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江县梅家乡卫生院紧扣全省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建设目标,依托紧密型医共体建设,以健康管理单元为载体,聚焦健康促进与管理,重点管控慢性病危险因素、打造健康支持环境。通过实施"四个融合",构建起区域医防融合管理体系,破除临床与公卫分割壁垒,推动基本医疗与公共卫生服务深度融合,为群众提供全周期医疗健康服务。
队伍融,夯实基层服务根基。成立慢性病健康管理中心,整合科室职能与人员,组建“村医+卫生院医生”服务团队,负责患者全流程管理,并设立队长统筹工作;组建专家团队与管理团队,分别承担诊疗质控和工作推进职责。同时,以村卫生室为单元划分网格,按人口、交通等因素将辖区分为两类,经费向偏远二类村倾斜,保障村医收入。
机制融,优化全流程服务链条。依托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为慢性病患者提供健康宣教、诊疗等一站式服务。专科医师结合患者情况开展个性化指导,公卫专干动态管理慢病档案并定期随访,实现医防无缝衔接。此外,对高血压、糖尿病等重点人群登记管理,落实“先诊疗后付费”政策,优化院内服务流程。2024年以来,县级医共体牵头医院健康管理团队下沉指导18次,卫生院深入村级开展服务86次,搭建6个健康管理联络微信群。累计开展重点人群义诊25场,为318名血压、血糖控制不达标的居民提供上门服务,推动优质医疗资源向基层延伸。
信息融,打破数据壁垒。借助四川省健康信息云平台,实现乡、村医疗信息系统互联互通,打通居民健康档案、电子病历等数据链条。同时,卫生院内医保与医疗系统共享慢病患者参保信息,提升服务精准度。
绩效融,激发队伍活力。建立公卫与医疗合并考核机制,围绕基本服务、家庭医生签约等指标,统筹使用专项资金。团队绩效与考核结果挂钩,成员共享收益,实行季度(占比40%)与年终(占比60%)考核,由卫生院制定细则并兑现补助。
梅家乡卫生院通过推进医防融合,基层健康管理成效显著。目前,辖区居民电子健康档案建档9965人,建档率达92%,879户2253名脱贫人口全部纳入家庭医生签约服务。高血压、糖尿病、65岁以上老人等重点人群签约实现全覆盖,辖区有偿签约率超18.7%,慢病患者签约率达100%。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率69.26%,Ⅱ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率64.26%。(开江县梅家乡卫生院)
责任编辑:吴蜀丰
版权所有 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人民中国杂志社、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投诉举报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14043293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