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网——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唯一官方中文网
位置:当前位置:首页 >> 综合

江津区先锋镇:党建引领“稻”路宽,机械助收启新篇

发布时间:2025-08-29 11:03:35 推广 来源:中国报道

金秋八月,稻香弥漫。江津区先锋镇大湾村连片的高标准农田里,现代化收割机械在平整开阔的田块间穿梭作业。在秋收的关键时节,先锋镇及时组织镇村党员干部下沉田间地头,开展协调机械、保障用工、收割水稻等志愿服务,党群同心、共促丰收,确保秋粮颗粒归仓。

党委统领强基础,宜机改造提质效

先锋镇始终将高标准农田建设作为推进农业现代化的关键抓手,一方面通过科学规划农田空间布局,系统推进田块整治、渠系配套、下田坡道等基础设施建设,精准破解农机“下田难”“作业不畅”等实际问题。另一方面紧扣“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部署,以优化农机作业条件为核心发力点,为农业规模化经营、机械化生产筑牢坚实根基。今年以来,先锋镇大塆村已累计完成2000亩机械化耕地、500亩机械化插秧作业,农田基础设施的显著提升,不仅夯实了农业生产“硬支撑”,更为农业提质增效铺平了丰产“稻”路。

宣传引导聚共识,人才培养蓄动能

为破解农业机械化推广“观念堵点、人才难点、技能痛点”,大塆村以“三措并举”激活现代农业动能,既解农户忧,更强产业基。一是注重宣传引导。通过组织院坝宣讲会、开展农机操作现场演示等形式,深入解读农业机械化在节本增效、解放劳动力等方面的显著优势,推动农户转变传统种植观念,有效提升村民参与机械化作业的主动性。二是建强人才队伍。牢固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理念,聚焦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同步加强专业农机手队伍建设,择优选拔12名青年参加专业化培训,助力现代农业发展跑出“加速度”。三是加强技能培训。村党委建立“传帮带”机制,邀请具有丰富实践经验和专业知识的农机专家、一线“土专家”开展田间农机课堂,向村民普及农机操作与维护技术,逐步培育出一支懂技术、会操作、善维护的农机人才队伍,为农业机械化推进提供了坚实人才支撑。

党员一线优服务,全链延伸增效益

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依托“服务主体+村集体经济组织+农户”模式,提前统筹调度各类收割机械设备,全力确保稻谷及时收获、颗粒归仓,让千亩稻田在高效作业中全速完成丰收“冲刺”。一是深耕“责任田”。党员志愿队一线服务,以“人到岗、事到位”的要求聚焦机械化作业现场,针对农机操作、故障排查等问题开展“点对点”指导,并在收割现场协助粮食转运。二是织密“保障网”。村党委围绕水稻生产全周期搭建支撑体系,前期为品种选育、病虫害防治提供技术预判与指导,中期保障机械化收割高效推进,后期为群众提供实打实的运输、销售服务,确保粮食从种到收的稳产增收。三是延伸“金链条”。为做好“土特产”文章,实现从生产到加工销售的全产业链发展,今年来已建成年产500吨智能化大米加工生产线和年产30吨榨油车间,显著提升了农产品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切实带动农民增收致富。

机械化收割不仅帮助村民收获了稻谷,更“收获”了现代农业的发展信心。下一步,先锋镇将持续强化党建引领,不断创新农业技术推广方式,持续提升农业生产效率,助力村民增收致富,让和美乡村建设成果可感可及,让乡村振兴之路越走越宽。(薛琬弋)

 

 

 

责任编辑:李博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顾问|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人民中国杂志社、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投诉举报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14043293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