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讯【编者按】历代文人咏吴国、泰伯及其后人诗文选,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魏诗。
魏武帝曹操
古公稟父,积德垂仁。
思弘一道,哲王於豳。
泰伯仲雍,王德之仁。
行施百世,断发文身。
伯夷叔齐,古之遗贤。
让国不用,饿殂首山。
智哉山甫,相彼宣王。
何用杜伯,累我圣贤。
齐桓之霸,赖得仲父。
後任竖刁,虫流出户。
晏子平仲,积德兼仁。
与世沈德,未必思命。
仲尼之世,王国为君。
随制饮酒。扬波使臣。
【注释】
古公亶dǎn父:亦作“亶甫”。周文王的祖父,周武王追尊为太王。亶,忠厚、诚信、实在的意思。积德:积累仁政或善行。垂仁:施仁爱。垂降仁爱。思弘:思想弘扬。一道:道家天一为尊的思想。专一天道也。唯我为一为大。哲王:贤明圣哲的君主。豳:豳州。古地名,在今中国陕西省旬邑县西南。同“邠”。今陕西郴县。
太伯仲雍:《史记·吴太伯世家》载:吴太伯,太伯弟仲雍,皆周太王之子,而王季历之兄也。季历贤,而有圣子昌,太王欲立季历以及昌,于是太伯、仲雍二人乃犇荆蛮,文身断发,示不可用,以避季历。季历果然登位,这就是王季,而姬昌就是文王。太伯逃奔到荆蛮,自称句吴。荆蛮人钦佩他的品德高尚,追随并且归附他的有上千家,被拥立为吴太伯。太伯卒,无子,弟仲雍立,是为吴仲雍。后成为礼让天下的典范典故。王德:王者之德行。行施:犹施行。行使布施。断发:截短头发;剪断头发。人之发肤授于父母。短发意为不孝。文身:纹身。在身体上刺画有色的花纹或图案。意喻野蛮。
伯夷叔齐:伯夷叔齐是商末孤竹君的两个儿子。相传其父遗命要立次子叔齐为继承人。孤竹君死后,叔齐让位给伯夷,伯夷不受,叔齐也不愿登位,先后都逃到周国。周武王伐纣,二人叩马谏阻。武王灭商后,他们耻食周粟,采薇而食,饿死于首阳山。遗贤:遗留下来的贤人。让国:礼让国家。礼让王位。不用:不采用。不听从;不采纳。饿殂cú:饿死。首山:首阳山。陕西省周至县首阳山。
智哉:智慧啊。山甫:即仲山甫。周宣王时的贤臣。后因用以代称贤臣。相彼:任宰相辅助那。宣王:周宣王。杜伯:为杜地(今陕西省西安市东南)的领主。周宣王大夫,无辜被杀,死后魂射王于鄗。累:累及。拖累于。圣贤:圣贤的大王。指周宣王。
齐桓:齐桓公,春秋五霸之首,春秋时代齐国第十五位国君,姜姓,吕氏,名小白。是姜太公吕尚的第十二代孙。赖得:依赖着。仲父:春秋时齐桓公尊管仲为仲父。杨倞注:“仲者,夷吾之字;父者,事之如父。”后因用以称管仲。竖刁:春秋时齐桓公的宦官寺人貂谀事桓公,颇受宠信。桓公卒,诸公子争立,寺人貂等恃宠争权,杀群吏,立公子无亏,齐国因此发生内乱。后世用“竖刁”或“竖刀”蔑称寺人貂。亦以泛指阉宦奸臣。虫流:春秋齐桓公不听管仲的话,任用竖刁,专权乱政。桓公死,诸子争立,陈尸三月不收,尸虫流出户外。后因以“虫流”为死不得葬的典实。
晏子平仲:名婴,字仲,习惯上多称平仲,春秋后期齐国的国相,著名的政治家和外交家。兼仁:兼有仁义。与世:举世。随着人世。与世沉浮,随波逐流。沈德:亦作“沉德”。谓丧失道德。未必:不一定。思命:思虑自己的性命。当崔杼杀死齐庄公时晏子临危不惧怒斥于他。不怕死也。
仲尼之世:孔子的时代。春秋时期也。仲尼:孔子的字。孔子名丘,春秋鲁国人。王国:称王于国家。有说‘主国’。主持国政,为君:为了国君。随制:随着制度。按照制度。随便制度。扬波:掀起波浪。比喻内心激荡。有说‘扬彼’。使官:使用官员。使臣。“扬波使官”与“随制饮酒”意思差不多。在官职、体制之内施用权力,催动内心扬起波澜以完成此官职之责。概乎此意也。
【译文】
古公亶父积德行义,因广施仁爱,得到老百姓的拥护。
一心想着发扬光大后稷、公刘广施仁政的治国方略,
古公亶甫迁徙到豳地以后,成为受大家爱戴的贤明君主。
太伯和仲雍都有王者仁义的德行。让国的德行流传百世。
他们来到南方之后,尊重当地的风俗,剪断了头发,在身上刺上了花纹。
伯夷和叔齐是古代的圣贤。他们互相让国,不为世用,饿死在首阳山上。
仲山甫是多么地有智慧啊,他辅佐周宣王,从而使周王朝出现了中兴的局面。
为什么杀害杜伯,就会损害周宣王和仲山甫君臣的好名声呢?
齐桓公称霸,依靠的是管仲。后来,齐桓公任用小人竖刁,
他的五个儿子又争权夺利,致使齐桓公死后无人收敛,尸体腐烂后生出的蛆虫爬到门外。
晏婴广积善德,而且 具有仁义的品质。
他在世上保持高洁的德行,从没有考虑过要做一些迎合君主的事情。
孔子生活的时代,王室衰微,出现了诸侯打着周天子的旗号称霸的局面。
管仲平定西戎有功,周天子用上卿之礼招待他,他只接受下卿之礼,
饮酒时不越制度。君子听说后,高度赞扬管仲。
【作者简介】曹操(155年-220年3月15日),字孟德,一名吉利,小字阿瞒,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州)人。东汉末年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书法家,三国中曹魏政权的奠基人。东汉末年,天下大乱,曹操以汉天子的名义征讨四方,对内消灭二袁、吕布、刘表、韩遂等割据势力,对外降服南匈奴、乌桓、鲜卑等,统一了中国北方,并实行一系列政策恢复经济生产和社会秩序,奠定了曹魏立国的基础。曹操在世时,担任东汉丞相,后为魏王,去世后谥号为武王。
责任编辑:吴蜀丰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