距离三建场镇6公里,是三建乡典型的深度贫困村,整个村子位于半山腰上,自然条件恶劣。过去的红旗镇村道路交通基础设施滞后严重,和大多数贫困村一样,年轻人外出打工,村里留守着老人和孩子。两年来,红旗寨村一天天地发生着变化。每年三四月,漫山梯田栽种的油菜花盛开得金灿灿,成为了远近闻名赏花的一大风景胜地。蜿蜒崎岖农村公路给他们带来的不仅仅是交通上的便利,更带来了农家乐的兴起、养蜂人的生意兴隆。“公路扩宽了,山坪塘建好了,致富产业发展了,房屋安全美观了,村子干净整洁了,从没想过村子还将通农用客车,我们的生活越来越甜了,感谢习总书记,感谢党的好政策。”老党员刘桂华在支部主题党日活动中感慨万千。

丰都县三建乡红旗镇村阡陌纵横的农村公路

三建乡蔡森坝村的冷水鱼养殖基地

2019年,对于正在谋划在蔡森坝村养殖冷水鱼的陈大华来说,是不平常的一年。三建乡Y006道路升级改造完成,由原路面3.5米拓宽为7米沥青路面。如今拓宽成形的沥青路,完全解除了他养殖冷水鱼运输进出货物的后顾之忧。如今,“合作社公司”模式的冷水鱼养殖厂已经完成项目建设总任务的90%,预计6月前全面完工。项目投产后年产值有望实现600万元,未来将按照6:3:1的比例进行分红,其中企业占60%、农户30%、村集体10%,可带动10余人就近务工。通过特色产业的发展,直接带动当地群众实现持续稳定增收。

2019年完成升级改造的丰都县三建乡Y006乡道路。距离县城20公里的双路九重天景区,自开发以来,因为道路交通不通畅,原先弯多路狭的乡村道路严重制约了景区的发展。2019年,双路镇曹地至莲花山公路升级改造的顺利完成,带来了牧羊人的买卖便利,也成功助推九重天升级成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

通向李花山间的通组公路(龙孔镇楠竹村)

近两年来,在丰都,道路交通改变山村发展的案例不胜枚举。不获全胜,决不收兵。脱贫攻坚是一场硬仗,交通深度扶贫更是重中之重、难中之难。下一步,丰都交通将继续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脱贫攻坚的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落实“两点定位”、“两地”、“两高”目标和“四个扎实”的要求,在规划上聚焦深度贫困地区,在实施中坚持早谋快动见成效,在管理上从严规范求突破,在建设“四好农村路”上形成示范,在交通区位嬗变上求新突破,坚决打赢交通脱贫攻坚战,决战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责任编辑:上官慧慧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顾问|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