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网——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唯一官方中文网
位置:当前位置:首页 >> 综合

重庆市工商联 实施“渝企出海”战略 提升重庆开放水平

发布时间:2025-01-20 23:47:25 推广 来源:中国报道

习近平总书记在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研讨班开班式上指出:“要不断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深度参与全球产业分工和合作,用好国内国际两种资源,拓展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空间。”市委六届六次全会强调,要“在引领西部地区深化对内对外开放、服务国家整体开放布局上彰显重庆担当。”2023年,重庆实际利用外资 10.53 亿美元,对外(非金融类)直接投资6.74亿美元。2024年1-11月,重庆实现进出口总额6330亿元,其中出口总额 4454 亿元(同比增长2.8%),居西部地区第2位。市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建立渝企出海国际传播和渝企侨商对接联动机制,为实施高水平对外开放战略指明了方向。

目前,在国际地缘政治格局重大变化影响的情况下,渝企“走出去”还存在应变求变能力不足等多方面问题。

认知高度不够。不少企业没有认识到出海是形势逼迫,事关企业生存、发展驱动、拓展市场、规避内卷和培育新的增长点的内在需要,是发挥产能、成本、供应链、数字化等比较优势的必由之路。战略举措不实。部分企业到国外简单租个厂房,引入落后生产线,加工低价值产品销售,商品没有竞争力,服务没有响应力,品牌没有影响力,导致投资失败,甚至“打一枪换一个地方”。金融支持不力。与日本、欧美等企业比,我市企业“走出去”在东道国没有得到金融财团的支持,很少开展产品按揭消费,导致销量增长缓慢。考核指标不明。政府考核重视GDP,轻视GNP,较少支持甚至不鼓励辖区企业“走出去”。

为此,重庆市工商联建议:

第一,提升认知,制定出海新战略。加大“走出去”战略的宣传、普及和鼓励力度,引导我市企业看清形势、顺应趋势、发挥优势,帮助制定渝企出海新战略。特别是在美国实施“回岸制造、近岸制造、友岸制造”的大背景下,就当积极鼓励我市有能力的企业优选去美国的友岸国家设厂,把出海从经济生意升级到战略布局,打开企业成长空间。

第二,精耕细作,打造出海新范式。一是从出口贸易到海外经营,做实出海新基地。推动“属地化生产”,满足东道国工业标准,取得《原产地证书》,形成产品从海外工厂顺利出口到美欧发达市场。坚持“长期主义”,进行属地化的产品开发、生产配套和品牌运营,引领标准制定,培育和吸引国际化人才,做到“落地一个、做实一个、成功一个”。坚持科技驱动,通过高端制造、智能制造、绿色制造,提升渝企出海品质。二是从单枪匹马到“抱团出海”,构建出海新生态。以链主企业为龙头,引领“抱团出海”,组建联合舰队,支持优秀供应商参与渝企出海的国际化布局,构建同抗风险的产业共同体和共创共赢的出海产业新生态。三是从传统制造到数字赋能,打造出海新质生产力。构建“产业大脑+未来工厂”模式,让海外商家与海外工厂、总部工厂实现交易在线化、智造数字化、管理可视化。根据消费者新需求,反向推动智慧研发、智能制造、智慧物流、智能服务,推进技术创新与绿色发展,为用户创造全新价值。四是从美欧市场到“一带一路”,拓展渝企出海新天地。渝企既要成为美欧发达国家市场的优秀供应商,也要跻身“一带一路”国家这一蓝海市场。

第三,产融结合,赋能出海新消费。支持人民币国际化和中国金融机构同步“走出去”,全面推进跨境人民币结算,针对海外企业应用场景,创新金融产品,开展按揭消费。同时,积极寻求与国际财团的专业金融服务。重视跨境资金结算安全。

第四,政策引领,支持出海新作为。引导我市企业主动从商品/劳务出海转变为制造出海、品牌出海,开启崭新的“渝企出海 3.0 时代”,进入跨国企业发展新阶段。加大有为政府与有效市场的有机结合,树立全局观念和系统思维,依托国家战略,出台地方性支持政策,建立海外企业利益保护机制。增加GNP考核权重,鼓励企业逐潮向海,扬帆远航,融入全球大市场,让渝企“走出去”“走进去”“走上去”之路更加宽广、一路向前、风景美好!(图文/吴蜀丰)

责任编辑:吴蜀丰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顾问|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