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两会上,综合整治“内卷式”竞争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整治“内卷式”竞争,积极化解一些行业供大于求的阶段性矛盾成为热议话题。
“内卷”最初是在职场等领域用来描述非理性竞争带来的精神焦虑,此后延伸到经济领域,席卷多个行业,尤其是新能源汽车、锂电池、光伏以及风电、储能等行业。主要表现为企业间过度价格竞争、同质化竞争带来的压低利润、抑制创新、资源浪费等诸多问题,这种恶性循环不仅制约企业发展,更伤及品牌、产业、消费者,危及整个经济生态的健康发展。
在当前面临经济下行压力、外部环境凶险的背景下,“内卷式”竞争、重复性建设,导致资源的浪费和市场的无序混乱,形成“劣币驱逐良币”的局面。企业竞相压价,行业利润变得越来越微薄,甚至处于亏损状态,影响了再生产与研发投入,导致企业发展后劲不足。破解“内卷”困局,不可只靠企业一方,更需要多方协同,重构良性竞争逻辑。
一是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引导创新的作用,引导企业多搞创新、挖掘潜力,促进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实现错位竞争和差异化发展;同时通过加强法治建设、完善市场规则、强化信用体系、强化市场优胜劣汰机制等手段,切实维护市场秩序和公平竞争环境。
二是加强行业自律与治理,制定行业标准和规则,规范市场行为,形成广泛共识,并促进企业之间从对抗走向合作,在竞争中寻找合作机会,在合作中实现共同发展,通过构建产业联盟、技术共享平台等方式,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和价值链升级,最终实现企业共赢。同时进一步加强市场监管,依法打击不正当竞争行为,倒逼企业形成差异化、特色化发展。
三是良性竞争关键是创新驱动。企业应将注意力和财力倾注在核心技术等领域进行创新,通过创新开拓新的市场空间,从而带动行业发展格局改变。在企业内部建立鼓励创新机制,通过持续的技术创新、产品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不断提升核心竞争力。通过构建良性竞争生态,突破企业发展瓶颈,实现持续创新和价值创造,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全国人大代表 楼家强)
责任编辑:吴蜀丰
版权所有 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人民中国杂志社、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投诉举报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14043293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