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讯(通讯员 彭凤)11月8日上午,在华蓥市政协机关,一场意义非凡的应急救护知识普及培训精彩上演,华蓥市红十字会的专业讲师为政协机关工作人员带来了至关重要的急救技能培训,内容包括 AED 使用、心肺复苏和海姆立克急救法,宛如为政协机关开启了一扇守护生命的知识之门。
心肺复苏(CPR)作为急救领域的核心技能,在培训中得到了深入细致的讲解。讲师从判断患者状况入手,指导干部职工们通过轻拍患者肩部并大声呼喊来判断其意识,同时仔细观察患者胸部有无起伏以确定呼吸情况。而心肺复苏的关键——胸外按压环节,讲师着重强调了操作要点。按压部位位于两乳头连线中点,需双手交叠,利用手掌根部垂直向下用力按压,频率需维持在每分钟100-120次,按压深度至少为5厘米但不超过6厘米。每一次有力的按压,都像是为患者的心脏注入生机与活力。在完成30次胸外按压后,紧接着进行2次人工呼吸。通过捏住患者鼻子,施救者口对口向患者吹气,确保患者胸廓有明显起伏,为其肺部提供充足氧气。干部职工们纷纷在模拟人上进行实践操作,感受按压的力度和呼吸的节奏,努力掌握这一关乎生死的技能。
AED,即自动体外除颤器,是应对心脏骤停的关键利器。讲师通过生动的讲解和现场演示,让干部职工们迅速了解其重要作用。AED 就像是一位 “急救天使”,在关键时刻能快速准确地检测患者心律。当患者出现可除颤心律时,它能迅速释放电能,使心脏恢复正常跳动节奏。在使用步骤讲解中,干部职工们清晰地看到,首先要迅速获取并开启 AED,然后依据设备上的语音提示和图示指引,将电极片精准地粘贴于患者胸部相应位置。这看似简单的步骤,却需要高度的专注和准确操作,因为电极片的正确粘贴是除颤成功的关键。最后,在确认周围人员与患者无接触的情况下,果断按下电击按钮。干部职工们深刻认识到,每一个步骤都是与死神赛跑的关键环节,容不得丝毫马虎。
生活中,气道异物梗阻是一种极其危险的突发状况,海姆立克急救法则是应对这一危机的 “法宝”。讲师针对不同年龄段人群,详细阐述了相应的急救方法。对于成人和一岁以上儿童,施救者站在患者背后,一手握拳,拇指顶住患者肚脐上方两横指处、剑突下方,另一手抱住握拳的手,然后迅速有力地向内向上冲击患者腹部。这一突然而有力的动作能够产生强大的气流压力,促使异物从气道排出。对于一岁以下婴儿,急救方法则有所不同。需将婴儿面朝下,放置在手臂上,用手稳固地支撑其头部和颈部,然后用另一只手的掌根在婴儿背部两肩胛骨之间进行拍击,之后将婴儿翻正,在两乳头连线中点处用两手指快速按压。干部职工们认真参与模拟练习,积极掌握这些急救技巧,为应对可能出现的气道危机做好充分准备。
此次培训让华蓥市政协机关干部职工们收获了宝贵的应急救护知识和技能。这些知识就像一颗颗希望的种子,将在机关干部职工们心中生根发芽。在未来的日子里,当遇到紧急情况时,他们可以利用所学,成为守护生命的使者,为华蓥市人民群众撑起一把生命安全的保护伞,让生命之花在紧急关头依然绚烂绽放。
责任编辑:吴蜀丰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