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强化师生消防安全意识,提升应急自救能力,广安实验学校近日组织全体师生集中收看了全国中小学消防安全公开课,通过案例剖析、实验演示、知识讲解等"沉浸式、互动化"教学形式,将消防细节与安全规范深植师生心间。
公开课开篇聚焦日常生活中易忽视的消防隐患。课程明确指出"插线板上再接插线板"属于过载风险行为,并通过火灾案例展示其引发短路起火的严重后果。针对手机、充电宝等设备,课程强调要避免"长时间充电""使用劣质老化充电器",并结合电池过热爆炸的实验画面,警示师生要做到"充电即离、选正规设备"。同时,课程还详细讲解了蓄电池存放、充电的安全准则,提醒师生警惕挤压、私拆电池的火灾隐患。
消防员通过系列喷火实验,让火灾危险"可视化"。杀虫剂喷火实验显示,当杀虫剂喷雾遇明火时,瞬间产生喷射火焰,直观揭示日化用品靠近火源的爆炸风险;多层住宅烟气模拟通过透明装置演示火灾烟气"向上蔓延、封堵逃生通道"的过程,印证了"烟气比火更致命"的结论;门窗耐火测试对比了防火门、防盗门在1000℃火焰下的燃烧速度,强调防火设施对争取逃生时间的关键作用。
课程重点传授了实用灭火逃生技巧。针对厨房火情,课程指导师生在油火较小时可快速倒入蔬菜降温,初期火焰立即用锅盖隔绝空气;强调家中需常备灭火器,并掌握"一提二拔三瞄四压"的使用步骤。同时明确躲火避烟原则:火灾中要低姿弯腰、用湿毛巾捂口鼻,优先选择逃生通道,若被困则关紧房门、窗边呼救。课程还特别讲解了报警六要素,要求牢记"地址、火势、燃烧物、被困人员、报警人信息、路口引导",确保消防救援高效开展。
课程特别强调日常防火习惯养成,提出"三清三关"要求:清通道(保持消防通道畅通)、清厨房(及时清理油污、食材)、清阳台(不堆放易燃物);关燃气、关电源、关门窗(火灾时可阻挡烟气)。通过多起因"嫌麻烦、怕耽误时间"引发的火灾案例,课程警示师生要破除侥幸心理,时刻保持警惕。
此次公开课让消防知识从"书本理论"变为"实践认知",取得了良好效果。课后,学生们纷纷表示将把所学知识传递给家人,共同打造平安生活环境。广安实验学校相关负责人表示,学校将以此为契机,持续开展消防演练与安全宣讲活动,让"安全第一"的理念深深扎根校园。(谢德坤)
责任编辑:吴蜀丰
版权所有 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人民中国杂志社、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投诉举报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14043293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