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讯(通讯员 熊中云 石莉)2024年,江津区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优化营商环境和加强市场监管的重要论述,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和市委市政府工作要求,全面落实以“双随机、一公开”为基本手段、以重点监管为补充、以信用监管和“互联网+监管”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机制,进一步加强和规范事中事后监管,服务全区高质量发展。在2023年度全市营商环境“市场监管”指标考核中,获得第一名,并连续三年进入全市前五名。
“双随机、一公开”深化综合监管。全面实现市场监管领域部门联合“双随机、一公开”抽查全覆盖和部门内部抽查常态化。一是强领导,重机制。建立了江津区“双随机、一公开”联席会议制度,由分管区长任总召集人,成员单位由区政府办公室和18个市场监管领域部门组成。通过召开7次部门联席会、工作推进会等,审定2024年部门联合双随机抽查计划,调度全区双随机抽查工作,并将“双随机、一公开”工作纳入各部门营商环境年度目标职能绩效考核,有力推动全区“双随机、一公开”工作扎实开展。二是强联动,重效率。完善“一单两库一指引”,实现随机抽查事项清单100%认领,建立部门联合抽查对象库35个,执法人员库 70个,专家库18个,完善了江津区“双随机、一公开”抽查工作指引。高质量完成抽查任务,34个部门联合“双随机、一公开”抽查计划与企业信用信息分类等级有机结合,实现差异化监管,共抽查286户,发现问题89户,问题发现率31.12%,立案查处3件,责令改正28件,对33户作出行政指导,对27户列入经营异常实施信用惩戒,发现问题均实现闭环处置,抽查检查结果公示率达100%。完成单部门双随机抽查计划39个,抽查户数2836户,实现部门内部抽查常态化。三是强试点,重协同。江津合江两地市场监管和教育部门进一步强化川渝协作,在校外培训机构领域探索建立“内部综合+外部联合”的跨区域跨部门双随机监管机制,开展对内整合两地市场监管部门“广告、价格、网监、企业监管”等多项业务,对外协调两地教育行政部门等行业主管部门对校外培训机构办学行为监管事项的联合抽查,相关做法在《中国网》等媒体上进行了宣传报道,并在全市双随机大足现场会上进行了经验交流发言。
江津区和四川省合江县市场监管部门联合开展双随机检查
“信用+监管”夯实诚信基础。建立实施“信用承诺、信用践诺、信用约束、信用修复”制度,不断提升信用监管效能。一是开展信用承诺试点成效明显。制定《江津区政务领域开展信用承诺试点工作方案》,在公共场所卫生许可、建设工程施工许可、旅馆业特种行业许可证核发、社会组织登记等领域已签订告知承诺书1520份,有效提高行政管理和公共服务的质量效率。二是信用分级分类监管效果显著。创新监管理念,以公共信用综合评价结果、第三方信用服务机构评价结果、经营主体信用风险等级等为依据,对监管对象进行分级分类,根据信用等级采取差异化监管措施。已在安全生产、劳动用工、税务等21个领域开展了信用分级分类监管。三是全面推动实施信用联合奖惩。重点在招标投标、政府采购等6个领域开展联合奖惩,对诚信主体建立行政审批“绿色通道”,优先提供公共服务便利,对失信主体在行政审批、资质认定等5个方面依法予以限制,构建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机制。信用联合奖惩累计查询数据41497次,其中触发1563次,反馈1584次。四是指导失信主体便捷信用修复。多渠道开展信用修复指导培训,在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重庆)和“信用中国(重庆江津)”门户网站建立信用修复指引,公开信用修复流程。通过“线上+线下”方式,指导经营主体完成信用修复6745件。对7000余户“四新”经营主体实施“沙盒监管”模式,“山城有信”亮码经营 7200余户。
江津区市场监管局组织参观信用合规建设示范单位
江津区市场监管局为“山城有信”推广应用示范单位授牌
“监督+协调”提升执法效能。全面推进监管执法公开,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一是规范制度指引。推行行政处罚“一案一卡”工作制度,出台《江津区行政执法争议协调办法》等7个行政执法协调监督制度文件。抽查评查行政处罚案卷130卷,制发《案例评析》14期,《行政执法监督建议书》2份。二是落实“三项制度”。落实“行政执法公示、行政执法全过程记录、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三项制度。交通、市场监管、住建等执法部门成立专门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机构,制定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目录清单。三是推行服务型执法。下发《关于推进服务型行政执法建设的通知》,14个区级行政执法部门制定“首违不罚事项清单”。创新行政执法方式,探索非现场执法、触发式监管等监管方式,加大该区环境自动监控管理系统、无人机巡查技术手段运用力度。四是加强跨区域执法协作。8个区级部门与渝川黔滇毗邻地区公安、市场监管等签订19项跨区域联动执法战略合作协议,开展跨区域联合执法行动,区司法局、四川省泸州市司法局对联合执法开展执法监督。
江津区市场监管局与区文化旅游委联合开展专项治理执法检查
“公平竞争+审查”规范市场秩序。一是强化责任落实。印发《江津区2024年公平竞争审查工作要点》等文件10份,将公平竞争审查工作纳入全区优化营商环境、法治政府建设考评体系。二是强化审查清理。印发《关于开展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政策措施清理工作的通知》等文件,通过部门清理、第三方评估、市级排查等方式,清理各类政策措施100件,清理出违反公平竞争审查标准政策措施34件。三是强化联合会审。依据《江津区公平竞争审查会审工作规范(试行)》,组织对《江津区楼宇产业园评价办法》等4份重要文件进行了公平竞争政策会审,并引入第三方机构进行评估,提升了重大政策措施审查质量。四是强化督查整改。按照《川南渝西毗邻地区泸永江荣公平竞争审查协作框架协议》,组织开展泸永江荣四地公平竞争审查交叉评估,抽取四地农业农村、生态环境、民政部门政策措施294件,其中江津区抽取政策措施89件,评估发现涉嫌违反公平竞争政策措施6件,对存在的问题建立整改清单,逐一整改落实。
江津区召开有关政策措施违反公平竞争核实整改工作推进会
“互联网+监管”迭代监管能力。一是加强督促指导。引导各部门用好用足“互联网+监管”系统,提升监管水平,督促未在“互联网+监管”平台上领取监管事项和监管行为上报覆盖率较低的部门加强系统维护使用,及时认领监管事项,及时采集录入监管行为。二是强化督查通报。每月定期通过《政务服务工作运行情况通报》对各部门的事项领取、实施清单编制、数据采集情况等进行通报,督促各部门加强对“互联网+监管”应用的使用管理。全区“互联网+监管”目录清单领取1175项,目录清单认领率92.1%;检查实施清单总数1149项,检查实施清单编制完成率98.12%。监管行为数据上报数48653条,监管主项上报831项,覆盖率70.13%,全市综合排名第8位。三是完善考核激励。将各单位运用“互联网+监管”平台情况,作为营商环境考核指标,纳入各单位年度目标考核,切实发挥好考核“指挥棒”作用。
责任编辑:李博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