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网——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唯一官方中文网
位置:当前位置:首页 >> 民生

重庆市政协开设“委员通道”就民生所盼答记者问

发布时间:2025-01-21 00:32:22 推广 来源:中国报道

1月20日下午,一年一度的重庆两会如约而至,在重庆市人民大厦,重庆市政协六届三次会议“委员通道”再度开启。从柴米油盐酱醋茶,到衣食住行医教保,民生所盼的“小事”,皆是政协委员“心头大事”。六位重庆政协委员接连上场;通道旁,几十家媒体记者“长枪短炮”,定格温暖,记录关切;通道外,三千多万山城市民翘首以盼,他们既是美好生活的参与者,也是重庆2024年飞速发展的见证者。社会经济发展、医疗教育保障、出行交通便利、文化传承保护……

6位来自基层一线的重庆市政协委员站上“委员通道”,在聚光灯下分享各自的履职故事。故事里折射重庆发展新变化,言辞间满载市民百姓新期待。

无论是在气氛热烈的现场,还是在大屏小屏的彼端,“委员通道”都牵动着公众的目光。大家在这里听到了委员履职尽责的生动实践,更透过它看到正在现代化新征程上加速跑、加油干的“新”重庆。

产业创新:重庆传统产业迈向智能化数字化

从生产“一根弹簧”到成为造车“新势力”,赛力斯集团的创业经历可谓业界传奇。第一个走上“委员通道”与大家分享的市政协委员、赛力斯集团科技公司总裁许林,讲述的就是赛力斯的成长故事。

“市委市政府2025年新年贺词中提到,长安、赛力斯等‘重庆制造’擦亮了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之都‘金名片’,作为一名汽车制造从业者,我备受鼓舞。”许林感慨,重庆是我国重要的汽车工业生产基地,重庆汽车产业的发展历程,承载着重庆工业筚路蓝缕、砥砺奋进的历史。赛力斯的成长历程,也正是重庆制造业由小变大、由大变强的一个缩影。从许林深情的讲述中,能够深刻感受到重庆拥抱创新、寻求变革,推动产品由“制造”跃迁升级为“智造”,在多个领域实现由“追着走”到“领先跑”的蜕变。

许林骄傲地表示,在“33618”产业集群体系积厚成势的实践中,赛力斯探索出了一条高端化、智能化、品牌化的发展之路。如今在赛力斯超级工厂中,有1600台智能设备、3000台机器人密切协同配合,冲压、焊接、涂装等关键生产工序实现100%自动化,质量检测与管理依靠AI智能实现100%在线监测,赛力斯成了名副其实的“黑灯工厂”。2024年,赛力斯完全自主创新的魔方智能平台入选重庆十大科技进展,问界M99个月蝉联中国豪华车市场50万以上车型销售冠军,问界新M7荣获2024年新势力车型年度销售冠军。

“老工业基地在数字时代迎来了蝶变新生。”许林表示,“我对中国经济未来充满信心,对重庆现代化建设充满期待。赛力斯将继续保持耐心和定力,深入落实新质生产力发展要求,进一步增强紧迫感、责任感和使命感,锚定智能电动汽车主赛道扬鞭奋蹄、矢志笃行,争取为我市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作出更多贡献。”

当前“人工智能”浪潮正席卷全球,重庆应该如何抢占先机,加速培育壮大人工智能产业?

作为人工智能领域的专家,市政协委员,重庆师范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王国胤在“委员通道”上分享了他的感受。他说,过去一年,多个人工智能大模型爆火,人工智能从科幻电影走进了百姓日常生活的真实世界,“生成式AI”“大模型”“自动驾驶”“算力”“具身智能”“人工智能+”成为人们茶余饭后热议的焦点。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演进,一个智能化的新时代正迎面而来,千行百业面临着一场新的变革。

结合重庆实际,王国胤认为,重庆是我国著名的工业重镇,产业基础雄厚,具有发展人工智能产业的显著优势和巨大潜力。市委、市政府已经出台多项推进人工智能创新发展的政策举措,在人工智能相关领域建立了一批市级重点实验室和技术创新中心,在先进计算、大模型、具身智能、视觉传感等方面取得了不少突破,传统产业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升级效果明显。

王国胤表示,市委、市政府历来高度重视数字技术,早在2023年就推出了数字重庆“1361”整体架构,翻开了超大城市数字化治理新篇章。他建议抢抓机遇,坚持政策先行、技术为先、产业发力、应用牵引,加快培育壮大重庆人工智能产业。

王国胤提出三条具体建议。首先是坚持向“智”而行,搭好台,建好数智基础设施。积极争取更多国家级人工智能创新平台落地重庆,为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发展打好基础。其次是坚持乘“智”而上,谋好局,形成特色发展路径。统筹整合产业链上下游资源,重点突破行业大模型、智能芯片、智能机器人等关键核心技术,形成我市人工智能发展特色路径。最后是坚持以“智”赋能,唱好戏,打造更多示范应用场景。充分发挥科创园区作用,聚焦产业、交通、医疗、教育、公共服务等重点领域,引进和培育一批高成长性人工智能企业。加速推进传统产业数智化改造,建设更多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灯塔工厂。

开放焕新:物流硬实力文化软实力质效双升 聆听委员们在通道上的故事,能看到一个充满自信和活力、越来越开放的新重庆。

面对记者提出的“重庆国际物流枢纽园区在服务重庆高水平对外开放、促进高质量发展方面取得了哪些新进展新成效?”市政协委员,重庆国际物流枢纽园区建设公司党委副书记、总经理黄浦的回答充满自豪:“尽管新春将至,但园区的班列和转运车依然川流不息。重庆造笔记本、手机,长安、赛力斯汽车,江津花椒、巫山恋橙、潼南柠檬从这里走向世界、奔向五洲;德国整车、英国药品、马来西亚榴莲、越南巴沙鱼、巴西牛肉跨越山海流入重庆。2024年,从园区开行的国际班列数达到4500列、货值近900亿元,辐射国家127个、港口555个,流通的进出口商品达到上千种。”

回首昔日“乡里小站”迎来跨越式发展的历程,黄浦说,短短10年时间,一座现代化的国际物流枢纽园区拔地而起,“四向齐发”的国际联运通道成为重庆与欧洲、东盟交往的经贸桥梁。截至2024年底,园区汇集上下游企业5500家,入园企业总营收超1600亿元,撬动沙坪坝区进出口总值突破3000亿元,形成了现代物流、国际贸易、供应链金融、城市开发等多业态融合发展格局。

如今,随着越来越多的国际班列在团结村中心站汇集,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去年,重庆中欧班列全程时刻表班列实现双向贯通,整体运行时效提升30%以上;“新疆—重庆—东盟”跨境联运班列首发,东盟快班与中欧班列实现无缝衔接,运输时效节约5—10天;渝深铁海联运图定班列首发,由重庆团结村站到深圳盐田港的运输时间从5天压缩到2天,成本节约近60%。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下一步,我们将牢记总书记嘱托,积极运用先进技术,创新联运模式,提高科学管理水平,更好地带动‘渝车出海、产业跟随、原料进口、跨境电商、离岸贸易’五大产业高质量发展,努力为重庆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打造内陆开放综合枢纽作出更多贡献。”黄浦说。

市政协委员,大足石刻研究院(大足石刻博物馆)大足学研究中心主任米德昉从去年全网爆火的国产游戏《黑神话:悟空》讲起,分享了自己在大足石刻研究院工作中,是如何让巴渝文化焕发新光彩的故事。

“去年以来,随着国产游戏《黑神话:悟空》的爆红,大足石刻的独有魅力被一种新的方式向全世界展示出来。大足石刻借助《黑神话:悟空》‘破圈’,是现代科技与传统文化巧妙融合的成功案例,是唱响‘精美的石刻会说话’的生动注脚,为我们拓展巴渝文化的传承利用提供了更多选择,非常具有启示意义。”米德昉总结了三个启示——一是注重表达方式创新,打造现象级文化产品。数字技术的日新月异和影像展示手段的迭代更新,让大足石刻造像“活起来”“火起来”成为了现实。二是注重文化价值阐释,开辟文化传播新路径。文化的魅力需要体验,更需要阐释、创新与重塑。三是注重让文物走下神坛,融入社会、走近大众。

米德昉表示,他在大足石刻研究院工作多年,看到有的国际友人观看大足石刻后激动得热泪盈眶,不由自主地发出“太震撼了”。这也是他初次见到大足石刻的感受。近年来,大足石刻在国家、地方博物馆举办文物巡展26场,推出《天下大足》大型舞剧,与中央媒体合作开展系列直播活动,大足石刻文化走进千家万户。

“重庆是一座拥有多元文化的魅力之都,除了享誉世界的石刻文化外,还积淀着内涵丰厚的红色文化、统战文化、移民文化、三峡文化等。”米德昉表示,大足石刻“活”起来的实践,为重庆弘扬巴渝文化、推动长江文明传播提供了实践路径。作为文化领域的从业者,应当坚定文化自信,发扬创新创造精神,争取为传承文化薪火,助力新时代文化强市建设作出更多贡献。

惠民上新:既关注“国之大者”也聚焦“民之关切”

农村怎么发展、医疗资源如何均衡……本次委员通道上的话题还与百姓关心且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息息相关。

市政协委员,市农科院党委书记、副院长文明维长期关注农业科技创新在发展山地特色农业中的重要作用。他说,重庆独特的地理和气候条件,孕育了丰富多样的特色农产品资源,但也给我市的农业现代化建设带来不少挑战。而农业科技创新就是应对这些挑战的关键一招。

关键一招有多关键?文明维用一个具体案例来说明:“去年12月份,重庆市农科院在江津区夏坝镇,举办了一场科技赋能绿色高效柑橘果园的现场观摩会。会上,经市内外权威专家鉴定,认为种植基地通过综合应用果树弥雾技术、避雨栽培技术和现代水肥发酵技术,实现了卡拉卡拉红肉脐橙量质双升,亩产从0.5吨增长到1.5吨,糖度从10%增加到12%。今年,这个基地的柑橘已成为重庆唯一一个连续3年获得有机认证的脐橙产品,售价从往年的每斤3元提升到了最高30元。”

文明维说,这是重庆市农科院派出专家团队,用农业科技赋能乡村振兴,推动山地特色农业提质增效的一个生动例子。

他表示,重庆山环水绕、江峡相拥、生态良好,但是地块破碎、温光条件特殊,大量的“巴掌田”“鸡窝地”分布在高山河谷之间,夏季高温伏旱,冬季低温寡照。独特的市情、农情和资源禀赋,决定了重庆要实现农业现代化,必须强化农业科技支撑,走出一条依靠科技进步推动山地农业提质增效的内涵式发展道路。

“未来,重庆市农科院将充分发挥农业科技创新主力军和成果供给主渠道作用,围绕粮油单产提升、土特产培育、丘陵山区农机研发、农产品精深加工等重点领域开展科技攻关,提供更多综合解决方案。我们相信,在农业科技的引领和支撑下,重庆市农业农村的面貌一定会变得越来越好,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路子会越走越宽广。”文明维掷地有声地说。(图文/吴蜀丰)

责任编辑:吴蜀丰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顾问|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