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胜县作为川渝合作桥头堡,立足劳动力资源优势和毗邻重庆区位特点,以“稳就业、保用工”为导向,创新构建“本地挖潜+跨域协同”用工保障模式,走出了一条中西部县域破解用工难题的实践路径。
深耕本地劳动力资源“蓄水池”。一是精准绘制“就业地图”。通过县乡村三级劳务体系建设,构建了覆盖城乡的就业服务矩阵,形成“劳动者+合作社+企业”的稳定用工链,实现“家门口就业”与“碎片化用工”精准匹配。2024年通过“社社协作”模式实现县域内就近就业3.7万人次。举办“春风行动”“人才嘉年华”“送岗下乡”等线下招聘活动79场次,招聘需求人数达2.8万余人,达成就业意向8140余人。“安心就业”数智平台注册企业153家,实名注册求职者超4.7万人,实现岗位信息“秒级响应”。二是技能培育“靶向发力”。围绕大雅柑特色产业,联合重庆大龙网开展电商人才培育工程,实行“网红+营销+群众”发展模式,培育本土“网红”人才21名,带动武胜大雅柑等特色产品线上销售突破128万元。建设共富车间,打造“供小宝”劳务专合社,培养全产业周期技术工人队伍207人,实现就业者从临时性用工转变为固定性用工。深化“产教融合”,打造“武胜麻哥”“武胜桔工”等特色劳务品牌,通过“技能培训+就业帮扶”模式,吸纳就业311人。三是政策惠企“精准滴灌”。全面推行“免申即享”政策,通过“政策包+服务包”双推送机制,精准兑现失业保险稳岗返还、创业补贴、阶段性降低失业保险和工伤保险费率政策,推进人社惠企政策“应享尽享”。为439家企业发放稳岗补贴292.69万元,惠及企业职工8357个;为大学生、返乡农民工等重点群体发放创业补贴157万元,为813家失业保险参保企业减征失业保险费1388万元、为1195家企业减负工伤保险费47.32万元。
构建跨区域人才协作“立交桥”。一是校地合作“双向奔赴”。主动与西南交通大学、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重庆化工职业学院等高校和职业院校建立人才输送渠道,通过重庆高校招聘会、产教联盟输送技能人才超1000人,形成“本地职教+重庆高校”的双向培养机制。二是创新人才“共享模式”。联合重庆市合川区共建“合武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在合川区二郎镇、武胜县胜利镇、万隆镇、街子镇等4个乡镇建设“合武共建人社服务基地”,动态更新周边区县岗位信息,探索实现两地人社服务“一体化、同城化”。2024年共享就业岗位1.5万余个,实现劳务互派300余人次,联合举办线上线下招聘会8场,60余家企业提供就业岗位220余个,达成就业意向协议450余人。完善人才跨区域互认机制,与重庆市建立专业技术人才职称互认机制。三是劳务协作“跨省联动”。通过“政府搭台+市场运作”模式,通过东西部劳务协作,建立“信息共享、资源互通、服务协同”机制,开展“点对点·一站式”组织专车输送务工人员10801人次,有效缓解省外企业“用工荒”与本地群众“就业难”双重问题,实现务工人员从“出家门”到“进厂门”全程服务,推动劳动力资源精准对接与区域协同发展。
健全全链条服务保障“新模式”。一是延伸服务“价值链”。组建“人社服务专员”队伍,深入企业送政策、送培训、送服务,提供企业招工、参保登记、职业指导等20余项高频业务“就近办”,企业办事效率提升30%,通过企业微信群为企业提供7×24小时政策咨询和用工指导。对92家重点企业实行用工动态监测,2024年成功化解民康电器有限公司、永亿达汽车饰品有限公司等重点企业用工缺口20余起。二是构筑人才“磁力场”。制定重点产业人才“黄金八条”措施,深入实施“嘉陵英才培育计划”,为引进人才提供最高12万元购房补贴及人才公寓,畅通职称评审、人才晋升“绿色通道”。拓展服务事项,提供餐饮美食、交通出行、观光旅游20项专项政策优惠和服务,推行“保姆+朋友+导师”模式全方位服务人才,努力让人才在武胜安身、安家。2024年为122名符合条件的高层次人才审核购房补贴及人才公寓资格。三是织密权益“保障网”。创新“仲裁+监察”联合协同机制,开展“法治体检进企业”活动,开展活动27场次,帮助企业完善用工56项。常态化开展“安薪行动”,建立企业用工信用评价体系,评选用人单位劳动保障守法诚信示范企业4家,以正向激励促规范用工。2024年检查用人单位160家,处置欠薪案件92起,为劳动者追发工资待遇965万元。
武胜县通过“本地挖潜+跨域协同”双路径,既夯实了本地劳动力就业基本盘,又借力重庆高校资源实现人才结构升级,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实支撑。下一步,武胜县人社局将通过构建精准化就业服务体系、深化产教融合培养模式、探索“共享用工”“技能人才飞地”等新模式,有效实现劳动力供给与产业需求的动态匹配,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县域融合发展提供了有益样本。(席强 审核 王雨果)
责任编辑:吴蜀丰
版权所有 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人民中国杂志社、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投诉举报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14043293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