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网——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唯一官方中文网
位置:当前位置:首页 >> 品牌

重庆市举办刘崇和学雷锋50周年总结大会

发布时间:2025-03-27 23:08:29 推广 来源:中国报道

3月26日,重庆市刘崇和爱心志愿者服务中心,银龄养老社会志愿服务队,在重庆市老年活动中心会议大厅隆重召开学雷锋50年总结大会。重庆市相关部门及老领导,全国学雷锋志愿服务队代表共600余人参加了大会。1975年,由刘崇和一个人为群众做好事行善事,并陆续发展到几十人做好事。

刘崇和介绍,雷锋精神,红岩精神,志愿者服务精神,重庆城市精神如同一盏明灯照亮了志愿者服务队的人生道路。在这几种精神的感召下,激励前行。以无私奉献、助人为乐、崇高思想品质深深打动了我,从1975年开始,我立志要以雷锋为榜样,将为人民服务作为我一生的追求。

这五十年来,我们始终坚守初心,无论遇到多大的困难、挫折、误解、委屈、和为难,可以说,承受了常人无法承受的压力,但从未动摇过。在五十年来的为民服务、帮助他人的过程中,都是自掏腰包,并在刘崇和亲属的长期资助下,在队员们的无私奉献下,没有向政府相关部门申请补贴过一分钱,也没有收取过任何会费。在艰难环境中一步一个脚印的坚持走到了今天。队员们用科学技术,和无私奉献的精神,长期坚持走进社区,乡村为居民群众们义务修理电器、教学设备、办公设备、农机水电设备;关爱孤寡老人,烈军属,退役老兵,困境儿童、残障人士、社会福利院,受灾区困难群众,给他们送去温暖、生活物资和陪伴;我们帮助贫困家庭的孩子,让他们有机会接受教育。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收获的不仅仅是一句句感谢,更是内心的满足和成长。

我们服务队曾在清华、北大、上海、广州、四川、云南、贵州、浙江、湖南长沙、长春抚顺,以及美国、法国、德国、巴基斯坦、柬埔寨等参加国际志愿者爱心服务活动并作公益报告时,有人问刘崇和,这几十年来坚持做好事、行善事,累不累,人家都挣钱去了,你们还将自己的钱拿出来帮助别人,到底图个啥?说实话,身体上有时会感到疲惫,心里上也承受了很大的压力。学雷锋服务队从1982年出名那天开始,就经受了许多流言蜚语,特别是那些不实之词、就够你喝一壶了。为了证实刘崇和学雷锋为民服务真假,上级部门包括四川省相关部门,先后21次派出专门调查组核实情况,当问到有关人员时,有什么材料证明服务队所做之事是假的时?他们说是听别人说的,问你认识刘崇和吗?不认识,只是在报纸、电视里看到过,所以只要是学雷锋,做公益的组织,出了任何问题,都加在了刘崇和学雷锋服务队头上,给了不明真假的人留下了话题。经过调查核实,结果刘崇和学雷锋服务队所做的好事、善事件件属实,用事实证明了服务队的清白。在服务队里,有的队员由于承受不住这种压力,就自动退离服务队,自办公司成了亿万富翁。但每当看到那些因为我的帮助而露出的笑脸,听到那一声声真诚的感激,我们的心就充满了力量,所有的疲惫、困惑、委屈都烟消云散。

这几十年,我们也深刻地感受到了社会的变化和进步。越来越多的爱心人士加入到了红岩志愿者学雷锋精神文明服务队伍中来,爱心的力量在不断壮大。我们共同传递着温暖,与奉献,让社会变得更加美好和谐。

回顾这 50 年,我们要感谢各级领导的关心、支持、重视,以及家人的支持和理解,特别是要感谢长期支持和鼓励我的历届老领导,他们是宋平、童小鹏、顾秀莲、邹铁农、刘延东、贺国强、汪洋、杨超、廖伯康、聂荣贵、陈宽金、徐庆汝、秦玉琴、张德邻、蒲海清、张文彬、甘宇平、金烈、孙同川、刘志忠、包叙定、滕久明、王鸿举、黄奇帆、邢元敏、陈之惠、张忠惠、赵海渔、黄立沛、程贻举、辜文兴、、康纲有、窦瑞华、罗淑芳、唐情林等。他们是我坚持学雷锋、弘扬红岩精神的后盾;感谢那些与我一同并肩作战的学雷锋志愿者伙伴们,是大家的共同努力,让我们的服务能够不断延续和扩大;更要感谢广大群众对我的信任和鼓励,是你们的期待让我不敢有丝毫懈怠。

主要先进事迹举例:五十年不是终点,而是一个新的起点。我将继续践行雷锋精神,弘扬红岩精神,只要我还能行动,就会一直为大家服务下去。我也希望能够激励更多的年轻人,接过雷锋精神的火炬,让爱心的光芒永远照耀我们的社会。

据初步统计,50年来,重庆市刘崇和爱心志愿者服务中心学雷锋精神文明总队,先后有十多万人,610个大队、中队、小组参与了公益志愿者活动,行程39万多公里;为广大群众做好事、行善事、办实事381万件(次);队员们将自己省吃俭用的钱为希望工程,困难群众、困境儿童、学生、地震灾区、洪水灾区、疫情灾区,社会福利院捐款捐物达5900余万元;为社区、乡村群众志愿服务时长1700余万个小时;收到群众的感谢信、电函5万余封,服务群众820多万人次。

重庆市刘崇和爱心志愿者服务中心红岩志愿者精神文明服务队发展历程和主要成就:1975年,刘崇和一个人学雷锋做好事,为广大群众义务维修家用电器,教学设备,农业水电,办公设备,同时他还主动上门帮助弱势群体不计其数。如他长期帮助杨家坪鹤兴路37号孤老烈属张德芳11年;他为两路口220号残疾老人徐志坚义务挑水、生活照顾8年之;他还长期关心帮助巫大清、彭德华、徐树荣、张群、刘世华、罗红秀、陈索珍、蒋明贵、罗国安等困难群众和社会福利院、困境儿童、困难家庭学生不计其数。

1979年,随着社会的发展,刘崇和身感单靠个人的力量远远满足不了群众的需求。于是他就自发成立的全国第一个学雷锋青年为民服务队,——重庆市学雷锋青年为民服务队并约法三章,制定了严格的规章制度“五不准”,不收钱、不受礼、不留名、不违规、不拿群众一针一线。队员们利用节假日深入社区、乡村广泛开展了为在服务活动。受到了广大群众的热烈欢迎和好评。

1982年2月,由于学雷锋青年为民服务队几年来为民服务的公益行动在社会各界群众中引起了良好反响,有许多单位和群众纷纷写信到市里相关部门要求尽快找到这支学雷锋青年服务队。此事,引起了重庆市委领导的高度重视,并批示相关部门,市公安局尽快找到这支服务队。经过市公安局的侦察后,很快乐就在九龙坡杨家坪找到了服务队。各大新闻媒体就报道了刘崇和与学雷锋青年服务队的先进事迹。不久,四川省相关部门,重庆市委宣传部、市“五四三办”、市总工会、共青团重庆市委、市妇联先后表彰了刘崇和与学雷锋青年为民服务队。

1983年6月,服务队被市委宣传部、市“五四三”办公室命名为重庆市“五四三”办公室学雷锋服务队;1986年5月,市总工会命名为重庆市总工会职工学雷锋服务队;1988年3月,命名为重庆市妇联精神文明建设服务队。1992年5月,刘崇和学雷锋青年为民服务队,又被市委宣传部、市文明办、市委党史研究室、市总工会、市民政局、团市委,命名为“重庆市精神文明服务总队”;2001年3月,又命为“重庆市学雷锋志愿者总队”,2008年10月命名为重庆市弘扬红岩精神协会,2010年兼任重庆市慈善总会志愿者总队队长。

2019年7月,经过市委宣传部、市文明办、市民政局、团市委研究决定,由市民政局注册为重庆市刘崇和爱心志愿服务中心(学雷锋精神文明总队)等多个组织称谓,都由刘崇和同志兼任主任、总队长、书记。

50年来,爱心服务队多次被全国、省、市评为学雷锋志愿服务先进集体。刘崇和同志先后被评为“高级政工师”“高级电器工程师”“中国十大杰出青年志愿者”“中国首届雷锋奖”“全国抗疫防疫先进个人”“全国敬老助老模范标兵”“中国首届百位最具具影响力慈善人物”“全国百优社区志愿者”“全国五一行业劳动模范”“全国学雷锋标兵”“四川省道德模范”“重庆市脱贫攻坚先进个人”“重庆市精神文明标兵”“重庆市劳动模范”“重庆市十大杰出青年”“重庆市五星级志愿者奖章”“重庆市劳动模范”“重庆市优秀共产党”“重庆市文明市民”“重庆市双文明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重庆市学雷锋志愿服务总队也被中共中央宣传部、中央文明办、解放军总政治部、民政部、团中央评为“全国十佳学雷锋志愿服务先进集体”,被四川省委宣传部、省文明办、省委办公厅评为“四川省学雷锋志愿服务先进集体”,被重庆市委、市人民政府被评为“重庆市学雷锋精神文明先进集体”称号。

重庆市学雷锋精神文明服务总队,在他的带领下,总队已经发展壮大成有610多个大队、中队、小组10万多人经常参加各种学雷锋公益慈善活动的志愿者队伍。刘崇和在重庆电视台举办的“我和我的祖国”活动中,以208244票高居榜首,获“最佳人气奖”和“最佳故事奖”。

1921年,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新时代风采》“中国行业领军人物访谈录”以《当代活雷锋,中国志愿领军人——访中国改革开放学习雷锋足迹践行者,学雷锋志愿服务带头人刘崇和》为题大幅报道了刘崇和的先进事迹。

五十年来,在毛主席“向雷锋同志学习”伟大号召的鞭策下,特别是在党的十八大、十九大、二十大以来,在习近平总书记“人民有信仰,国家有力量,民族有希望”谆谆教导的激励和鼓舞下,以及在各级党委和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始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走过了一段志愿服务极不寻常的历程,足迹遍及全国十多个省、区、市和港澳台地区;并通过“中国志愿者海外服务行动”平台,先后赴巴基斯坦,越南,新西兰,柬埔寨、赞比亚、美国、德国,法国等履行国际志愿者服务及交流活动。

刘崇和及其学雷锋优秀志愿者,先后受到了习近平、江泽民、胡锦涛、李鹏、杨尚昆、宋平、王震、吴邦国、温家宝、贾庆林、李长春、李克强、贺国强、汪洋、回良玉、李瑞环、刘延东、顾秀莲、邹铁农等中央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和肯定。

五十年来,总队积极响应党中央的号召,开展了生态环保、“关爱一老一小”“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科技下乡”等公益慈善服务等活动;长期坚持定点定时到边远山区、少数民族地区,包括陕西延安市延川县梁家河村等,帮助那里的村民们科技种养殖和各种技能培训服务,到四川阿坝地区、云南沙星村少数民族地区、浙江古田镇、福建长汀县革命老区等地区,开展科技、文化、卫生“三下乡”“讲文明、树新风”“送温暖、献爱心”“助老、助残、助学、助医”等一对一的帮扶活动。特别是参加四川汶川地震、雅安地震大救援,救出一名被埋七天七夜的灾民,收养地震孤儿20多名。

据不完全统计,50年来,总队足迹行程30余万公里,义务为广大人民群众做好事、善事、办实事380多万件(次);队员们将自己省吃俭用的钱无私地捐赠给敬老院、希望工程、灾区群众、留守儿童、残疾人士5900多万元;救助白血病人50多人;向社会福利事业、社区文化站、革命老区、少数民族地区、三峡库区移民赠送电脑、电视机、音响设备、教学仪器、医疗设备、学习用具等5610多台(件);赠送书籍、春联、字画37000余册(幅));帮助失学儿童重新进入学校学习达11170多人;改造荒山,植树造林,义务植树83多万株;文艺宣传780多场次;帮助小微型企业技术创新数十家;帮助农民工、下岗职工、待业青年技能培训3多万人次;帮助农民工、社区群众就业、再就业达2万人次;为社区群众义务服务时间达1700多万小时;发送《党政机文明用语》、《窗口行业文明用语》、《中小学生文明用语》文图书籍260万本,服务群众810多万人次,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做出了积极贡献。

刘崇和志愿服务队优秀志愿者多次(1986、1990、2013年、2018)荣获“全国学雷锋标兵”“中国家十大杰出青年志愿者”“中国最具影响力慈善家”“全国社区优秀志愿者”称号并先后受到习近平、江泽民、胡锦涛总书记的亲切接见;

1986年3月5日,学雷锋服务队先进代表被团中央评为学雷锋先进个人;2013年11月8日,队员李高峰、唐鑫政、贾紫焰、田永清、孙春明、黄怀情、吴恒忠受到习近平总书记的亲切接见。

总队及刘崇和同志的先进事迹被中央媒体等各大媒体竞相报道,并被编辑出版多部公开出版物。《重庆市慈善志愿者纪实》(重庆出版社出版)《好人刘崇和》(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新时代风采》(华夏出版社)《实干兴邦》(九州出版社)《我的中国梦》(重庆大学出版社)

服务队50年主要优秀事迹:重庆市刘崇和爱心志愿者服务中心(学雷锋精神文明志愿服务总队)引响力、号召力、团结力、服务力,是全国坚持时间最长的学雷锋公益志愿团队。1975年从一个人做好事到引领上万人做善事,志愿服务内容增加到30多项,形成了一个真正为民服务,爱心奉献的强大公益组织,和志愿服务崛起的奇迹。

据不完全统计,50年来,队员们为工厂、学校、乡村、社区、社会福利院,广大群众义务修理家用电器,教学设备、水电气房、办公设备、农业机械设备40多万台(件)。党建引领学雷锋志愿服务,抓精神文明建设宣传服务活动:队员们在社区、乡镇、工厂、学校广泛开展了“讲文明、树新风”活动。作学雷锋、党史教育、传承红岩精神、思政教育报告3910场。受益群众200余万人次。

2025年1月26日至2023年,队员们在抗疫防疫志愿者服务活动中,协助市级相关部门,社区、乡镇开展了法律援助、交通安全、消防安、食品安全、人口普查、经济普、垃圾分类、创建文明卫生城市,抗疫防疫,森林防火,文体艺术宣传表演,科普咨询,心理健康咨询服务267场次,发送卫生口罩15万个,发送各种科普宣传资料数万份;创业就业、技能培训服务。无私帮助农民工、下岗职工、社区待业人员、毕业大学生义务开展技能培训2.3万人次,帮助失业人员再就业3.7万人次,

1997年至今,学雷锋爱心志愿者在歌乐山金岗村、中梁镇庆丰山村包下2100石漠化荒山开展了改造荒山、植树造林、森林防火,保护生态环境志愿服务绿色基地。经过二十多年的耕耘,现已打造成是绿树成荫,鸟语花香,群众纳凉的绿色志愿服务地。

科技创新学雷锋志愿服务:以实际行动苦干、实干精神,助推乡村、社区发展。刘崇和队长在1998年10月份,帮助重庆多个边远山区村民成功举办“重庆首届农民丰收”科技成果展,帮助村民们增加收入1.8亿元收入,同时还无偿帮助乡村村民们直播带货,特色农业加工产业,蔬菜、水果、大米数十万吨。

2007年11月,在民政部、市民政局的支持下,重庆市志愿者总队队长刘崇和在朝天门广场颁发了社区注册志愿者服务证30余万个。真正形真成了“志愿服务之城”此证颁发后在全国各地引起了热烈反响。

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强烈地震。刘崇和爱心团队立即组织志愿者120名到灾区开展救援活动。在活动中先后救出130余名伤员。随后又组织发动爱心人士向红十字会、市慈善总会为灾区群众捐款捐物1900余万元。

2015年7月,2018年6月刘崇和学雷锋志愿者,先后在四川雅安,长宁、珙县开展了救援活动,并为当地捐建1000万元,修建学校,和87卡车生活物资。2021年11月,学雷锋志愿服务队,组织发动深圳爱心人士向重庆21所中小学校捐赠价值1.8亿元教学软件设备。

2013年5月至今,刘崇和爱心团队先后向重庆市第一社会,市儿童福利院捐赠11万元生活物资;为璧山困难群众捐赠12万生活物资;为石柱县中益乡、大歇镇、三河镇510户山区困难村民捐赠67万生活物资(电脑、彩电、冰箱、洗衣机、电风扇、厨房用具、音响设备、被盖、6180台件);为秀山云隘村,中灵小学捐赠38万元生活物资,学习用品;为忠县中星希望小学捐赠27万元教学设备,无偿帮扶社区、乡村学前儿童教育3.7万人次等。

助力乡村振兴科技服务活动。2013年1月至今,长期定点帮扶渝北区古路镇希望村,长寿天宝村,璧山普新村,沙坪坝中梁镇庆丰山村,巴南永益村,秀山云隘村,石柱县中益乡,忠县汝溪镇,九龙坡区石桥铺,丰都高家镇建设村,永川天堂村,梁家河村,綦江,潼南,万州、涪陵,酉阳、彭水,江津,等开展了科技种植业,修公路、建水池、耕地、施肥、农业丰收、技能培训,以及帮助万州一批农民工无追回拖欠农民工工资610万元。队员们还开展了:邻里纠纷调解,治安巡查,食品安全巡查,保护长江母亲河,保护母城文化遗址,监督腐败行为等。

5O年来,刘崇和队长培养了一大批热心学雷锋公益慈善爱心人士,社工组织,义工组织,公益组织负责人。他们正在努力为重庆的公益事业作出积极的贡献。50年来,重庆市刘崇和爱心志愿者服务中心(学雷锋精神文明志愿服务总队优秀队员)多次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和肯定,同时也受到了全国、四川省市,重庆市相关部门的表彰。

50年来,重庆市刘崇和爰心志愿者服务中心学雷锋精神文明志愿服务队,先后收到群众的感谢信,电函5万余封(次),服务群众820万人次,在全国率先启动夕阳工程志愿服务,率先启动1000名志愿者,向国家医疗事业捐赠遗体、器官、眼角膜,义务献血公益活动。

学雷锋为民服务队先后收到企业单位和群众的锦旗1000余面,各大新闻媒体,报纸,电视台,广播电台,网络对服务队的新闻报道数万次,刘崇和爱心团结正式出版学雷锋公益服务书籍6部。(百度上可随时查询)。另外各学雷锋志愿服务大队、中队、小队和优秀人物事迹、个人的荣誉另外统计。刘崇和爱心团队50年来,每做一件好事、善事、实事,每开展一次学雷锋公益服务活动。在他的背后都一段艰辛,屈折、心酸、误解、为难、坎坷,催人泪下及感人的故事。

50年来,重庆市刘崇和爱心志愿者服务中心(学雷锋精神文明志愿服务队)每开展一次学雷锋公益慈善服务活动,都是靠刘崇和的亲属长期资助:(学雷锋志愿服务队的办公室房租费、物管费水电气费、食宿费,“送温暖、献爱心”,“讲文明、树新风、三下乡”宣传服务活动费、宣传资料、书籍出版费、交通费、困难志愿者生活补贴费、医疗费、购置办公设备费,抗震救灾、抗洪抢险费、森林防火宣传费、帮助困难家庭学生费、留守困境儿童费,网络费、电信费,停车费)等等。以及队员们将自己省吃俭用的钱拿出来直接捐赠给弱势群体感人场面。服务队几十年来,从未收取过任何会员费,更没有向政府相关部门申请补贴任何经费,全靠队员们的无私奉献精神坚持到现在。

近10年来,刘崇和科技服务队还研发出10大项目:农业多耕机、甲醇燃烧动力发动机,农业喷水器,农业裕之田营养液生态肥料,果树枝快剪器,健康长寿舒筋器,榨菜收割机,节能减排汽车活环,电子按摩仪器,老年人自救生活智能仪器,近视眼防控灯等。以上科技发明项目已无偿捐赠给了有关部门。为国家科技事业作出积极贡献。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在90年代初,重庆市精神文明服务总队(刘崇和同志担任总队长、书记),在市委宣传部、市文明办、市委党史研究室、市总工会、团市、市妇联、教委的大力支持下,各有关区县、企事业单位、学校、社区纷纷踊跃的参加到市精神文明服务总队里。在山城的大街小巷,社区、乡村、工厂、学校开展了多项学雷锋公益服务活动,可以说在山城重庆的大地上再次掀起了高潮。当时加入到市学雷锋精神文明服务总队的队员就超过了百万人之多。在全国引起了良好反响。多次受到了中宣传部、民政部、团中央、四川省政府、重庆市委、市政府的表彰。(当时建队的所有档案资料保存在文件柜里、随时可查询)。

学雷锋志愿服务队,在今后的志愿服务工作中,坚持党建引领志愿服务。坚持做到按照《重庆市志愿服务条例》开展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规范服务志愿服务队伍的建设,让上级领导放心。把好事、善事做到群众的心坎上。

2017年6月12日,刘崇和爱心团队志愿者将自己省吃俭用的钱180万元购买成生活物资,(文化教育设备,电脑,音响设备,科普书籍)等,在南坪会展中心现场捐赠给市慈善总会50万,市肢残人协会30万,市团委青年协会50万、市老龄委协会40万,(分别送到了渝东南边远山区村民们,希望小学,四川地震灾区困难群众10万,另外,2018年,刘崇和还组织了刘氏爱心企业家向渝东南少数民族地区,乡村困难学生,残疾人,抗战老兵,独居老人捐81万生活物资及学习用品,奖学金。(张平、杨诩鹏、万丽娟、王桂林、皮俊统计)

附:刘崇和在北京中南海怀仁堂受到中共中央总书记接见全国先进模范人物代表刘崇和时说的一段话:“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想站立起来有所作为,必须要一点精神;要有一种大爱无私奉献的精神…刘崇和在法国参加国际志愿者交流大会时,一位哲学家握着刘崇和的手说:“一个人你可以伟大,也可以不富有,但是你决不可以不善良…我们在做公益慈善志愿者服务中,如果我们帮助一个人,就等于帮助了一家人;帮助了一家人,就等于帮助了一群人,帮助了一群人就等于温暖了整个社会…

刘崇和说:在新时代,新重庆公益志愿者服务的道路上,人的一生应该怎样怎样度过才有意义,是庸庸碌碌,虚度年华,还是满腔热忱,胸怀大志为祖国、为人民贡献力量…刘崇和队长说:我们要坚持为民服务,弘扬志愿服务精神,把好事做到群众的心坎上,就是重庆城市精神。

中共重庆市爱心社区志愿服务指导中心支部委员会、中华志愿服务协会、重庆学雷锋总队、、中国老年事业发展基金会、孝行中华管理委员会、重庆市大爱渝商慈善基金会、重庆市慈善联合总会志愿者、重庆市学雷锋志愿者总队、宣教部重庆市精神文明服务总队。(图文/吴蜀丰)

责任编辑:吴蜀丰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顾问|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