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网——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唯一官方中文网
位置:当前位置:首页 >> 文艺中国

寻梦桃花坞

发布时间:2025-03-14 17:03:25 推广 来源:中国报道
在义乌的版图之上,有一处仿若被时光偏爱的人间胜境——桃花坞。它隐匿于山水之间,距离上溪镇十五华里,恰似一颗遗世独立的明珠,静静散发着迷人的魅力。怀揣着满心的期待,我踏上这片探寻之旅。沿途,岩口水库率先映入眼帘,它宛如一面巨大的镜子,澄澈水面倒映着天光云影,微风拂过,波光粼粼,灵动又美妙。告别水库,我一头扎进崇山峻岭的怀抱。蜿蜒山路如丝带缠绕山间,引领我缓缓向上。四周山峦连绵,绿树成荫,每一步都能嗅到清新的草木香气,那是大自然独有的芬芳,让人心旷神怡。
 
前行途中,溪水潺潺相伴,一座小巧石桥横跨其上,连接两岸葱郁山林。桥下溪水清澈见底,能看见自在游动的小鱼。再往前是一条神秘隧道,步入其中,光线瞬间柔和朦胧,仿佛穿越时空的通道,将尘世喧嚣隔绝在外。
走出隧道,一幅如梦似幻的画卷在眼前徐徐展开。正如《桃花坞》(西江月)所云:“溪径溯源寻觅,桃坞凫鱼浅底。” 眼前十里桃花坞,像是被上帝遗落人间的仙境,漫山遍野的桃花肆意盛放,粉白相间的花瓣层层叠叠,微风轻拂,花瓣簌簌飘落,空气中弥漫着甜丝丝的花香 。偶然遇见一位渔翁,我不禁发问 “借问渔翁何占藉?”,答曰 “爰自无锡梅里”,看似平常的问答,却为桃花坞蒙上了一层神秘面纱。
在这如梦似幻的桃花坞中,藏着古老的里美山古村落。沿着溯溪的方向盘旋而上,便能抵达这个被四面群山环抱的世外桃源。里美山海拔四百多米,四周松林翠竹屏环,仿若被大自然精心呵护的璞玉。走进村子,一口古老的水井映入眼帘,井口布满青苔,俯身望去,井水清澈甘冽,千百年来,始终默默滋养着一代又一代的村民。错落有致的农舍散落在村子各处,青瓦白墙,在绿树的掩映下,显得格外古朴宁静。
 
 “春暖十里桃花,夏凉三山翠集。” 春日桃花的盛景令人沉醉,而当夏日的暖阳洒满里美山,村子里的荷池便成了主角。满池荷叶挨挨挤挤,粉嫩荷花从荷叶间探出脑袋,微风吹过,荷池泛起层层涟漪,散发出阵阵清香。“耕读传家八百年,缕缕炊烟袅起。” 回溯历史,先辈们秉持耕读传家的理念,悠悠八百年时光流转。暮色降临,缕缕炊烟袅袅升起,那是家的温暖信号,也是生活的烟火气息,见证着这里一代又一代的成长与变迁。
 这片美丽的土地,不仅有着如诗如画的自然风光,还孕育了无数可歌可泣的抗日英雄。在那山河破碎、风雨飘摇的抗战时期,吴山明毅然蓄须明志,投身抗日的滚滚洪流,组织民众与日寇巧妙周旋,成为桃花坞人民心中的擎天之柱。杨德鉴舍小家为大家,卖掉几代人辛勤耕耘的田产,为抗日第八大队购置武器、筹备物资 。拳教师保标吴琅坤,凭借一身高强武艺和满腔正义,穿梭于村庄的大街小巷,守护着桃花坞的安宁。里美山的村民们,也在这些英雄的影响下,积极投身抗日,用自己的方式守护着这片土地。
 桃花坞,这片承载着历史、美景与英雄故事的土地,宛如一本厚重的书,每一页都写满了岁月的痕迹;又似一幅绚丽的画,每一笔都勾勒出山河的深情。它以独特的风姿,向世人诉说着往昔的荣耀与沧桑,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人珍惜当下,奋勇前行 。而里美山,就像书中一个精彩的篇章,画卷里一抹独特的色彩,为桃花坞的故事增添了更为丰富的内涵。 延陵散人随笔於己亥年三月桃花盛开的季节。(图文/吴择鹏)

责任编辑:吴蜀丰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顾问|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