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网——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唯一官方中文网
位置:当前位置:首页 >> 百家姓氏

周文化丛书典故92筑台招贤

发布时间:2020-03-10 07:25:59 推广 来源:中国报道

中国报道讯(作家郑鼎文)燕昭王“筑台招贤”的故事广为流传。公元前314年,齐宣王攻破燕国,燕易王哙被杀。赵武灵王闻燕国内乱,将燕王哙的庶子职从韩国送回燕国,之前曾经在韩国做人质。燕昭王元年(前311),职被燕人拥立为王,称燕昭王。燕昭王(前335年-前279年),本名姬职,战国时燕国第三十九任君主。昭王为报齐灭燕之仇,并复兴燕国,找到燕国名士郭隗(wěi),向他求教说:“齐国趁着我国的内乱入寇,先君死难,这一奇耻大辱,我誓死要报复。但是我深知燕国力量薄弱,现在还不是时候。如果能得到贤士与我共同治理国家,那是我的迫切愿望,希望先生能帮助我物色人才”。郭隗回答说:“人主所抱的态度不同,得到的人才高下也就不同―――想称帝的和师长相处,想称王的和朋友相处,想称霸的和臣僚相处,想亡国的和仆役相处。”为什么会这样呢?郭隗进一步论证说:“国君对于贤士,如果能以师事之,那么,胜过自己百倍的人才就会到来;国君对于贤士如果能认真思考他们的意见,那么,胜过自己十倍的人才就会到来;国君如能平等待人,那么,和自己能力差不多的人才就会到来;国君如果架子很大,派头十足,对贤士颐指气使,随意呵叱,那么,奴性十足之人就会到来。

总之,能够以贤者为师,虚心受教,才能招来贤者,这是自古以来的‘服道至士’的方法。”燕昭王一听,连连称善,进而请郭隗向他推荐人才。郭隗说:“大王如果一定要招至贤士,那就请先从我郭隗开始吧!像我这样的人大王都能重用,何况比我强的呢?一定会不远千里来投奔的。”燕昭王觉得有道理,于是就为郭隗建造宫殿,拜郭隗为师,予以侍奉。郭隗还给燕昭王讲了一个“千金买骨”的故事:曾经有一位国君,他非常欣赏书上描写的那些千里马,但没有亲眼见过。他给了一个手下人一千两黄金,让他去购求一匹千里骏马回来。这个人便访求国中所有养马的人,但始终找不到。有一天,他见到一群人围成一圈在议论叹息,便走过去问究竟。原来恰好有一匹好马不幸病死,大家觉得可惜,对着马的尸骨叹息。这个人便用五百两黄金把这匹马的尸骨买了下来,众人都感觉奇怪。这个人回国见到了国君,国君一看,非常发怒,指责道:“我让你买马,你买匹死马回来,有什么用处?你怎么知道它是千里马?真是没用的废物!退下!”可这个手下人却说:“大王您不要发怒,请让奴才把话说完再处罚我。我之所以买这匹死马,正是为了您能得到更多活的宝马良驹。您想,我这个举动大家都感到新鲜奇怪,一定会纷纷议论,互相传说。连死了的好马都这么被君王看重,更何况真正活着的宝马呢?所以您不要着急,我保证不久就会有人带着千里马送上门了。”结果不到一年,国内凡是有好马的人都纷纷来参见国君。

讲完这个故事后,燕昭王低头沉思。郭隗继续说道:“千里马好比贤士一样,现在大王您要不惜重金访求豪杰,那么您就把我当做死了的千里马,那么比我有才干,有智慧,能报齐仇的人,不久后也会自己来见您了。”燕昭王听完,仿佛大梦初觉,非常高兴。他大张旗鼓的给郭隗筑造宫室,封郭隗大官,给他丰厚的俸禄,还像以前作学生一样,对郭隗倍加恭敬,还筑台招贤(台上放有黄金)。整个燕国都竟相传颂此事。于是燕昭王思贤若渴的品行和郭隗受到的待遇传播于天下,很多英雄豪杰纷纷投靠燕国。投奔而来的有魏国的军事家乐毅,有齐国的阴阳家邹衍,还有赵国的游说家剧辛等等。落后的燕国一下子便人才济济了。从此以后一个内乱外祸、满目疮痍的弱国,逐渐成为一个富裕兴旺的强国。接着,燕昭王又兴兵报仇,将齐国打得只剩下两个小城。

【作者简介】郑鼎文,大学文化,中学高级教师(副教授),中国先秦史学会会员,周公思想文化研究会常务理事,陕西省大雅礼乐文化促进会副会长,宝鸡炎帝与周秦文化研究会副会长,岐山周文化研究会会长,县社科联副主席,县政协文史研究员,省作家协会会员,曾任范家营高中校长和县老年大学首任校长,著有《周文化丛书》“三王卷”“典故卷”、《周公演义》《品味周公庙》等9本书,在报刊发表文章500多篇。先后应邀参加了武汉、成都、兰州、上海、宝鸡、西安、天水等地的30多场学术研讨会。

责任编辑:吴蜀丰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顾问|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人民中国杂志社、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投诉举报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14043293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