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网——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唯一官方中文网
位置: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极化活力饮用水》标准启动会暨第一次工作会议在重庆召开

发布时间:2025-04-18 14:34:28 推广 来源:中国报道

依据《中国国际科技促进会标准管理办法》,为确保《极化活力饮用水》编写质量,4月15日,中国国际科技促进会标准化工作委员会以线下/线上结合的方式,成功举办了《极化活力饮用水》启动会暨第一次工作会议。此次会议聚焦极化活力饮用水技术及标准制定,吸引了众多业内专家与企业代表参与,为该领域的规范化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会议于 4月15日9时至12时在重庆市江北区江北嘴金融城二号楼 T3 座1007会议室举行。会议主题为“群策群力,为初步完成的《极化活力饮用水》初稿献计献策,使下一步的工作更加清晰”。活力王(重庆)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中科广化(重庆)新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重庆工商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中俄生命研究院有限公司、重庆新康制药有限公司等单位作为主要起草单位参与其中,起草单位代表、评审委员会专家、中国国际科技促进会标准工作委员会代表及相关工作人员齐聚一堂,共同为极化活力饮用水行业的未来发展出谋划策。中国国际科技促进会建环委段祥明秘书长主持会议。

会议期间,各方围绕极化活力饮用水展开了深入讨论。在技术及其应用方面,极化活力饮用水核心技术为极化技术,通过该技术从天然矿泉水中提取电解质物质并添加到纯净水中,使水富含电解质,对人体具有补充电解质、缓解亚健康等调理作用。且这项技术在国外研究较为成熟,技术稳定性良好。

行业需求迫切 团体标准引领规范

当前,健康饮水已成为消费者关注的热点领域。随着功能性饮用水市场的快速发展,消费者对产品安全性、功能性和科学性的要求日益提升。《极化活力饮用水》团体标准的制定,旨在填补国内极化技术应用于饮用水领域的标准空白,推动行业规范化发展。标准将以科学性、安全性、实用性和前瞻性为核心原则,涵盖极化技术的定义、生产工艺、检测指标及应用规范,为生产企业提供技术指导,为监管部门提供执法依据,助力消费者选择高品质产品。

多方联动,共推标准编制

会议现场,重庆工商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中科广化(重庆)新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中俄生命研究院有限公司、重庆新康制药有限公司等编制单位代表分享了技术研发成果与行业经验。与会专家围绕标准框架、技术细节及实施路径展开深入讨论,提出了多项建设性修改建议。

​​技术层面:吴胜军教授指出,极化技术的核心在于通过磁化和渗透分离提升水质,需在标准中明确矿物质筛选与组合的科学依据,确保产品功能性与安全性并重。

​​标准化路径:高道江教授建议参考国际功能性饮用水标准,增设专属检测指标(如水通道活性、矿物质协同效应),突出极化技术的独特优势。

​​实践验证:李庆军教授强调需通过大规模案例研究(如健康改善数据)支撑标准落地,增强市场公信力。

段祥明秘书长在主持会议时指出,标准的制定需兼顾创新性与可操作性,建议编制组加快调研国内外相关法规,确保标准与国际接轨。

行业共建共享​​

作为标准牵头单位之一,活力王(重庆)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刘杰表示,公司将联合中科院、高校及产业链伙伴,形成“企业主导+科研支撑+协会指导”的模式,投入资源推进标准制定,力争打造具有影响力的团体标准。

未来展望:从标准到产业生态​​

会议审议了标准草案框架,明确水质活性指标、生产工艺规范及检测方法等核心内容,并成立专项工作组推进后续试验验证与意见征集‌。中国国际科技促进会将协同各方力量,通过宣贯培训、示范应用等方式推动标准落地,助力健康饮水产业高质量发展。

会议圆满完成了各项议程,并分配了任务给各相关部门,以确保标准的起草和实施工作顺利进行。下一步,将按照评审专家的建议对《极化活力饮用水》团体标准进行修订和完善,并积极推动其落地实施。

此次会议的召开,标志着《极化活力饮用水》团体标准的编制工作迈出了坚实的一步,为推动功能性水行业的健康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张晓沙  王文华)

责任编辑:吴蜀丰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顾问|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