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方初夏,宣汉县持续干旱,截至5月20日累计降水量较常年偏少55.6%,达气象中旱标准。面对旱汛交织的复杂形势,水务集团党委坚决贯彻“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理念,以“超前预判、系统谋划、精准施策”为工作方针,统筹推进抗旱保供与防汛备汛“双线作战”,累计投入1500万元保障城乡供水安全,用实际行动诠释“厚植水业、达善社会”的企业担当。
闻令即动,构建三级应急体系
5月8日,集团公司紧急召开供排水安全生产暨防汛抗旱专题会议,创新建立“1+7+N”应急响应机制:一是成立防汛抗旱指挥部,由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罗晓宇,党委副书记、总经理郭全任总指挥,并及时修订2025年度防汛抗旱应急预案;二是按流域划分组建7支应急保障队;三是设立N个党员责任区,实现全域覆盖。同步实施“三强化”举措,强化水源地24小时动态巡查,强化水质日检频次提升50%,强化“30分钟响应”维修服务机制,热线办结满意率达100%。
科学调度,破解乡镇供水难题
老君乡水源替代工程
2月初,得知老君乡余家湾水库水量告急,罗晓宇第一时间带队赶赴现场调度指挥,与乡党委、政府积极沟通协调,组建应急工作小组,经多次实地勘察制定应急供水方案。2月11日,通过几天连续奋战,完成应急供水工程顺利通水,解决8000群众“春节用水荒”。为彻底解决该乡用水难题,4月初又开辟老寨沟水库为应急水源,创新采用“双水源”保障模式,迅速安装管网启用老寨沟水库供水系统。
罗晓宇与老君乡党委书记覃欢、乡长张兴波一行协调沟通应急供水方案
老君乡作业施工现场、铺设应急管道
针对明月九条沟水库枯竭险情,公司领导带队攻坚,与君塘、明月社区等属地政府一起实地勘察,调研明月、黑林沟、谯家山等水库,先后确定沈家湾河道、羊儿沟水库为应急取水点,并组织技术人员在4月11日完成取水设备的安装调试、DN100 钢丝软管与原水管道对接,日增供水700吨,保障了君塘、明月、红岭三地3.6万群众的用水需求。
罗晓宇、郭全在旱期带队开展水源地巡查、寻找应急水源
明月水厂开展水源地巡查、开辟应急水源
多镇协同补水网络
面对各乡镇不同程度的水源枯竭,集团公司构建“库库联动”系统:
•峰城镇:天井湾→堰滩河水库梯级补水,即在天井湾水库安装水泵提水至堰滩河水库,同时截流周边溪沟水并铺设管道补水至天井湾水库和堰滩河水库;
•黄金镇:在康乐村创新采用厂溪镇管网延伸方案,新铺设管道超过40公里;
•天生镇:新装径家沟应急管道向厂内补水;
•胡家镇:启用普光至胡家应急管道供水。
截至5月中旬,集团公司已累计开辟应急水源7处、新建临时取水设施4个,铺设应急管道约120公里,投入资金约1500万元。同时加强智慧监测平台建设,完善供水调度中心,实现2处水源地、10个加压站数据实时监测,供水调控响应速度提升20%。
胡家镇林口岩水库启动应急抽水
黄金水源点堵漏蓄水
防患未然,筑牢防汛安全网
集团公司对临河、临边风险点开展全面排查,推动风险防控由“被动处置”向“主动预防”转变。重点对公司所属的临河、临边供水厂(站)、污水厂(站)开展系统排查,强化20个在建工程“一项目一专班”管控,建立包含68处风险点的防汛隐患整改台账,划定责任人员,配齐物资装备,逐项落实防控措施。同时,与气象、水务等相关部门建立实时信息共享平台,实现预警信息即时互通,切实筑牢防汛安全屏障。
污水厂疏通厂内排洪沟渠
从晨光初现的水源地巡查,到星夜兼程的管道抢修,汉润水务人以“旱情不退、攻坚不止”的决心,在宣汉大地上构筑起城乡供水安全防线。下一步,集团公司将持续深化“水源保障+智慧管理+应急体系”建设,全力守护70余万城乡居民的“生命线”,为县域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水动能”。(袁飞 田曲 罗晓宇)
责任编辑:吴蜀丰
版权所有 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人民中国杂志社、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投诉举报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14043293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