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四川省华蓥市紧抓“推动天府旅游名县建设”的历史机遇,立足自身独特的区位优势和丰厚的文化家底,深度聚焦“华蓥山居、红岩故里、全域旅游”三大核心优势,积极融入华蓥山文旅整体开发格局,通过串联山居民宿集群、推动“林旅”深度融合,走出了一条因地制宜、特色鲜明的生态文旅融合发展新路,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力。
厚植“绿”底,激活生态旅游“高动能”
华蓥市因华蓥山得名,更因红岩精神而扬名四海,是伟大的红岩精神的重要发祥地,“红岩故里、雄山华蓥”的城市名片熠熠生辉。这里生态禀赋优异,通过持续实施森林抚育和人工造林,全市林地保有量稳定在33.4万亩,森林覆盖率高达52.61%,蓄积量达152.19万立方米。得益于最高1704米的海拔落差,这里年平均气温舒适宜人,负氧离子含量极高,是名副其实的“天然氧吧”和“生态宝库”。先后荣获全国生态保护与建设示范区、四川省森林城市、天府旅游名县等多项国家级和省级荣誉,为其发展生态旅游奠定了坚实基础。
贯通“路”脉,织密生态旅行“立体网”
为提升旅游体验并传承红色基因,华蓥市克服艰险地形,投资3.3亿元打造了全长13.96公里的“红岩公路”。这条“最美网红公路”不仅本身风景壮丽,其著名的“21道拐”更是成为户外爱好者的热门打卡点,更将沿线众多红岩文化景观节点如华蓥山游击队广场、烈士雕塑、文化长廊等有机串联,实现了自然景观与红色文化的完美交融。
此外,为践行“因地制宜发展竹产业”的重要指示,华蓥市依托广袤竹林,匠心打造了川东地区首条长约25公里的“翠竹长廊”——天石路。这条风景线以本地竹种为主,巧妙搭配景观竹和花卉,布局“一线、四区、三组团”,形成了“竹韵平安”、“竹烟波月”等诗意景观,成为竹旅融合、助力美丽乡村建设的又一道靓丽风景线。
深耕“宿”群,打造生态旅居“新典范”
华蓥市将“山居民宿”作为破解文旅产业发展瓶颈的关键抓手,围绕“小平故里行·华蓥山上居”定位,大力盘活闲置资产,规划建设了六大民宿聚落组团,着力培育“华蓥山居·美好生活”品牌,旨在打造全国知名的美好山居生活样板地。成功引进了“上山上·抱翠”、“原舍·嘿矿熊猫”、“十里芳菲·红岩美村”等一批精品民宿项目。市场反响热烈,以“上山上·抱翠”为例,其网红咖啡馆和稀缺客房供不应求,自2024年开业以来已接待游客超2500人次,实现综合收入约400万元,充分展现了高端旅居市场的巨大潜力。
当前,华蓥市正持续探索以康养产业为核心、以“林旅”融合为路径的转型升级之道,致力于让华蓥山从一座自然之山、文化之山,蜕变成为一座真正造福于民的发展之山、幸福之山。(华蓥市林业局 朱伟)
责任编辑:吴蜀丰
版权所有 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人民中国杂志社、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投诉举报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14043293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