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大竹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创新就业服务模式,通过搭建“家门口”就业平台、创新对接方式、拓展跨区域协作等举措,精准打通就业服务“最后一公里”。今年以来,已累计提供就业岗位3.5万个,帮助1万余名群众实现稳定就业。
“家门口”就业平台成效显著。大竹县人社局抓住春节、农闲等重要时间节点,组织瑾瑜体育、四川兴竹等60余家企业深入乡镇开展巡回招聘85场,提供就业岗位1.2万个,现场达成就业意向6500人。同时创新“互联网+就业”服务模式,开发“大竹就业”微信小程序,开展直播带岗36期,累计发布岗位信息2.3万条,实现线上签约2800人。石河镇村民张丽通过小程序成功应聘本地企业文员岗位:“没想到在村里用手机就能找到好工作。”
“沉浸式”就业服务提升匹配效率。创新推出“企业体验日”活动,组织2200名求职者乘坐“就业直通车”实地参观工业园区,通过沉浸式体验提升就业意愿,现场签约率达40%。与天宝锦湖、川环科技等重点企业合作开展“以工代训”,开设岗前实训班,实现培训合格即上岗,已累计输送1200名产业技术工人。刚入职川环科技的应届毕业生王强表示:“实地参观和岗前实训让我对工作有了清晰认识,入职后适应很快。”
跨区域协作拓宽就业渠道。主动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与成都市成华区、郫都区及重庆市渝北区、江北区建立劳务协作机制,在县域设立劳务服务工作站,组织“点对点”输送务工人员3800人。同时深化校地合作,与成都纺织高等专科学校、达州职业技术学院共建技能人才基地,定向培养产业技能人才800名。在重庆务工的大竹籍工人刘师傅说:“政府组织的劳务输送很贴心,工作生活都有保障。” (大竹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陈维玲)
责任编辑:吴蜀丰
版权所有 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人民中国杂志社、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投诉举报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14043293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