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促进开江县与开州区毗邻乡镇协同发展,近日,四川省开江县梅家乡与重庆市开州区义和镇联合举办“开开毗邻乡镇2025年金边工程暨产业协同发展交流座谈会”。双方围绕产业协作、资源共享、乡村振兴等议题展开深入交流,共谋毗邻区域高质量发展新路径。本次座谈会由开江县政协副主席潘先平主持,达州市农科院、开江县相关部门、企业代表及两地班子成员、政协委员、下辖村(社区)党支部书记等共40余人参会。
会前,与会代表实地调研梅家乡小方城藤茶基地、四川硒菇凉生态农业有限公司藤茶加工厂,详细了解藤茶种植、采摘、加工全产业链发展模式,现场体验藤茶制作工艺,对梅家乡依托特色农业推动乡村振兴的成果表示高度认可。
在随后召开的座谈会上,梅家乡党委书记刘小纲系统介绍了梅家乡藤茶及其他产业发展情况。党委副书记陈世军则重点汇报了“金边驿站”运行情况。他介绍,驿站作为川渝毗邻地区协同治理的重要载体,已实现两地政务通办、纠纷联调、信息共享等功能,下一步将拓展产业服务、旅游咨询、电商直播等模块,真正成为边界地区的“协同枢纽”和“百姓客厅”。
梅家乡党委书记刘小纲重点强调了梅家乡“茶鱼饭候”产业发展思路与协同愿景。他指出,梅家乡坚持以生态搬迁土地托管为抓手,推动藤茶、黑斑鱼、高山稻米、生态康养四大产业融合发展,并期待与义和镇深化合作:一是共筑藤茶产业带,联合打造标准化种植基地、共享加工技术、共建区域公用品牌;二是共拓农文旅融合路径,串联义和“相辞坪田园休闲园”与梅家“茶鱼饭候”体验线路,共推跨省精品旅游线路;三是共建人才与市场机制,依托“金边驿站”平台,推动电商物流互联、直播资源共享,打通农产品出村进城通道。
义和镇党委书记吕亮在发言中系统介绍了义和镇在“金边工程”框架下与梅家乡的合作成果与未来规划。他表示,义和与梅家地缘相近、人文相通,自2023年签订《边界治理共建协议书》以来,双方已在党建联动、治安联防、产业协同等方面取得实质性进展。他提出,未来两地将重点推动四方面合作:一是共建“种养加一体化”现代农业产业园,联合中贸粮油公司推动粮油、中药材等产业规模化、品牌化发展;二是共推治理协同,新建仁和村“金边驿站”,建立联合治理联席会议机制,共同开展河道清淤、巡山护林等行动;三是共塑文明乡风,持续打造“孝暖义和 爱在重阳”文化品牌,联合举办农民运动会、乡村艺术节等活动;四是共促宣传联动,组建两地联合宣讲队,开展“川渝院坝汇”等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推动党的政策和协同理念深入人心。
开江县政协副主席潘先平在总结讲话中充分肯定两地合作成效。他强调,梅家乡与义和镇的协同实践是推动万达开地区一体化发展的生动缩影,要求双方进一步聚焦规划对接、项目共建、政策协同,加快推动座谈成果转化为具体项目,县政协将持续依托“金边协商”平台,为两地协同发展建言献策、凝聚共识。
会后,两地也分别表示将以此次交流为起点,聚焦具体项目、建立任务清单、压实工作责任,真正将“共识”转化为“共为”,将“蓝图”细化为“施工图”,推动协同发展不断走深走实!双方将以此为契机,进一步深化产业协作、治理协同与人文交流,共同打造川渝毗邻地区乡镇协同发展典范。(开江县梅家乡)
责任编辑:吴蜀丰
版权所有 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人民中国杂志社、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投诉举报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14043293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