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小区到集贸,从商圈至校园,南京市江北新区沿江街道“垃圾分类”之风劲吹,一股清新的绿色生活理念正悄然渗透进居民的日常,成为都市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春风和煦,三月翩然而至,沿江街道特将此月定为“垃圾分类宣传月”,并精心策划了一系列专项宣传活动,旨在激发全民参与热情,让每一位居民都成为垃圾分类的宣传者、实践者与监督者。
因地制宜,雷锋精神引领垃圾分类新风尚
春雨绵绵,润物无声,恰逢3月5日学雷锋纪念日,沿江街道巧妙融合垃圾分类与雷锋精神,开展了一系列别开生面的宣传活动。活动现场,工作人员面带微笑,向过往行人及社区居民递上一份份精心准备的垃圾分类宣传册,内容既全面又通俗易懂。此外,垃圾分类趣味有奖竞猜更是吸引了众多居民的热情参与,大家在欢声笑语中轻松掌握了垃圾分类的精髓。沿江街道的居民更是主动出击,走进社区,以志愿服务的形式践行垃圾分类,用实际行动传承雷锋精神,深刻诠释了“学雷锋,助他人,共成长”的志愿服务内涵。
童心共筑,垃圾分类启蒙童年
为了深化师生关于“垃圾分类,从我做起”的环保理念,街道综合执法大队携手城市治理志愿者团队,走进了充满欢声笑语的沿江中心幼儿园,共同策划并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垃圾分类、从我做起”微宣讲活动。宣讲团队巧妙运用精美的PPT演示与生动活泼的趣味问答,将垃圾分类的种类、有害垃圾桶标识的深层含义以及易拉罐的正确归属等知识点,以寓教于乐的形式娓娓道来,瞬间点燃了小朋友们的好奇之火,激发了他们浓厚的兴趣与探索欲。紧接着,一系列精心设计的互动游戏接踵而至:垃圾分类沙包投掷挑战、模拟投放实践等环节,不仅让孩子们在游戏中深化了对垃圾分类的理解,更让他们亲身体验到了垃圾分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可回收物换积分,提高垃圾分类成效
为深化居民对生活垃圾分类减量的认识,提升其参与热情与认同感,沿江街道携手青青环保志愿者协会,精心策划了“践行分类新风尚,文明生活共分享”垃圾分类志愿服务进小区系列宣传活动。活动中,志愿者们通过分发精美的垃圾分类宣传册、实用纸巾,以及传授分类小知识和小窍门,让垃圾分类的理念深入人心。同时,创新的积分激励机制鼓励居民将家中的生活垃圾正确分类,无论是有害垃圾、废旧纺织品、闲置物品,还是电子电器等,均可带至活动现场,通过“绿色交换站”的“以物换物、以旧换新”模式,实现生活垃圾的华丽转身,转化为宝贵的再生资源。
垃圾分类是小事,小到每一个居民都是主角,垃圾分类又是大事,关乎着居民生活环境的改善。沿江街道本月共举办10余场垃圾分类系列宣传活动,百余人参与其中。通过这一系列行动,居民们不仅能享受到垃圾分类带来的美好改变,还能深切感受到城市治理中那份细致入微的关怀与温度。(陈鸣远)
责任编辑:吴蜀丰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