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网——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唯一官方中文网
位置:当前位置:首页 >> 乡村振兴

荆州区:筑牢红色引擎 助力乡村振兴

发布时间:2019-08-12 13:22:05 推广 来源:荆州市人民政府

近年来,荆州区筑牢“红色阵地”,调动党员干部的积极性,让支部带着党员干、党员带着群众干,“红色引擎”为荆州区乡村振兴注入强大动力。

盛夏时节,瓜果飘香,在荆州区马山镇双垱村,100亩棚架梨已经成熟,这几天全国各地的订单不断。除此之外,今年村里的绿色蔬菜、特色瓜果、优质水稻销售行情也都不错。谁也不会想到产业发展红红火火的双垱村,在两年前还是一个省级贫困村。为了调整产业结构,帮助村民脱贫增收,2017年,区财政投入200万元,在双垱村建起了50个蔬菜大棚,但是村民们观望的多,参与的少。

后来,村两委引进经营主体,发展大棚蔬菜和水果,党员干部冲锋在前,发动广大群众跟着干,村集体生产一片红火。

双垱村的“脱胎换骨”,得益于该村坚持打造新型“红色产业”模式,走上了党组织领导下的新型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路径。双垱村还积极培育村里的党员带头发展产业,唐兵是荆州市邦富农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在村里的帮助下,从2013年到2019年短短6年时间,他的合作社规模从300亩发展壮大到1200亩,发展大棚50个,年产再生稻100万斤、瓜果蔬菜45万公斤,年产值达270万元。

和双垱村发展模式有异曲同工之妙的是川店镇紫荆村的产业运行模式。紫荆村成立荆州区紫荆花开土地流转专业合作社、紫荆村股份经济合作社,将1800多亩农户承包的土地经营权流转后发展休闲农业,建设600亩“紫荆紫薇生态采摘园”、750亩“紫荆植物生态园”、500亩“紫荆农庄”,每年营业收入2800多万元。合作社在村集体经济转型发展中起到了重要作用,每年的12月31日,合作社都按时发放流转金约119万元。

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荆州区坚持发挥“红色阵地”的引领作用,积极打造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推进中心,通过培育乡村振兴“红色头雁”,激活“红色细胞”。今年上半年,荆州区85个村,村集体经济收入均达到5万元以上,全年有望达到10万元以上。

责任编辑:上官慧慧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顾问|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人民中国杂志社、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投诉举报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14043293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