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以来,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广大婴幼儿的身心健康,采取有力有效举措抓好婴幼儿疾病防治工作,极大地提高了婴幼儿的综合素质,健康素养水平不断提升。
尽管婴幼儿疾病防治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但还存在一些短板弱项:
一是个别婴幼病患者的家人,由于对诊治流程不了解、对治病期望要求过高、家庭经济困难等原因,配合治疗不够,既不利于患者诊治、又容易出现医患纠纷。
二是如果出现医患纠纷,尤其是婴幼儿的医治矛盾,网络舆情往往就“先入为主”“一边倒”地向医护方问责。
三是基层医院硬件设施还不能完全适应防治需要,大部分医疗资源集中在市县两级,农村地区卫生服务能力不强、婴幼儿的健康素养偏低。
提高婴幼儿疾病防治与健康促进的举措建议:
一、加大政策规范和指引
一是认真落实落地《“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关于开展“儿科和精神卫生服务年”行动(2025-2027年)的通知》中的相关要求,今年重点落实医疗卫生强基工程,注重“县乡联动”,努力提升乡镇、社区卫生单位的儿科常见病诊疗服务水平。
二是建议将婴幼儿疾病防治与健康促进工作,纳入各级“十五五”规划,对每年度要达到的目标,提出明确数据指标和考核要求。
三是县(市、区)级政府以及相关部门出台政策举措,激励医护(儿科)人员加强在职学习教育培训,及时掌握运用好新理念、新技术、新设备。
二、加大主动预防力度
一是定期在各级宣传媒介及网络平台开辟专栏,邀请儿科专业人员有针对性地讲解流感等婴幼儿易患季节性疾病防治知识,并推送至家长,让其知晓。
二是学校(幼儿园、托育机构)定期组织校内外医务人员,开展幼儿主要疾病预防科普宣讲和健康监测,推动疫苗接种,定期在学生中开展生动有趣的疾病预防能力训练,并作为教育行政主管部门考核的一项重要内容。
三是由县(市、区)统一校园学生体检项目,建立检查数据信息相关部门共享联动运用制度机制。
三、加大技术服务支持
一是提高新入职儿科医护人员学历门槛。只有具备深厚的专业功底,不断丰富自己的经验,才能承担起救死扶伤、治病救人的重任。
二是持续强化儿科从业人员专业素养、职业道德操守培育。加强诚信执业教育、技能水平提升,注重运用大数据、远程医疗平台、人工智能等科技手段和儿童中医药健康服务,实现区域儿童重大疾病网络协作诊疗。
三是创新优化服务流程模式。深入学习推广三明医改等先进经验,各县(市、区)乡(镇)儿科医护人员纵向组建紧密型联合体,不断提升婴幼儿诊疗能力。积极推广运用“一站式服务”等先进管理方式,用严的考核手段、问责机制倒逼提高服务质量。在临床诊疗活动中,医护人员要严格执行操作规程,尽力缩短诊疗等候时间,竭力保障患儿家人的知情权,及时详尽地释疑解难沟通,增加互动互信互敬。
四、加大资金投入力度
建议县(市、区)政府逐年提高财政预算的支持比例,慈善机构捐款和彩票分成款等其他资金也应切块投入婴幼儿疾病防治工作。
五、加大社会力量参与
一是多形式多维度地将婴幼儿呼吸道等常见多发疾病预防和健康育儿的科普知识,融入到人们日常生活中,复制推广国内外先进经验,形成家庭、学校(幼儿园)、医院、社会的防治合力和协同机制。
二是由于大部分婴幼儿生活在县(市、区)级及以下学校和居民家中,建议把婴幼儿(特别是农村留守儿童)健康预防宣传纳入县级妇联、关工委等群团社会组织的重要工作。
三是着力构建新时代新的医患信任机制。患者家人要对医护人员的专业能力和职业品质给予基本信任与完全配合。如出现医疗纠纷,也应通过合法途径维护正当权益。公安、卫健等相关部门应坚决打击无理医闹、利用网络炒作蹭流量等不法行为,可由县级人大、政协牵头设立医疗纠纷协调处理第三方,营造有利于问题解决的环境,切实保障良好的医疗秩序。(文/唐丹倪)
责任编辑:吴蜀丰
版权所有 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人民中国杂志社、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投诉举报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14043293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