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网——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唯一官方中文网
位置:当前位置:首页 >> 民生

武胜县人社局“三个三”模式全力护航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

发布时间:2024-09-18 12:02:37 推广 来源:中国报道

中国报道讯(通讯员  李伊灵)今年以来,武胜县人社局认真梳理全县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围绕“三个三”工作思路,以务实的工作举措拓宽就业渠道,抓好各项政策落地见效,扎实开展高校毕业生等青年群体就业服务,全力护航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

挖掘“三个渠道”,实现“搭桥式”精准对接。一是网络平台线上送岗。依托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就业平台,开发武胜县首个线上就业掌上求职小程序—“武胜智聘”,借助抖音号+公众号+视频号新媒体平台提供全方位、多层次的就业服务。今年以来,公众号发送“每日岗位速推”“人社日课”等资讯296篇;抖音视频发布104条,总浏览量达90.7万人;常态化开展“直播带岗”活动157场。二是特色主题专场招聘。线下开展“春风行动”“人才嘉年华”等主题招聘活动13场次,带领优质企业赴重庆化工职业学院、西南民族大学等高校开展毕业双选会活动2场,川渝协作招聘会2场,累计组织450余家企业参与,招聘人数达7150余人,达成初步就业意向1560余人,发放招工信息及就业创业相关政策宣传册1.2万余份。三是扩宽路径招才引智。实施人才协同发展行动,赴外开展招才引智工作,联合县教科体局等单位赴成都师范学院开展考核招聘公费师范毕业生。今年以来,考核招聘省属公费师范生13名。加强人才招引,规范事业单位招聘工作。今年以来,引进各类专业人才、适用人才112名,招募“三支一扶”人员16人。

用好“三大政策”,做到“立体式”拓面提质。一是拓展企业吸纳空间。向企业兑现阶段性降低失业保险费率、吸纳高校毕业生就业补贴等政策“礼包”,降低企业用人成本,激发企业吸纳就业意愿,稳定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岗位。今年以来,为801家企业减负失业保险费632.24万元;为2家企业吸纳6名高校毕业生发放企业吸纳一次性就业补贴0.6万元,社保补贴2.73万元。二是释放创新创业动能。优化创业服务,畅通高校毕业生知晓优惠政策的渠道,加大创业补贴和创业担保贷款政策实施力度,挖掘高校毕业生创业潜力,激发创业热情。今年以来,为8名高校毕业生发放创业补贴8万元;为5名高校毕业生提供创业担保贷款51.4万元。三是搭好就业见习桥梁。拓宽见习岗位募集渠道,通过企业走访、宣传推广积极挖掘县内优质企业作为就业见习基地,进一步拓宽就业渠道,帮助高校毕业生提升就业能力。全县现有见习基地70个,提供见习岗位300余个,组织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失业青年参加就业见习221人,拨付见习补贴216.77万元。

做优“三项服务”,突显“暖心式”就业帮扶。一是完善就业配套服务。深入实施“嘉陵英才培育计划”,在生活补贴、住房保障、社会保险等方面为引进人才提供服务便利。对到武胜工作的人才最高给予12万元购房补贴,筹资4000万元打造7000余平方米、60套拎包入住的人才公寓。今年以来,为全县48名符合条件的人员办理购房保障优惠政策资格审核、22名符合条件的人员进行人才公寓资格审核。二是帮扶困难毕业生群体。以脱贫家庭、低保家庭、零就业家庭离校未就业毕业生和长期失业青年为重点,建立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实名工作台账,全覆盖开展就业动态回访,制定“一人一策”帮扶计划,落实针对性就业服务,帮助未就业毕业生重振就业信心。对教育部门移交的123名困难高校毕业生,逐个联系摸排基本情况,联系率为100%,帮扶就业率为57.18%。三是创新就业指导服务。依托就业服务站、零工驿站及就业服务大厅等公共就业服务平台,设置融合求职登记、就业指导、政策咨询等综合性就业服务窗口,常态化提供就业服务。对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及16-24岁失业青年,以就业意愿、专业技能、实习经验等要素进行分类开展就业指导,通过“分类施策”实现“靶向送岗”,提高岗位适配度。今年以来,通过线下招聘活动及就业指导窗口,为高校毕业生等青年群体提供就业指导1200余人次。

责任编辑:吴蜀丰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顾问|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