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网——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唯一官方中文网
位置:当前位置:首页 >> 文艺中国

旧瓶新酒杀“疫”毒

发布时间:2020-03-08 20:13:37 推广 来源:中国报道

中国报道讯(作家戚万凯)没料到,我的战疫儿歌居然会以旧瓶装新酒方式上抖音平台,受到家长和孩子们的欢迎和好评。这是怎么来的呢?

我早就知道抖音,还心血来潮下载了软件,但一不会二没看。春节期间,朋友建议我搞一儿歌系列上抖音推广。我有畏难情绪,上镜头行吗?万一失败不是影响自身形象吗?但既然是寓教于乐的好事,儿歌又确实需要新媒体助力,不妨试试。于是,2月13日(农历正月二十),我自录小视频,经过简单制作,首发抖音。这说明:只有大胆尝试,不怕失败,才能勇敢迈出第一步。

题材呢?正值战疫期间,就以战疫为主题吧。如何呈现?开始我采用诵读方式录制了《悟空再打白骨精》《火雷双神》,毕竟我已创作50余首,有一定货源。2月13日,又一朋友发我新闻:连云港一老人根据《数鸭歌》儿歌(儿童歌曲也简称儿歌)创作了抗疫歌曲。噫,这不是好创意吗?改编的成人抗疫歌曲有《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等,但抗疫儿歌却鲜见。我受此启发,想到武汉火速建起火神山医院和雷神山医院,体现了中国速度、中国形象,不是天降两位大神助我战疫吗?经典儿歌《两只老虎》正好可改编成《两个大神》:“两个大神,/两个大神,/齐上阵,/齐上阵,/一个叫做火神,/一个叫做雷神,/战疫情,/战疫情。”没想到,我2岁半的外孙也喜欢上了,学会了哼唱,近日还开着音响手持话筒反复演唱。现在每天都要看我的抖音视频,成了我的小粉丝。这说明,创作要谦虚一些,学习借鉴别人长处特别是方法思路,可以帮助我们走捷径,快速找到一条属于自己的新路。

用经典歌曲的曲调旧瓶,必须装歌词新酒,新酒要体现抗疫内容、时代精神,还要有自己的特色和感悟。我发现医生们穿上洁白或蓝色防护服,不正像一朵朵莲花盛开病房吗?对了,用《数鸭歌》曲调演唱。那位作者数口罩,我就《数白大褂》:“武汉医院里,/好多白大褂,/快来快来数一数,/二四六七八。/哎呀哎呀,/真呀真多呀,/数不清多少白大褂,/数不清多少白大褂。//穿上防护服,/脸蛋不见啦,/一个一个分不清,/谁是你我他。/哎呀哎呀,/不分你我他,/全都是美丽白莲花,/全都是美丽白莲花。”此歌一出,受到好评,点击率在我的作品中是最高的,有的读者为此撰写评论文章,说明大家对作品的喜爱,对赞美感恩白衣天使的认同。

某日,我见一短信,说武汉“三山(火神山、雷神山和钟南山)”镇毒。嗯,我可写一首歌。用啥曲调呢?对了,用《大王叫我来巡山》:“大王叫我来巡山,/火神山和雷神山,/还有一座山,/其实不是山,/他就是那钟南山。//大王叫我来巡山,/三座山都不一般。/天人合一起,/力量大无边,/新冠病毒就完蛋!”此歌一上抖音,单日点击率最高,超500次。说明“新酒”确实要新,才能出乎意料又在情理之中。天人合一的中华传统文化思想,在歌曲中得到有机融合,作品就有了历史厚度和思想深度。

儿歌要有童心童真,有时也要体现童趣。此次疫病,据悉由吃野生动物引起。我想起一首儿歌《小毛驴》,噫,可否将此幽默儿歌改编一下呢?于是有了《小野鸡》:“我有一只小野鸡,/我本来没想吃,/有一天我心血来潮,/杀了红烧吃,/我手里拿着小筷子,/我嘴里正在吃,/不知怎么哗拉拉拉拉,/我拉了一裤子。”表演时,我特地将家中的一只小黄鸡玩具拿在左手作为道具,右手持一双筷子做吃鸡状,夸张地表演拉肚子,最后还添加独白:“哎,今后我不再吃野味了。”然后将筷子一丢,发出清脆响声。有一天,居住在外地的小外孙在电话中问:“外公,你为什么生气了?”问得我莫名其妙:我啥时候在他面前生气了?后来得知,他指的是我在这首儿歌结尾时摔筷子的表现。后来他又问:“外公,假假的鸡也能吃么?”他特别喜欢看这首儿歌,边看边不时抬头望我,嘿嘿嘿地笑。这说明,儿歌当幽默时要幽默,观众特别是孩子才喜欢看。

由于受到原曲调和歌词句式限制,创作时,就要寻找适合于表现新词内容和情绪的歌曲,再根据内容组织长短不一的歌词。有时受容量、句式和押韵限制,不能顺叙,只好倒叙,如歌颂女医生出征前剪秀发的《男化头》,就采用霍尊《山居秋暝》版创作:“剪刀拿在手,/理个男化头。/妈妈要出发,/武汉打怪兽。/忙着去抢救,/时间都不够。/待到胜利后,/美丽又依旧。”先说理个男化头,再说谁要剪,为何这样剪,最后间接交待原来一头秀发是非常美丽的,但不美是暂时的,美丽终将回归。播出后,网友对最后一句给予好评。

当然,我有时也困惑,会唱的儿歌不多,或我知道的儿歌范围无法演绎内容,于是就用成人歌曲代替,如用《打败美帝野心狠》演绎全国各地驰援武汉的《打败疫情显春光》,用《黄河大合唱》之《河边对口曲》演绎儿子监督复工上班的父亲戴口罩的故事《父子问答歌》,用黄梅戏《女驸马》唱段演绎中西医结合治疗疫病的《中医来啦》等。

录制中得到多方支持,有的对作品内容、结构提出建议,有的对制作提供技术支撑,有的撰写新闻稿件宣传报道,有的手指一点关注、点赞并转发作品,使其发挥更大作用。在此一并感谢!

老歌新唱的战疫系列儿歌,战疫期间尽量每日一期。有网友留言说孩子喜欢儿歌,一看就看几遍还跟着学唱,给了我极大的鼓舞和信心。战疫系列结束后,我将转入日常儿歌录制,给孩子们提供独具特色、健康快乐成长的精神食粮。

【作者简介】戚万凯,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会员,中国音乐著作权协会会员,重庆市作家协会主席团成员、儿童文学创作委员会主任,重庆市巴南区文联主席。著有《猴子当了山大王》《儿歌“戚”谈》等儿歌、童诗、儿歌评论集、童话集40册。500余首儿歌入《名家儿歌》等小学语文、幼儿园教材教辅、儿歌集子,30多首谱曲,《老鼠画猫》《上网》上央视“六一”晚会,儿歌集《山羊爱和谁睡觉》《章鱼拜师》纳入南方分级阅读丛书一、二年级。儿歌评论集《儿歌散议》获2017年重庆市重点文艺作品扶持。80余次在全国获奖,中央电视台“七巧板”新童谣竞唱前十佳得主,中宣部等国家五部委举办的全国优秀童谣征集评选连续六届获得者。

责任编辑:吴蜀丰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顾问|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