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网——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唯一官方中文网
位置:当前位置:首页 >> 文艺中国

疫情防控动起来 他们在路上

发布时间:2020-03-10 00:48:26 推广 来源:中国报道

中国报道讯(作家杨敏)2020年1月24日,除夕的晚上,人们欢天喜地的正准备吃团年饭,突然接到领导电话通知:在职人员全部取消常规休假,冠状病毒从武汉袭来,必须立即到岗到位,投入“疫情防控”工作岗位。于是,大家放弃休假,迅速赶到工作岗位,一直干到今天,仍末休息一天。

1月25日,是大年初一,化龙路社区的工作人员一大早就来到办公室。居委会覃书记、冉主任,召集会议,按照上级对疫情的防控精神,结合社区的具体情况,作了详细安排。要求大家把有关防疫的资料下载下来,打印整理做好宣传。接着把社区分为九个网格,指定网格负责人,大家分头行动,由楼栋长带领着在辖区楼房、门面、十字路口等醒目的地方张贴疫情防控资料,让群众对冠状病毒有所了解和自我防护。

紧接着对社区的居住人员逐一进行登记排查。化龙路社区是一个老旧新城的大社区,住着11000户,常住人口32000人,其中流动人口17000人,7个物业的小区和一个金隆市场。以覃书记为主的10个工作人员,人们称的“娘子军”社区,却是钢铁一样的队伍。2月25日第一次对本辖区的楼栋摸排,单体楼较多,并且都是上八、九层旧楼栋,没有电梯,他们挨家挨户登记排查,提着沉重的资料,一天不知要爬了多少层楼?只有他们自己知道。一天不敢喝水,因为上个厕所不方便。一天下来,已到傍晚9点多了。他们还饿着肚子呢。有新来的队员,悄悄的淌泪了,但是回到办公室,他们首先汇总各个楼栋从湖北武汉回来的人员。摸清了大致数据,也清楚了住那一栋楼,每一个门牌号和电话都清楚,他们核对完成后,才从办公室拿出方便面各自泡一桶来吃。方便面谁爱吃,但是谁也没有吱声,肚子饿着,呼呼两下还是吃下去了,得到暂时缓解。社区群众看到发放的资料,主动打来电话咨询自己个人情况,如何隔离。这下子66214238.这个平时也许少有人注意的号码,一下子成了热线。由于第一次没有经验,入户登记回来的资料不很全面,他们结合平日知晓的电话,马上重新整理资料,电话再逐户通知,不放过一户人家,让人人了解疫情防控的重大意义,使群众主动配合工作。

在这些日里,接到电话询问的,回答解释的,宣传的,重复着上千次,有的同志嗓子都哑了,仍然坚持工作。一位同志嘶哑着声音说:“没有啥,比起武汉的那些医务人员来,我这算不了甚么。她们冒着被传染病毒的风险战斗在第一线,还真要向他们学习!”接连下来无一人休假,由于来回爬楼,冷热不均的情况下,有些队员都感冒了,买来感冒药服下,继续上岗。一个萝卜一个坑是他们工作的模式,谁也不能倒下,谁都站在最重要的位置。

第一次入户效果不理想,接下来2月28日第二次再入户排查,这次入户社区工作更要细化,家里每一个人的详细情况,从哪里来,具体时间,在哪个单位工作,是做什么的。这样排查虽然耗费时间很多,但能了解到社区每一个人员的情况,都会做到准确无误。深入一线是他们不变的使命,与无数居民近距离接触是他们,其中不乏务工回来的返家人员,这些人接触过病毒患者,潜伏期也长,不得而知,说完全不害怕,那是自欺欺人,蝼蚁尚且贪生,何况人乎。但作为社区的战士,一个共产党员,他们必须上。作为覃书记和冉主任更是要把隔离人员无论什么时间,都要送到隔离处,办好手续,还要坚守值班。一夜连着一夜、、、、、、、第二天依然作为巴南区化龙路社区的总指挥,必到。

他们两次上门入户的资料成为一个宝,随时都能用上,对于已经在隔离的群众,打来电话询问时候,随时都会对答如流的记住了他们的名字或者天数,住址。

工作不是单一的,随时掌握工作统一安排。在于2月9日,接上级通知,必须对辖区的楼栋和物业小区实行单独封闭管理。这对于化龙路这么多的没有围墙的单体楼,是个很难的问题。再难也得执行。我们首先对单体楼的楼栋长进行安排,单体楼有无数出口,用铁丝网或者警戒线拉起,组织志愿者参加共同防护。群众觉悟都很高,都自愿参加防护。接下来让楼栋长逐一安排每一个志愿者到岗到位。对于这个封闭式管理,居委会在摸索中前行,开始启用来往进出人员一个个登记,最后效仿化龙路社区有物管的5个小区管理的模式,发放出门条,三天才出门的硬性规定,一家人三天时间一人拿出门条出门买菜。对于出门条的发放,首先通过小区守卡的志愿者按照我们入户的楼号门号发放,没有发到家的,居委会工作人员又三次入户,亲自上门发放到家,没有在家的给他们贴上一个温馨提示的字条,回到办公室,把资料进行汇总,给居住在辖区的居民一一打电话通知,告知他们去哪里领取出门条。为了做到人人皆知,人人自觉防护,居委会覃书记和党支部谭书记还将“疫情防控”宣传录音存到u盘里,每天用大喇叭在小区里巡逻宣传。这样喇叭式宣传得到巡查领导的表扬,让各个社区效仿。为了封闭式管理的楼栋,可苦了志愿者们,有些不听劝阻,擅自把拉的铁丝网剪断,把警戒线随意扯掉。居委会冉主任抽中午时间,带起几个有体力的志愿者又再次为那剪断的铁丝网筑起抗疫的铁墙铜壁,把能接起的铁丝网再次接上,再把居民不用的旧家具来筑起这道防线。为这事,冉主任可费口舌,费了不少脑子。志愿者在一个口守不住的情况下,只有多在四周巡逻。

抗疫工作一直在路上。疫情防控要做到全国一盘棋,各级党委和政府必须坚决服从统一指挥,统一协调,统一调度,做到令行禁止。“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精神,各类物资,药品也必须到需要的地方去。区委安排的志愿者和社区党员志愿者都陆续到位。志愿者们天天按时到岗到位,居委会需要他们协助的工作,他们都积极主动出击,20几天连续和社区工作者一起作战,从一个陌生的环境到了如指掌。每一个工作都是随着工作疫情控制情况来做适当调整。2020年2月17日接到上级通知,进入复工复产企业人员信息健康证明。

社区工作人员刚刚使“抗疫防控”工作忙出了头绪,并取得了成绩。2020年2月17日接到上级通知,进入复工复产企业人员健康证明信息登记。面对群众接触的时间更多,这样病毒还没有控制下来的时期,社区每天接待复工健康证明100多余人,对于门面营业的条件,居委会根据上级要求,规定必须有额温枪,消毒液,口罩。具备这样的条件才开业,居委会工作人员让他们填报申请表,并亲自去现场查看落实审核,只有严格把关具体实施,每天工作到现场巡逻检查复工门面,以及未批准复工的门面,都一一汇总到位。

化龙路居委会的“疫情防控”工作,在街道何书记、居委会覃书记的领导和亲自工作下,取得了很好的成绩,整个社区没有一个被病毒传染。居委会的工作得到下来巡视的机关工委会常委副书记、区府张正荣和巴南区招商局局长李萍的充分肯定。

化龙路居委会的所有工作人员和志愿者默默的坚守,也正是群众的全力配合理解,筑起的这道疫情防控屏障更加牢固了。这场无硝烟的疫情战斗没有解除,居委会的工作一刻也不会停止,直到全胜才收兵。

【作者简介】杨敏,重庆市巴南区,文学作品散见于《重庆政协报》、《重庆日报农村版》、《武汉法制报》《中国公安》、《重庆公安》、《重庆老同志》、《巴渝文化》、《重庆农民文化报》、《新农村》、《乡音》、《巴南日报》、《巴南文艺》等报刊杂志发表作品。曾被区作协誉为“优秀女作家”。现为区文学艺术评论家协会会员,区评协秘书长,区作家协会会员,区作协付秘书长.2014年被区作协授予“优秀女作家”称号。

责任编辑:上官慧慧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顾问|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