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8日上午10时,开江县国防动员事务中心与四川省开江县职业中学联合举行"以史为镜,常鸣警钟,思危有备"主题"9·18"防空袭应急疏散演练暨爱国主义教育活动。全校3000余名师生员工全员参与,演练过程组织严密、流程规范,达到了预期效果。
上午10时整,演练准时开始。随着"预先警报"(鸣36秒、停24秒,反复3遍)响起,全体师生立即进入应急状态,迅速关闭电源、水源与门窗,在班主任及疏散引导员的指挥下,携带模拟应急包沿预定路线有序待命。当"空袭警报"(鸣6秒、停6秒,反复15遍)响起时,全体人员弯腰低姿、规范完成规避动作,快速、安全地向学校足球场疏散,整个过程秩序井然,无拥挤、推搡现象。
10时15分,所有人员安全抵达集结点,各班快速清点并上报人数,确保无一人遗漏。医疗救护组协同蓝天救援队迅速开展对模拟"脚踝扭伤""情绪激动"人员的紧急救治,展现了专业高效的应急救护能力。10时30分,"解除警报"(连续长鸣3分钟)响起,总指挥宣布演练结束并作现场总结。
本次演练成功的关键在于组织保障有力。活动成立了由县国防动员事务中心及学校主要负责同志方素秋、徐龙兵任总指挥的演练领导小组和现场指挥部,下设指挥协调、疏散引导、医疗救护、安全保卫、后勤保障、宣传报道6个应急工作组,各小组职责明确、协同高效,为演练顺利实施奠定了坚实基础。
演练注重实战实效,严格依据防空警报信号规范设计流程,强调情景真实性和操作规范性,有效检验了学校应急预案的可行性,提升了师生应急疏散实战能力。同时,学校通过主题班会、校园广播等多种形式,开展人防知识培训与爱国主义教育,确保全体师生熟悉演练流程、掌握操作要领,实现了全员覆盖和有效参与。
此次活动将应急疏散与"九一八"爱国主义教育深度融合,既是对校园应急管理机制的有效检验,也是一堂深刻的国防教育与爱国主义实践课,切实增强了师生防空避险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践行了"办好一所职校,培养一批人才,致富一方百姓,造福整个社会"的办学理念。(四川省开江县职业中学)
责任编辑:吴蜀丰
版权所有 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人民中国杂志社、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投诉举报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14043293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