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网——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唯一官方中文网
位置:当前位置:首页 >> 文艺中国

家风暖阳:在春风中照见家庭教育的温度

发布时间:2025-02-27 16:41:16 推广 来源:中国报道

蓝顶风柔暖日佳,野青凝翠绕檐牙。池清映屋云波漾,满院家风梦不遐。

初春的暖阳与和风,轻抚着蓝顶艺术馆,唤醒了经德堂内的思考与共鸣。2月25日下午,一场以《家风暖阳》新书分享为主题的交流活动在此展开,来自教育、文化、科技与企业等多个领域的嘉宾汇聚一堂,共话家风传承、家庭教育与人生智慧。

经德堂中满溢暖人“家风”

家风如暖阳,照亮成长之路

“人的出生和死亡或许是命运随机的落笔,然而在温暖家庭中成长的孩子恰似星辰,拥有无限闪耀的可能。”袁名万先生以此开篇,分享了他对家风的理解。他的《家风暖阳》并非空谈理论,而是源自其企业经营和人生体验的实践之作。家风是家家信奉、代代积淀、大众发扬的滋养人性并创造幸福的思想信念与行为准则,为是非道义的标准蓄积,是教育文明在家庭传承中的绽放,是家教文化的体现。例如,祭拜祖先、颂扬家业、感恩生养、崇尚高人,让孩子感知血脉繁衍、终老生息,根植养育恩情、陪伴亲情。这些情感链接,让家庭氛围变得温暖而养人。他认为家风滋养人性、铸就人格。

《家风暖阳》作者袁名万先生

作者袁名万先生在科技方面以金属失效分析见长,在实业方面以项目评估与企业管理见长,在教育方面对人的素质结构及家庭教育有独特认知,他不仅是一位作家、高级工程师、大学校外导师,他还是一名企业家、慈善家。该书的创作,是源自他对孩子的爱。
“现在的家庭教育偏重知识,但知识只是冰山一角。”他强调,教育一旦走偏,家长和孩子都会疲惫不堪,唯有调整回归、遵循孩子的本心,才能实现双方的悠然,好的家庭教育方式也会促进家长的成长。

从观世界到观人生,教育的目的是什么?

“先把世界看清楚,再把生命看清楚,才能看清自己生活的坐标与方向。”袁名万从物理学的角度出发,探讨教育的目的,要让人像植物的种子一样,遵循自身特质长成他该有的样子。他认为,生命是有限的,教育的目的是要唤醒人的本能天性、创造幸福的生活。

他独创了一套全新的教育体系,以八大类属、52个指标构建人的综合素质体系。他幽默地说:“费力不赚钱,赚钱不费力。同样,人生也如此,轻松悠然的教育,自然的成长,可以激活这个体系中自己都不曾料到的一些潜质要素,更容易获得成功。”

教育的方向不该只是知识的灌输,而应是健全人格的塑造。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如何结合?袁老师的观点是——“遵循本心,顺势而为。”

教育的误区与调整:倾听孩子的声音

“我的孩子对我的家庭教育很是不满。他说,我对他凶神恶煞,却对自己的学生轻言细语。”秦老师的分享令人深思。他坦言,自己在教育上的矛盾,让他意识到,孩子并不是用来“塑造”的,而是用来爱的。一个被爱养大的孩子,才是最有成就感的。

作家彭卫锋女士也分享了自己的教育反思。她的孩子曾因父母的“规划”而陷入焦虑苦闷,直到家长终于学会放手,孩子的世界才彻底打开。“现在的他,是‘情商王子’,和谁都能和睦相处,笑容重新回到了脸上。”她感慨道:“家长最大的责任,不是控制,而是陪伴。”

“孩子不是一张白纸,我们不能随意涂抹。”作家杨华女士也提出,家长的职责是尊重、引导,而非塑造。她计划将心理学与《家风暖阳》一书中的知识相结合,探寻创新家庭教育的现代模式。

家国同构:家风不仅关乎家庭,更关乎社会

“家好似一个小的国,国是我们大家的家。”四川师范大学研究员温浚源的发言,点出了家风在文化和社会层面的意义。他认为,中国的家文化,是家族数代人的精神连结,家谱、族谱告诉我们从哪里来,家规、家训告诉我们该怎么做,家风文化承载着丰富的内涵。他通过一些历史人物的故事及相关典故,阐述了古人在家风建设方面的智慧。

“家风无处不在,优美的家风似一缕无形的风,轻柔地吹拂岁月的花丛。那不是虚无缥缈的存在,它潜移默化,留下坚实的踪影。”温先生提出,家不仅是物理意义上的舒适空间,更是心灵世界的情感归属。“回去了就不想出来,出来了就想回去,这就是家。心安是家。”

国家一级作家凌仕江结合《百年孤独》中布恩迪亚家族兴衰,谈及当下中国村落变迁。“人在家就在”,人是家的基本单位,承载着家的记忆与文化。然而在全球信息化爆炸时代,人们虽身处信息洪流,物理上与家人相聚,但精神层面却可能陷入孤独。所以人们不得不思考,该如何与内心这种孤独和解。

凌仕江还提到,童年的记忆、家谱与菜谱等都留存着家风文化的印记。家门前的折耳根,充满浓郁的鱼腥味,而城市里的折耳根却缺少这种味道。这种味道的差异不仅是识别家的一种标志,也是家文化变迁的可探寻踪迹。

从左至右依次为温浚源、凌仕江、袁名万、罗礼友

家风传承与爱心支持的交融时刻

在《家风暖阳》新书分享会的签名售书环节,现场氛围盈满温馨。读者们手持书籍,怀着对家风文化的尊崇、列队等候签售。袁名万对每一位前来签售的读者给予充分的关注和尊重。他仔细聆听读者分享的家庭教育困惑,并给予科学而精准的建议。读者们相继表示,通过此次活动,他们在家庭教育中获得了深刻的启示,明确了未来的目标与方向。

袁名万与读者开心交流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活动的场地由“樟丘之上”家庭美术馆馆长罗礼友提供。罗礼友不仅是一位优秀的建筑室内设计师,更是一位致力于弘扬文化艺术的践行者。他精心设计了位于成都蓝顶艺术区的樟丘之上家庭美术馆,温暖清新的展陈空间,让来访者感受到浓厚的家庭文化魅力。同时,此次经德堂中正在展出的“心安是家”家风文化馆,通过展示丰富的家风书籍、楹联、匾额 、家训 、族谱等,搭建起了解和学习家风文化的平台。罗礼友的深厚家风情节,为这场活动增添了独特的意义。

结语:让家风成为温暖的阳光

“生命是一场旅程,家庭是最温暖的港湾。”在这场围绕《家风暖阳》的探讨中,嘉宾们从理论到实践,从个人经验到社会层面,深刻剖析了家庭教育的本质。

家风,不是一套规训,而是一种氛围;不是控制孩子的手,而是引导他们前行的光。让孩子在爱与尊重中成长,在家风的暖阳下,成为完整而自由的人,这或许才是家庭教育的真实意义。(文/罗薇   伍春梅   摄影/马龙)

责任编辑:吴蜀丰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顾问|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