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讯(通讯员兰雨)在疫情防控工作最吃劲的关键时刻,江津区圣泉街道各职能部门闻令而动,火线增援,迅速下沉到全街联防联控第一线,发扬不怕吃苦、无私奉献精神,在抗击疫情大考中书写答卷。
交巡警第九勤务大队:向险而行 疫情不退我们不归。迅速反应,全警动员。自2月1日圣泉街道设立交通检查点以来,区交巡警第九勤务大队在接到通知后,紧急部署疫情防控工作,迅速安排大队5名民警、24名辅警,9名党员全警上路执勤,到卡点值守,到劝导站排查。全力投入疫情防控工作,在执勤岗位上默默无闻坚守。
城管大队为物业工作人员送预防疫情的中药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阻击战打响后,作为队长的任洪雷既当指挥员又当战斗员,2月1日是任雷洪的生日,当天晚上家人都盼着、等着他回去过生日,但在警力不足的情况下,他主动放弃与家人团聚,承担起执勤任务。面对家人的担忧,他说,“疫情就是命令,我是共产党员。这个时候一定不会退缩,疫情过了,生日年年都可以过!”
连续23天,他带领大队全体民警、辅警24小时战斗在防控疫情第一线,做到疫情在哪里,队员们就战斗到哪里。圣泉街道辖区内的西江大道是此次疫情防控的重点路段,也是每天车流量人流量最多的交通检查点,阻击战打响后,任雷洪第一时间召开会议进行工作安排、人员部署。“疫情在前,考验在前,交通是第一道防线,我们必须守住守好!任何人任何时候都马虎不得!”这是任雷洪在大家面前强调得最多的一句话。从疫情防控工作部署、警力安排、督导检查到疫情防控的最新发展,再动员再部署,他一刻也不敢松懈。在他的带动下,全体参战民警辅警坚定信心,勇敢“逆行”,迎着困难上,在疫情防控一线展现热血忠诚。
交巡警第九勤务大队在西江大道进行夜间值守
2月1日至2月23日值守期间,第九勤务大队的民警、辅警积极协同应急、卫生等部门共同做好联防联控,在13个交通检查点盘查车辆、测量体温,对重点车辆逐一登记检查,不漏一人一车,积极参与各项疫情防控工作。迄今为止,交巡警第九勤务大队及应急、公安等部门联合排查进出车辆22997辆、进出人员46749人,劝返车辆1751辆、劝返人员2955人。以踏实的工作态度,有力的防控措施,出色的防控效果,确保了辖区路畅人安,为坚决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夯实基础。
圣泉派出所:忠诚担当 越是艰险越向前。“为民站岗不退半步,阻断疫情不让寸土。”这是圣泉派出所的所长周正仁向全体民警发出的疫情阻击动员令。在第一声战疫冲锋号响起时,派出所的民警们就纷纷放下了夹到嘴边的年夜饭,放弃了其乐融融的合家团聚,顾不上太多叮嘱,为自己的春节假期划上了难忘的“休止符”。他们用迅捷的反应和闪烁的警灯拉起了防控疫情的“警戒线”。
摸排工作时间紧、任务重,圣泉派出所的民警、辅警和巡逻队员就和社区工作人员一起走街串巷、入户上门,逐一开展人员排查、防控宣传等工作。担心大家不了解疫情发展的形式和防控疫情的重要性,圣泉派出所所长周正仁就带着派出所的“小分队”挨家挨户走访,叮嘱他们尽量“不出门、不聚会、不扎堆”;逐个楼院发放宣传单、张贴通告,提高大家的防范意识。抗疫期间,圣泉派出所还及时组织对辖区疫情总体情况进行了分析研判,特别是针对外地返津人员进行了14天运行轨迹的动态掌控和筛查,做到“底数清、情况明”,搞清“存量”和“增量”,及时与社区对接,做到及早发现,迅速处置。通过组织民警配合社区工作人员,全面开展入户排查核查,确保排查不漏一户,不漏一人。
截至2月29日,派出所共计出动警力1750余人次,开展排查走访1500余次,到各村(社区)发放宣传资料3000余份、张贴通告900余张;同时在派出所民警的大力推广下,辖区已有970家场所、14000余名群众注册使用“平安江津”。
疫情当前,不退不让。圣泉派出所的55名民警、辅警用黑夜中那盏亮眼的警灯和那一身朴实的藏青蓝,深刻诠释了从警为民的忠诚与担当。
派出所民警和乡村医生一起到物业小区对外出业主进行信息登记
平安建设办:积极作为 紧把安全不松劲。“你们从什么地方回来,什么时候回来的?”
“你们有接触疫情发生地的人员吗?”“接触过确诊人员或疑似病例吗”……
这是圣泉街道平安建设办的负责人陈德静每天都在电话里反复询问的话。
疫情发生后,为了更好地对返津人员的流动情况、身体状况、旅居史等信息进行全面掌握,街道平安建设办发动辖区110余名网格员、80余名平安志愿者积极开展防疫工作。作为平安建设办的负责人,陈德静每天都要对各村居排查上报的人员名单进行电话回访,平均一天就要回访70多个电话。疫情最严峻的时候,陈德静常常电话不离手一整天。每天早出晚归顶着“熊猫眼”,电话拨了一遍又一遍,每天键盘敲得啪啪响已经成了她的工作常态,头疼眼涩的时候就闭目养神,揉揉眉头继续埋头苦干。虽然工作量比平常增加了数倍,然而天性乐观的陈德静总是笑呵呵地说:“作为基层工作人员,在这个特殊时期我有义务和责任做好本职工作,用我的方式来维护大家的安全。”
和陈德静一样,平安建设办的其他三名女同志从大年初一开始就纷纷自愿放弃休假,像上了“发条”一样各自奔赴在防控疫情一线,摸排走访、宣传动员……她们顾不上家中需要照顾的孩子,顾不上在家担忧的父母亲人,更顾不上身心的疲惫,细致摸底排查,保证疫情防控“全覆盖、多方位、无死角”。在这支“娘子军”队伍的辛苦付出下,圣泉街道牢牢守住疫情期间安全的底线、红线,切实将排查整治持续推进防疫“最后一公里”。
城管执法大队:携手并进 为群众保驾护航。“为了您自身和他人的安全,请尽量减少外出,不要扎堆聚集……”面对当前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严峻形势,圣泉街道的37名城管队员们变身“唠叨大哥”,每天在辖区来回巡查、维持秩序、劝返外出群众、劝导赶集商贩,结合“网格化+大数据”统计分析,以社区为基本网格,集中力量打好疫情防控战。
平安建设办负责人陈德静对各物业小区的人员排查情况开展检查
对城管执法大队的队员们而言,最大的难题不是夜以继日的艰辛工作,也不是无法照顾家人时亏欠内疚的心情,而是做群众工作所需要的极大耐心和毅力。大年初二的晚上,城管大队的队长刘洪在吃饭时接到紧急通知:自1月27日零时起,全街所有场镇暂停赶集,要求相关职能部门做好群众赶集的劝返工作。暂停赶集的时间如此紧迫,而第二天又恰逢圣泉街道双龙老街的传统赶集日,这便意味着大多数群众、摊贩主都还不知晓这个情况。
27日凌晨5点天还未亮,刘洪就带着值班队员来到双龙老街,着手对赶集群众与摊贩进行劝返。因是疫情爆发初期,群众对疫情认识还不够深刻,再加上摊贩们担心水果蔬菜卖不出去造成损失,第一次的劝导工作显得格外困难。面对迟迟不愿离开的摊贩和反复质问的群众,退伍军人出身的刘洪扯着嗓门问大家:“钱重要还是命重要!”然后带着队员们一边对摊贩主细致地做解释工作,一边将赶集群众劝离。经过两个小时苦口婆心的劝导,赶集群众与摊贩逐渐散去,早上七点左右老街就已经是空荡荡的一片。这块“硬骨头”就这样被城管大队啃了下来。
连轴转的一个多月来,大家不谈成绩,只看成效。吃饭时大家闲聊的话题是怎么劝导群众更有实效更接地气;忙完工作休息的片刻大家最关心的是每天巡查发现了多少个问题要怎么解决;因为大家都知道,工作做得细一点实一点,疫情这道防线才能更牢固一点。
从大年三十至今,圣泉街道城管大队出动810余人次开展劝导700余次,到圣泉老街、享堂老街进行劝导22次,劝返商贩及赶集群众2600余人,采取强有力的管控措施,织出了一张橫线到边、纵向到底的疫情防护网。
惟疫情之艰难,方显“战士”之勇毅。一个多月来,圣泉街道各级党员干部,各职能部门把疫情防控工作作为当前压倒一切的重要政治任务,把握正确方向、下绣花功夫,以连续作战、持续奋战的“硬核”作风,以一个个实际举措,深入细致地开展各项疫情防控工作并取得显著成效,奏响了众志成城抗击疫情的大合唱。
责任编辑:上官慧慧
版权所有 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人民中国杂志社、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投诉举报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14043293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