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网——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唯一官方中文网
位置: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成都首家房产超市正式启用

发布时间:2024-09-30 15:27:05 推广 来源:中国报道

中国报道讯(通讯员 罗瑞雪)9月28日,成都首家房产超市——青白江区宜居生活广场,正式启用。作为成都首家房产超市,青白江区宜居生活广场打造了选房购房的新模式,呈现了政策集成的新平台,整合了一站式服务的新窗口,为千家万户实现安居梦提供了青白江解决方案。作为创新的一站式房产消费、服务新场景,迎来了市民们的热捧,数千购房市民涌入超市尝鲜,体验咨询、买房和政务服务新体验。

新场景 启用首日 数千市民尝鲜一站式服务创新场景

启用现场人头攒动,每个房产展位前都挤满了前来咨询的市民。

作为全市首家房产超市,青白江宜居生活广场(房产超市)选址青白江核心商圈,交通便捷,人流集中,极大提高了市民逛超市的便捷度。

建筑面积2000余㎡,一层为房产项目集中展示区,目前已入驻的房地产企业达20家,涵盖了中交、华侨城、保利等主流开发商在青白江开发的二十个高品质项目。现场还设置了以旧换新政策宣传区、市民的互动体验区等场景。

二层为政务服务中心,已入驻区教育局、区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区住建局、金融部门等,为市民提供买房、公积金、产权办理、入学、金融、司法服务等更为高效、快捷的“一站式”政务服务。

    “太方便了。”市民王女士表示,今年家里新添了小宝宝,想要置换一套四的花园洋房。但由于时间关系,一直没有深入了解房地产项目,“这次房产超市启用,基本上集齐了青白江的项目,带上全家一起逛超市,就能将项目一览无余。”她表示,先撒网式咨询后,就将有针对性的深入了解意向项目,最终选择心仪的房源。而其家人李先生主要是看重这一波以旧换新政策的真实利好,抓住窗口期,完成置换。

新服务 打造购房置业首站

据悉,即使在全市范围来看,房产超市创新模式也是走在前列。青白江宜居生活广场(房产超市)的启用,旨在

“惠助万家安居梦,宜居宜业青白江”,通过多元化服务模式和优惠政策,以服务青白江购房者为中心,全力打造青白江购房“第一站”。

未来,还将持续开展住房“以旧换新”、团体购房支持、惠民购房优惠等人气活动和提供全方位的便捷服务,吸引流量、激活需求,将成为市民购房置业的首选。

这一模式也获得了开发企业的好评。1家入驻开发企业工作人员表示,“能让群众一次性看到青白江区绝大部分商品房,对他们来说十分便利,有利于需求提前释放”。青白江区房协相关负责人则表示,“房产超市让开发企业在老百姓面前获得了更多的曝光度,让更多人看到了我们的房子。”

新模式  以旧换新 房产超市提供“寄卖”支持

为了促进市民以旧换新,满足美好生活的提质需求,青白江宜居生活广场(房产超市)还通过多渠道助力市民住房“以旧换新”。

不但创新开展“回购”和“寄卖”相结合的方式,为广大群众实施“以旧换新”服务;同时还鼓励开发企业、房地产经纪机构结合自身经营计划按市场化原则实施“以旧换新”。此举不仅加速了住房市场的流通效率,更为广大居民朋友改善居住条件开辟了新途径。

据了解,宜居生活广场(房产超市)在“以旧换新”购房形式的基础上,也为广大居民朋友提供了许多优惠福利和政策:

为鼓励社会各界参与住房消费,青白江区积极倡导并支持企事业单位、产业园区、科研院所等机构组织职工团购新建商品住房。鼓励房地产开发企业在上述购房群体购买新建商品住房时,给予购房优惠,共同推动区域住房市场的繁荣发展,让大家切实的感受到团购的优惠力度。

对于在“宜居生活广场(房产超市)”购买新建商品住房的,每套按房屋成交价(以网签备案合同总价款为准)的2%给予消费券,进一步降低购房成本,提升居民消费获得感。

鼓励各类人才在青白江安居置业,并倡导房地产开发企业针对上述购房者,自行制定购房优惠政策,营造更加友好的人才发展环境。

在此期间,购买新建商品住房的购房家庭,在办理不动产权证后,按照所购商品住房建筑面积分类给予补助。90㎡(含90㎡)以下的,按照购房款(不含增值税)1%补助;90㎡到144㎡(含144㎡)的,按照购房款(不含增值税)1.5%补助,有效减轻购房家庭的经济压力。

在青白江区完成网签备案的新建商品住房购房者,其子女在2025年有入学(入园)需求,在保障户籍适龄儿童入学(入园)的基础上,由区教育局根据学位情况在商品住房所在镇(街道)范围内统筹安排购房者子女就读幼儿园和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学校,确保每一位孩子都能享受到青白江区内优质的教育资源。

常态化开展存量房“带押过户”业务,持续拓展应用场景,加快将“带押过户”向社会关注度较高的司法拍卖和企业间不动产转移及不良资产处置等业务场景延伸。

对于具备条件的国有土地房屋征收、集体土地征地拆迁项目中,积极探索“房票”安置方式,由“房票”持有人自行与房地产开发企业签订购房合同,购买新建商品住房。

 

责任编辑:吴蜀丰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顾问|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