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网——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唯一官方中文网
位置: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

7省28市55校教师汇聚宣汉县南坝中学共研“直播教学”

发布时间:2025-04-20 23:37:42 推广 来源:中国报道

4月18日,来自山东省聊城培文学校、陕西省安康市汉滨高级中学、重庆市梁平中学、贵州省黔南州平塘县金伯乐高级中学、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上林县中学、云南省文山州富宁县第一中学、四川省雅安市名山中学等7省28市55所学校的近400名一线教师汇聚宣汉县南坝中学,围绕“双师协同,共生发展”主题,通过课堂观摩、主题报告、分科交流三大环节共同研讨新时代背景下的“全日制远程直播教学”。

自2015年秋季开始,宣汉县南坝中学正式启动成都七中全日制远程直播教学项目,开办七中直播班,历经“水土不服”“吃夹生饭”等阵痛之后,终于成功链接上了发达地区的优质教育资源。“一条线,一方屏,让地处大巴山腹地的南坝中学傍上了成都七中这棵大树,让无数山里娃透过这一方屏看到了外面世界的精彩,最终飞越大巴山步入象牙塔实现了心中的梦想。”宣汉县南坝中学党委书记郑自涛表示,自2018年迎来首届“七中班”毕业生以来,该校创造了“七年十清北”的奇迹,各项综合指标在全省农村中学中名列前茅,在乡村教育大滑坡的洪流中站稳了脚跟。

2021年4月、2023年12月,宣汉县南坝中学曾2次承办“远程直播教学”线下观摩学习交流会。这是在该校举行的第3次类似盛会,覆盖区域、参会人数等均超过以往。

4月18日清晨,来自全国各地的学校领导和一线教师陆续走进校园,夹杂着天南地北口音的寒暄此起彼伏。来宾们漫步校园,看着整洁的校园和厚重的校园文化,不时啧啧称赞并用手机记录下感兴趣的内容。

“我们学校49亩地容纳了4300多名学生,没想到贵校38亩地却容纳了近8000学生。”来自陕西紫阳中学的高应军表示,他深入校园进行了仔细观察,没见一点垃圾,学生的精神状态和行为习惯特别好,令他非常佩服。

随后,老师们走进课堂聆听了高一数学、英语,高二英语、政治、数学,高三数学、英语直播课。只见,同学们目不转睛地盯着前方的屏幕,聆听成都七中老师的讲解,学科教师不时进行强调和提示,氛围十分融洽。

引入直播教学初期,是否曾出现水土不服的问题?怎么解决学生基础与七中学生存在差距的问题?在分组互动交流环节,与会教师就学校管理、教学方法、服务学生等现场提问,南坝中学组队与来宾们进行了面对面交流。

“七中课堂容量是传统课堂的1.5倍,造成课堂节奏冲击;七中课堂教学内容拔高占比达30%,造成教学难度冲击;原本的优生从鸡头变凤尾,这种落差造成强大的心理冲击。”宣汉县南坝中学英语教师、七中班班主任李寒说,2015年该校首次引入直播教学模式,学生普遍跟不上,表现出了焦虑、慌乱、抱怨等情绪,教师不知如何应对,显得迷茫、抵触、怀疑,部分家长不理解,甚至提出转班。

针对直播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南坝中学积极找原因、出对策:一是精选师生,让年轻、敬业的教师参与直播教学,初期的“直播班”学生控制在100人左右;二是实施“抢跑”策略,在暑假做好初高中的衔接,分解课堂学习目标任务,给师生一个适应期;三是由“直播班”教师牵头集体备课,并加强教学过程管理,让名校优质资源辐射带动整个学校的发展。

2023年教师节,成都七中数学教师夏雪获评全国“最美教师”,与她一同登上央视舞台的三名学生中,有一位名叫陈虹任的同学。他是宣汉县南坝中学高2020届毕业生,也是李寒老师的学生。“七中的屏幕没有成为我们的围墙,反而变成了看得见未来的窗。”李寒说,陈虹任的一席话代表了无数山里娃的心声,成都七中的老师为同学们搭建了一个通往成功的阶梯。

当天,来自成都七中的吴春晓老师给老师们带来了一场《数智化赋能教育的一线教师实践分享》主题报告。AI正悄然改变着各行各业,数智赋能教育,让新时代的教育变得更加高效和幸福。

面向未来,农村中学教师在直播教学活动中究竟该扮演怎样的角色呢?李寒表示,在直播教学这条赛道上,农村教师需要当好“转化器”,把优质资源转化为适合学情的养分;做好“温度计”,敏锐感知每个孩子的心理波动;成为“脚手架”,帮助学生在最近发展区持续攀登。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到2035年建成教育强国。中国有2800多个县级行政区,容纳了全国50%以上的学生,“县域教育”成了中国教育的基础和底色。二十一世纪以来,由于多重因素叠加,出现了令人忧心的“县中塌陷”现象,广大农村中学更是困难重重、举步维艰,地处大巴山腹地的南坝中学亦未能独善其身。

农村中学该何去何从,未来的路究竟在何方?生源、师资、硬件,是农村中学普遍存在的三大短板,必须得到改善才能有所突破。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南坝中学先后引进北京、成都的网络教育机构,通过名校课堂教学“录播”为改革探路,但因为种种原因半途而废不了了之。于是,2015年该校在推行成都七中全日制远程直播教学模式时质疑声不断,时任校长李政军力排众议,积极推行这种教学模式并坚持了下来。

2018年,首届两个“七中班”(文 、理科各一个,下同)共110人参加高考,81人上一本线、全部上本科线,其中李海霞考入清华大学;2019年,两个“七中班”共131人参考,97人上一本线、全部上本科线,其中康平考入清华、王琴考入北大;2020年,两个“七中班”共141人参考,99人上一本线、全部上本科线,其中陈虹任考入清华、程泓钦考入北大;2021年,两个“七中班”共112人参考,一本上线率86.2%、本科上线率100%,其中胡海霞录入清华,48人被双一流大学录取;2022年,两个“七中班” ,一本上线率86.7%、本科上线率100%,51人被双一流大学录取;2023年,两个“七中班”,一本上线率87.3%、本科上线率100%,其中向心贝、何明霞分别考入清华、北大,61人被双一流大学录取;2024年,两个“七中班”, 一本上线率88.5%、本科上线率100%,其中苏昱衔、廖君儒考入北大,63人被双一流大学录取。

“在国家专项计划、少数民族待遇县等教育惠民政策的加持下,自2018年以来,我校创造了‘七年十清北’的奇迹。”郑自涛表示,成都七中远程直播教学模式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业成绩和学校管理水平,更是让教师队伍发生了根本性转变:一是解决了老师们骨子里的惰性,逼迫他们寻找差距,不断学习进步;二是提升了老师们的专业素养和自信心,拉近了与七中老师的情感和距离;三是打开了老师们的思维和视野,让他们变得不再闭关自守。2019年,6名清华学子慕名来校专题调研,在调查报告的结语中这样写道:“直播班”就像一条新来到小池塘里身强体壮的鲶鱼,给南坝中学增添了新的动力。

“南坝中学作为四川省农村教育的标杆,始终走在教学改革的前沿,这份成绩的取得,既离不开管理者的顶层规划,又离不开校本化的落地生根。”活动主办方负责人许寨梁表示,南坝中学通过深度探索全日制远程直播教学模式,不仅有效的满足了学校内生性发展需求,更为薄弱地区实现优质教育均衡发展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示范样本。(文、图/李兵)

责任编辑:吴蜀丰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顾问|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