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讯(通讯员肖勇)根据国家、省市相关部门积极应对疫情做好公共资源交易工作的相关文件精神,武胜县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广泛借鉴各市县相关做法,从六个方面对疫情防控期间有序开展公共资源交易活动进行了部署。切实保障疫情防控期间各类重点项目建设和企业复工复产所需招标投标工作有序开展。
对重点项目实行“绿色通道”制度。疫情防控期间,对于涉及保障城市运行必需、疫情防控必需、重要国计民生、市县两级政府确定的重点项目以及企业生产经营急需的公共资源交易项目,建立“绿色通道”服务机制,特别是疫情防控采购项目及应急医疗设施、隔离设施等建设项目应优先于其他项目进行安排。
全面实行公共资源交易全流程电子化。充分发挥电子交易系统的作用,实现发布招标公告公示、下载招标文件、提交投标文件、开标、评标、异议澄清补正、合同签订、资料归档等全流程电子化,扭转电子和纸质招投标双轨并行的局面,努力实现开标评标以外的所有服务事项均可在系统平台办理,最大限度的实现“不见面”服务。
切实加强开评标现场管理。通过采取分时段错时开标和预约评标、严格控制参与交易活动人数、实行分散式评标、切实做好排查工作、严格体温检测和实名登记、设置专用通道、引导参标人员有序离场、做好开评标区域消杀等八项措施,全面加强开评标现场管理,保证疫情防控和开评标工作同步有序开展。
大力支持企业复工复产。落实对疫情防控期间参加政府采购活动的供应商,不再收取投标(响应)保证金。鼓励招标(采购)人免收中标(成交)供应商的履约保证金,加大资金预付比例,减少供应商资金占用,切实减轻企业负担,支持企业复工复产。
切实保障投标人和潜在投标人合法权益。指导交易项目实施主体依法、合理设定投标权限,涉及政府采购项目质疑的,要确保质疑渠道畅通,原则上通过网上或邮寄等方式办理。
推行“不见面”开标。启动“不见面开标直播厅”建设,制定对各方交易主体的专项“不见面”开标的配套管理制度,部署在线投标、开标系统,疫情防控期间实现所有依法必须进行招标的项目“不见面”投标、开标。
责任编辑:吴蜀丰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