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网——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唯一官方中文网
位置:当前位置:首页 >> 健康

达州市中心医院新技术为临床手术装上“北斗系统”

发布时间:2025-04-23 15:48:02 推广 来源:中国报道

近日,达州市中心医院核医学科成功开展了一项新技术——脑脊液间隙显像,为一名颅脑外伤术后出现脑脊液鼻漏的患者精准定位漏口,为临床治疗提供了重要依据。此项技术的成功应用,填补了川东北区域空白,标志着该院在神经显像诊断领域迈上新台阶。

4月初,核医学科接到神经外科的多学科会诊请求。一名患者因半年前颅脑外伤术后出现左侧鼻腔反复流液,临床怀疑脑脊液鼻漏,需进一步明确漏口位置。然而,脑脊液间隙显像技术省内罕有开展,科室此前亦无相关经验。面对挑战,核医学科团队迎难而上,迅速组织学习培训,为检查做好充足准备。

为确保检查顺利进行,核医学科主任黄东琼在科内早会上对医、技、护人员进行了详细分工,重温操作、诊断指南,并邀请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核医学科技师长戚忠智通过视频培训的方式为团队答疑解惑。4月9日上午9时,在神经外科医生的通力配合下,核医学科团队通过腰椎穿刺将显像剂99mTc-DTPA注入患者蛛网膜下腔,随后利用SPECT/CT在注药后1h,3h,6h,10h,12h动态观察显像剂在脑脊液中的运行状况。通过10小时和24小时的断层融合显像,团队成功定位漏口,为患者后续治疗提供了明确方向。

据悉,脑脊液间隙显像是一种通过核素标记示踪技术动态观察脑脊液循环的影像学方法。检查时,医生将微量放射性显像剂注入脊髓蛛网膜下腔,显像剂随脑脊液在蛛网膜下腔循环至脑池及大脑表面。若存在脑脊液漏,显像剂会从漏口流出,通过SPECT/CT融合显像即可精确定位。

该技术尤其适用于脑外伤后鼻道、耳道或可疑部位流液,不明原因头痛,以及低颅压综合征患者。与传统的CT或MRI检查相比,脑脊液间隙显像具有无需反复腰穿,减少患者痛苦和辐射暴露;可全程显示脑脊液循环动力学变化,提高漏口检出率;结合SPECT/CT技术,实现解剖与功能显像的融合,为手术或介入治疗提供精准导航等显著优势。除脑脊液漏诊断外,该技术还可用于交通性或梗阻性脑积水的临床诊断,以及脑脊液分流术后的疗效评估。

此次脑脊液间隙显像技术的成功开展,体现了达州市中心医院多学科协作的优势和核医学科的技术创新实力,也为复杂神经系统疾病的诊断提供了新利器。 (黄东琼  张雨彤)

责任编辑:吴蜀丰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顾问|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