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5日至6日16:00,和田地区洛浦县影剧院内座无虚席,气氛热烈。作为2025年彩票公益金支持文艺精品剧目全疆巡演项目的首站演出,昌吉州艺术剧院带来的新疆曲子现代戏《天山兄弟情》在这里精彩亮相,为当地群众带来了一场震撼心灵的文化盛宴。
据介绍,此次上演的《天山兄弟情》是新疆曲子现代戏,是中国戏曲的稀有剧种且被戏曲界称之为“一枝独秀”,在全国戏曲发展中发挥着自身独特的艺术价值。新疆曲子是新疆唯一的汉语系地方剧种,是新疆各族人民开发建设新疆的产物,是多民族文化艺术融合的结晶。新疆曲子2006年5月被国务院列入国家级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由于剧种属稀有,剧团是唯一,被中央文化部称之为“天下第一团”。新疆昌吉州艺术剧院2014年入选文化部“全国地方戏创作演出重点院团”。
2021年以来,为扎实推进“文化润疆”工程,满足基层群众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精神文化需求,昌吉州艺术剧院新疆曲子剧团每年开展新疆曲子“文化惠民、送戏下乡”惠民演出活动达200余场次,演出所到之处受到了当地各族观众的热情接待和热烈欢迎。由于该剧团常年坚持上山下乡为基层各族群众进行文化惠民演出服务,曾被国内艺术界、戏剧界专家誉之为“一颗玲珑剔透的小珍珠”、“戈壁滩上的红柳”等美称。
在2024年参加第二届新疆文化艺术节展演的优秀剧目中,昌吉州艺术剧院精心创排的原创新疆曲子现代戏《天山兄弟情》,以鲜明时代特色和艺术感染力赢得社会各界高度赞誉,成为展现民族团结进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精品佳作。
舞台上,演员们以饱满的精神状态和精湛的演技迅速将观众带入了剧情之中。《天山兄弟情》以上个世纪 60 年代发生在新疆阜康天龙钢铁厂的真实故事为蓝本,讲述了共产党员何英民与沙迪克肩负重任,翻雪山、越达坂,将200头牦牛从南疆赶往钢铁厂的艰辛历程。
演员们富有感染力的唱腔和生动的表演,让现场观众身临其境。当剧情发展到主角何英民在断粮时,毅然把自己仅有的苞谷饼塞给沙迪克,将生的希望留给少数民族兄弟的感人时刻,不少观众眼中闪烁着泪花,现场更是爆发出阵阵热烈的掌声。70 岁的艾力江·买买提大爷激动地说:“这场演出太精彩了,我很久没有看到这么感人的戏了。演员们演得太真实,仿佛让我回到了那个艰苦却充满真情的年代,这样的好剧就应该多演!” 带着孩子前来观看演出的热依拉古丽女士也表示:“希望孩子能通过这样的演出,了解过去的故事,感受各民族之间深厚的情谊。”
演出过程中,全剧巧妙运用 “虚实结合”“时空转换”“情节闪回” 等舞台艺术手段,配合极具年代感和地域特征的舞美设计,使整部剧的艺术感染力大大增强。在音乐创作上,该剧在保持新疆曲子原有风格的基础上,有机融入新疆民族音乐元素,让观众沉浸在独特的艺术氛围中。
4月5日、6日连续两天的演出,昌吉州艺术剧院的演员们用精彩的表演赢得了洛浦县观众的高度赞誉,也为此次全疆巡演首站画上了圆满的句号。此次巡演不仅得到了昌吉州艺术剧院的高度重视,还得到了自治区及当地文旅部门的大力支持。昌吉州艺术剧院副书记、新疆曲子现代戏《天山兄弟情》剧目艺术总监苏凌松表示:“该剧目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核心内容,将各民族相濡以沫、生死与共、团结互助的精神融入剧目之中,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通过此次精品剧目在全疆巡演,不断扩大新疆曲子剧的影响力,让新疆的本土艺术能够被更多各族群众所接受和喜爱。同时我们也通过巡演,也在不断打磨提升剧目的整体舞台艺术水平和演员表演的专业技能,力争能够参加今年9月中国剧协举办的第十九届中国戏剧节展演。”
接下来,《天山兄弟情》还将在喀什地区疏附县、巴州尉犁县等地继续进行公益惠民演出,把这份跨越时空的 “天山兄弟情” 传递给更多的观众,促进各族群众的文化交流与情感共鸣,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注入新的活力。(图文/祁峰 卢万新)
责任编辑:吴蜀丰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